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2月12日徐州矿务局义安煤矿—280米水平转载皮带机发生皮带着火事故。在灭火过程中,-280米水平储煤仓内积了水炭。2月16日,为恢复运输系统,在排放储煤仓内水炭的过程中,又发生了溃仓事故。在现场放仓的6人中4人遇难死亡,2人脱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溃仓事故在全国煤炭系统中是经常发生的,但这次事故是明显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 义安煤矿主斜井中,距斜井口1190.6m处设储煤仓1个,容积为620.3m~3。仓下口用给煤机向斜井中的皮带给煤,仓上口装转载皮带机(2.12着火的皮带),把采掘工作面的煤向储煤仓运送。事故前用潜水泵排储煤仓内积水。  相似文献   

2.
黄石电厂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厂,年耗煤量80万 t。有两个干煤仓,一个露天煤场。燃煤通过皮带运输机输送到锅炉原煤仓,然后再送至制粉系统,皮带全长1.104km,分九段三个输煤系统.该厂原设计标准低,几乎没有防尘措施,皮带机输煤现场的作业环境条件差,煤尘浓度大(见表1),大大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吸水性盐和还原性材料仅依靠其单一特性抑制煤自燃而抑制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羟甲基磺酸钠的吸水性和还原性来抑制煤自燃。将原煤-20%羟甲基磺酸钠通过对比原煤、原煤-20%MgCl2和原煤-20%VC,利用程序升温实验和FTIR测试来研究其抑制煤自燃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溶液处理煤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自燃,其中,20%羟甲基磺酸钠溶液对抑制煤低温氧化的效果最好,经过其处理的煤样表观活化能最大,同时,依靠其还原性很好地保护了煤中的亚甲基和羟基不被破坏,抑制煤自燃效果明显优于20%MgCl2溶液和20%VC溶液。  相似文献   

4.
199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下午,位居中原煤城平顶山的河南局某火电厂燃料分场运行人员彭某,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值班岗位2#皮带前。在对设备进行常规性的静态检查后,2#皮带于16时15分开始启动上煤。16时20分,彭感觉皮带转速有些慢,检查发现是皮带滚筒...  相似文献   

5.
近期,江苏某单位热电分公司在清理锅炉原煤仓内剩煤时,突然发生两声爆响,清仓被迫停止。经初步检查发现两声爆响造成了部分炉膛钢架和水冷壁管变形、高温过热器处炉墙发生坍塌、低温过热器炉墙变形以及高温过热器集箱、减温器集箱产生移位等损伤。事故发生后,我作为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的一名检验人员参与了本次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厚度效应对复合煤岩体的影响,考虑了瓦斯及顶底部砂岩的作用,通过改变原煤与顶底部砂岩的厚度配比,运用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试验装置,研究了厚度效应对复合煤岩体的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煤岩体的三轴应力应变曲线与全煤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三轴抗压强度较原煤有一定程度的增强;顶部砂岩与原煤厚度比落入1.00~1.20极值区间的复合煤岩体,易出现三轴抗压强度极值,且远离极值厚度比的三轴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当厚度比接近1.00时,易出现峰值体积应变。当体积应变接近时,厚度比落入极值区间内的煤岩体强度较大。复合煤岩体的破坏以单斜面剪切破坏为主,且大部分为非完全破坏;中部原煤会产生多种形式的破坏,厚度比落入极值区间内的复合煤岩体,其煤体破坏以单斜面裂隙或垂直裂隙形式破坏,且三轴抗压强度要高于其他裂隙形式破坏。  相似文献   

7.
为防治采空区遗煤浸水后引发的自燃火灾,制备褐煤原煤及浸水煤煤样,进行程序升温试验,测试煤样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并通过分区拟合分析浸水对煤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煤的失水结束点温度、着火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点温度较原煤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着火活化能降低了11. 2%,说明浸水煤更容易发生自燃;浸水后煤中烷基醚、芳基醚、亚甲基以及自缔合羟基氢键等基团含量升高,导致煤体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郝云冯 《安全》2014,35(7):48-49
近日,某2×600MW电厂输煤系统的C2A皮带在卸煤过程中发生一起因导料槽内部导流板脱落造成整条皮带撕裂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行业的重大灾害之一,煤与瓦斯突出中突出动能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利用传染病动力学中“仓室”的概念,针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的突出孔洞建立仓室模型。在任一仓室的任一环流上选定任意一点,对其速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分解,2个分速度引起仓室内部煤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离层倾向,揭示了突出过程中突出孔洞的成形机理;对该点的动能EK进行分析,发现动能EK随时间t呈现“W”形、周期性变化,EK在周期性变化中存在最小动能EKF(即仓室环流的动能阈值,该点在仓室环流上动能最小、内能最大),因此,EKF既是仓室环流上最小的动能,也是仓室环流发生突出的动能临界值条件(即能量条件),即煤与瓦斯突出的动能临界值。同时,对突出事故中的孔洞突出口尺寸(高度或宽度)与动能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的突出口尺寸与该处煤体的动能负相关,而与该处煤体的内能正相关,从本质上揭示了不同突出口尺寸是突出过程中煤体内能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对某矿业公司选矿厂磨矿仓皮带通廊胶带机钢珩架进行检测鉴定,查出结构的隐患,找出产生隐患的根源,提出加固处理力’案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造成金鸡岩洗选厂精煤装车仓堵塞的原因,通过仓体结构改造及加强给煤放仓装车制度的管理,解决了煤仓堵塞问题,保证了装车正点安全。  相似文献   

