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习理论对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A﹒班杜拉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了新的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作为人类行为特别是人类学习行为的指导思想,社会学习理论对人类正在探索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通过对社会学习理论及可持续发展行为的相关性的分析,来探求普遍行为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下行为的实施策略,进而为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非稳态条件下藻类种间非生物资源竞争理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相灿  杨苏文  姜霞 《生态环境》2007,16(2):632-638
从理论及实验研究的角度论述了藻类非稳态种间资源竞争研究进展。实验室内稳态条件下的竞争理论得到了大量实验验证,由于自然水体处于非稳状态,非稳态条件下藻类种间资源竞争日益成为藻类水华形成机制研究的重点。主要理论包括Tilman的R*法则和资源比假说,Grover的拾遗者-机会主义者交替竞争假说(VIS),中度干扰假说(IDH)及关键光强(CLIH)假说。这些假说的提出丰富了藻类资源竞争的理论体系,为研究自然状态下藻类增殖和竞争行为奠定理论基础。今后的藻类种间资源竞争的研究重点为非稳态下物理条件变化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资源共同变化下藻类种间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总结生态模型在环境化学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实例,阐明了生态建模这一研究方法在环境化学理论的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此外,本文还着重就各种富营养化生态模型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追述了它们的建立、应用及改进过程.同时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建模的理论及步骤.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分形理论研究的深入,其在混凝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分形理论的出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了混凝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现象及无规则形态,从而为今后对混凝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该文不仅对分形理论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并且还对其在絮体形态学和混凝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列举了分形维数在混凝工艺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最后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图1,参21.  相似文献   

7.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及人为扰动极为敏感。对其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产生及维持的机制,对维持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在实际观察到的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呈非随机分布而具有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发现降水、植被等环境因素及地理距离均会影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具有尺度效应。最新的研究应用中性理论及生态位理论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指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不同的生境形成机制不同,是中性理论或生态位理论单独作用的结果。为了加深理解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建议今后的研究中:(1)关注真菌及古菌的空间分布格局;(2)扩大研究的空间尺度;(3)进一步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生境依赖性;(4)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包含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如实验、专业设计及课程实习等内容.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关的教学改革建议,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并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环境过程方向本科培养目标.参4.  相似文献   

9.
彭涛  杨滨  徐超  杨雷  应光国 《环境化学》2020,39(4):876-890
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和人们构成生态和健康风险.近年来量子化学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品环境污染过程与归趋研究,理论计算结果均得到传统实验研究的较好验证.因此,本文综述了量子化学计算在化学品环境污染研究中的诸多应用.文章首先简介了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及计算内容,阐述了小分子基态及激发态、生物大分子和无机大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在化学品环境污染领域中的应用,结合过渡态理论,半定量计算可以得到化学品在环境中发生的迁移转化行为,从而为化学品环境管理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本刊为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刊号为ISSN 1671-6361),国内林业文摘收录.本刊力主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反映环境生物和职业技术教育与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和新经验,突出实用性、理论指导性,为发展环境生物及职业技术教育事业、推动科技  相似文献   