12.
1前言抛煤机锅炉的燃烧,是靠机械转动叶轮抛撒和风力的传播将煤送入炉膛的。原煤粒度大的落在倒转炉排上燃烧,细小颗粒的煤屑悬浮在炉排上方的空间燃烧,因此它的燃烧具有层状燃烧和室燃两种方式的优点。进炉的原煤,直接抛落在已燃烧的燃料上,这样煤的着火性能好,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探究矿井下伴生硫化物对煤自燃及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向原煤中添加不同量的含硫物配制4种不同含硫量的煤样,通过TG实验、DSC测试和XRD分析,研究伴生硫化物对煤自燃及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Coats-Redfern法计算煤中掺加不同伴生硫化物时煤燃烧阶段的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中掺比伴生硫化物的增多,煤的特征温度相应减小,而吸氧量、可燃和稳燃指数相应增大,原煤中混入伴生硫化物后更易自燃;随着煤中掺比伴生硫化物的增多,煤燃烧阶段的活化能降低,煤更易着火燃烧;伴生硫化物的主要成分为水绿矾、叶绿矾,这些物质在常温下遇水和氧气能够发生化学循环反应,反应放热促使了煤更易自燃;伴生硫化物在温度高于200℃以后整体表现为放热,在温度为565℃时达到放热峰值,这使得煤燃烧阶段的活化能降低,煤更易燃烧。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不同初始氧化温度下浸水长焰煤的氧化自燃特性,利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实验手段以及MS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氧化自燃规律,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阐述自由基变化特性。结合分子键能的变化,分析浸水条件下二次氧化的煤氧链式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0 ℃预氧化后,浸水风干长焰煤的还原性官能团甲基、亚甲基、羟基均高于原煤,而羰基、羧基低于原煤;与原煤相比,浸水风干后的煤预氧化温度在120 ℃时最大升温速率最高(0.036 9 ℃/s),表现出更强的自燃倾向性;MS模拟优化得出煤中各官能团在预氧化120 ℃时键能变化较大,结合热分析实验,确立预氧化后浸水风干煤体氧化自燃特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及监测预报的紧迫性铜官山铜矿选矿厂位于铜官山长山头北麓,山坡倾角23°~28°,系日伪时期建造的老厂;原日处理矿石量为数百吨。解放后经多次扩建,日处理量增加很大。选厂地基基岩倾向与山坡一致。由于在几次扩建中,厂房排架立柱、矿仓、粉矿仓、皮带廊等建筑物都由原来的木结构全部  相似文献   

16.
郑武 《劳动保护》2006,(3):82-83
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的燃煤主要采用自备专用车运输,为此设置了卸煤沟。卸煤沟上有2股作业线,每股卸车线有效长度为650m,作业线长度为167m。一期工程设2个常备煤场,单个煤场面积约为171m×46m,堆高为12m,单个常备煤场存煤量为4万t,2个煤场可贮煤8万t左右。输煤系统采用AB路双系列布置,煤沟至煤仓共5段皮带,4级转运站,各级皮带落差7~25m不等。1.粉尘治理前系统状况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输煤系统在设计施工时,由于国内对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的办法正在探索之中,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虽考虑到粉尘治理问题,但设备选型不合适,无法达…  相似文献   

17.
对平果热电厂皮带上煤除尘系统失效进行了故障诊断 ,对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诱导风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采取了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年产400多万吨原煤,从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零死亡的纪录,被当地媒体称为“没有一块带血的煤”。  相似文献   

19.
煤粉燃烧性与工业分析、着火温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吹煤粉燃烧性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实时掌握原煤燃烧性的波动变化对保证喷煤的安全和稳定十分必要。直接测量煤粉燃烧性的方法成本高,时间长,操作复杂,不利于生产应用;采用测定煤的工业分析和着火温度的方法简单易行,应用范围广泛。该文针对某炼铁厂的15种原煤,进行了工业分析和着火温度的实验研究,引入了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概念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实验证明煤的挥发分和着火温度与煤粉的燃烧性高度线性相关,此方法为利用两参数间接分析煤粉燃烧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水化煤饱和-风干过程中不同风干时间煤样的自燃特性,对水化煤样进行不同风干时间的实验煤样预处理,形成不同风干时间的水化煤样。通过煤样含水率测试、物理吸附实验和程序升温实验,对不同饱和-风干时间的水化煤样以及原煤样的吸氧量和CO,CO2,CH4,C2H4,C2H6,C3H8气体浓度随煤温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干时间水化煤样随着煤温的逐渐升高,吸氧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不同风干时间的水化煤样的自燃标志性气体析出速率随煤温的升高均呈指数增大的变化趋势;在低温氧化阶段,水化煤样比原煤反应时间提前,且反应速率更快,这表明水化煤样比原煤样更加容易发生自燃,且风干时间为20 min的水化煤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