11.
秋色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色叶树种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树种之一,我国秋色叶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秋色叶树木资源对我国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秋色叶树种内涵,主要树种的性状、特征、观赏价值及在我国自然秋色景观中的应用等,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城市园林造景中应用方式、应用前景,提出了秋色叶树种选择应用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 is a source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planning which is relatively untapped within the mining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landscape architect has been active in European operations for years as indicated by the four examples presented. The landscape architec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interface with min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 To initiate this interface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crease its effectiveness, six objective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系统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针对目前衡阳市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衡阳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和继承人文景观,塑造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以造就城市景观生态的和谐发展.参2.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troduces Chinese urban forestry research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forest types, ecosystem services, spatial structur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Modern Chinese urban forest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forest services had been quantified in some case cities, and determined by urban forest spatial patterns and internal structures.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urban forest spatial patterns have been analysed and planned rationally in some cities. However, studies on urban forestry generally lack long-term, continuous and systemic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in-depth research o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in urban forestry in China might includ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orest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s and their ecological effects, economic assessme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studies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绿地系统构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剖析上海城市绿地存在问题入手,结合城市规划配套发展原则,走生态城市大园林之路,探讨了绿地系统构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研究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的构筑的四大子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滨水带是重要的生态交错带,物质、养分和能量流动速率高,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美学价值。近年来,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意识,我国滨水带多被建成近直立人工护岸,加之自然、人为干扰力度的加强,滨水岸线生境破坏,生物群落丧失,滨水带退化,水岸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通过对滨水带生态景观功能分析,研究滨水带退化原因与机理,系统归纳了国内外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了生境恢复、生物廊道恢复、景观格局美化和水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今后滨水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基于生态学、景观学、水力学、土力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的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定量分析、配置方法。最后指出,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需进一步分析我国水岸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细化滨水深槽-浅滩序列、量化滨水植被配置宽度与生物多样性关系、深化稳定化长效管理技术等,为我国退化滨水生态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以全面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
功能区对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定点观测的方法对商业区、工业区、社区和森林公园的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功能区对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在各季节影响规律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商业区和森林公园对热岛发生频率及其强度影响较大,商业区对热岛效应具有正效应.而森林公园对其则趋向于负效应.结果表明,城市各功能区的热岛效应可以通过生态型功能区规划和特殊管理方式进行缓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土流失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爱刚  张镭  索安宁 《生态环境》2010,19(7):1599-1604
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研究只重视景观格局的研究,而忽略了生态过程的研究。文章针对水土流失这一重要生态过程,提出了基于水土流失过程的景观坡度指数和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并对黄土高原泾河流域15个子流域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认为泾河流北部各子流域主要以水土流失的"源"景观为主,景观坡度指数大,空间负荷指数小,水土流失风险大;流域南部各子流域上游以"汇"景观为主,坡度指数大,中下游以"源"景观为主,景观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风险;流域东部局部子流域主要以水土流失的"汇"景观为主,"源"景观相对较小,"源"-"汇"景观空间分布均衡,水土流失风险小。  相似文献   

19.
景观规划与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规划与管理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热点,是以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功能的定量研究为基础,以3S和模型模拟方法为技术支撑的综合性应用领域,它是沟通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桥梁。景观规划与管理和景观结构、景观功能与景观动态以及景观尺度、景观过程及景观格局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上述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共同支撑着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客观实践。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景观功能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现实目标,景观生态研究方法是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的技术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景观规划与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愈加广泛和深入,景观规划与管理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与人性化;景观规划管理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景观异质性、景观功能和景观研究方法的发展。目前,相关学科方法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研究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趋势,3S和模型交叉融合促进景观规划与管理方法向着多元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发展。随着景观规划管理现实应用领域的拓展,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功能在理论、方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不同层次的景观指数,对粤北典型区域的景观生态子区进行分区研究,探讨了景观指数在景观生态区划方面的应用,为景观生态区划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采用2009年广东省南雄市DOM数字正射影像为数据源,应用ENVI 4.3和ARCGIS 9.3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和分类,把研究区景观类型分为耕地、林地、疏林地、城镇建设用地、水体、未利用地6大类;根据镇级行政界线把研究区分为18个景观生态子区;选取不同层次的景观指数,应用Fragstats 3.3计算研究区的景观指数;以经过筛选后的景观指数为变量因子,18个景观生态子区为聚类对象,在SPSS 17.0中选择Q型聚类欧式距离平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图谱中选择水平距离7.5为标准线,对景观子区进行分类,把18个景观生态子区分为4个区域。聚类结果显示,各分区内子区的景观结构特征高度一致。把景观指数应用到景观生态区划,通过聚类分析,分区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景观生态结构的显著特征与空间分异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