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完善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制度(一)强化了政府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职能。本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恢复重建工作的职责。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紧迫、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举全社会之力,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领导、组织和协调。 相似文献
2.
3.
4.
基于ARIO模型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ARIO),以一个月为时间步长,模拟了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各部门产出和需求随重建进程的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完全恢复重建大致需要近9年的时间,灾后36个月时,四川省的当地总产出能力将超过灾前水平。在重建模拟的基础上,评估了灾后实施不同风险管理策略的潜在效益,若最大生产能力在灾后3个月内能够加速达到灾前的150%,则与无加速重建相比,恢复重建期至少可以缩短3年半,证明了灾后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对于缩短恢复重建期的作用。提出的重建期模拟方法可以为缩短重建期、合理分配抗灾救灾资源的灾害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四)明确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的要求、遵循的原则、善后处置、强化服务等方面的内容。1.本法第七十条规定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原则、城市、乡村恢复重建的原则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恢复重建的特殊要求。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和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总原则,是由政府的职 相似文献
6.
7.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文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29(6):709-714
在对5.12汶川地震灾区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实地考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次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特点,探讨了灾后重建的岩土工程问题。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震烈度相一致,与断裂带密切相关,并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灾害链。灾后重建必须注重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科学规划选址,合理避让地质灾害高风险地段;对重点高陡边坡灾害须进行必要的岩土工程加固,山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相关要求,要尽量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扰动,预防工程诱发灾害。研究结果可为灾区岩土工程减灾防灾以及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积极开展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区旅游项目评价对提升灾后重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旅游项目开展评价,结合“重建得更好”理念提出灾害多发地区旅游业韧性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结合灾区实际和数据局限性,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后评价可依据恢复重建项目完工情况与投资完成情况来综合确定。评价得出绵阳市城乡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中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区项目恢复重建实施情况相对较差;(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通过制定政策保障,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创新营销模式等途径振兴旅游产业,但由于特色旅游资源多处于复杂地质环境区域、灾后救援资源局限以及次生灾害影响促使恢复重建的效果降低。(3)结合“重建得更好”理念提出从旅游规划、结构韧性、防灾减灾、经济与生计、社会与心理、体制机制、法律规章、监测评估八个方面构建旅游业韧性发展路径。为实现灾害多发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分析不同产业间的内在联系,以便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振兴带动灾区社会经济的改善,提升灾后重建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韧性理论引入灾害风险管理领域,为世界防灾减灾实践提供了新理念,并在国内外韧性城市社区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针对乡村地区,尤其是高脆弱性的贫困村韧性社区建设的研究还较为鲜见.该文以韧性理论为基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通过对贫困村社会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我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与灾害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及特点.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范围的巨震频发给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已成为世界各国震后重建决策者和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结合笔者2013年年初赴日参加"Pre-Recovery Planning From Natural Disasters"研修班中,对阪神地震以及"3.11"东日本地震海啸恢复重建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总结了两次地震恢复重建的特点以及现状,并对比了我国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的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了中日两国在地震恢复重建中的各自优点与不足,并针对未来我国可能面对的大震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了解中日两国地震恢复重建工作的各自特点,以及未来如何完善现有恢复重建方案的设计和提高相关重建服务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指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过渡性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善后工作等活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减轻地震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灾后重建是在灾害体发生之时及发生之后,采取应急救援、灾害管理,以及灾后评估、救助、规划等一系列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可划分为前期应急重建、中期恢复重建及后期发展重建3部分。以自然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外关于灾后重建文献的基础之上,归纳了灾后重建的系统特征,介绍了灾后重建技术和实践的研究进展。灾后重建技术包括灾害分类分级、应急救援、灾后评估、灾害管理和重建规划5个方面,灾后重建实践研究分为地震、飓风、洪水和海啸4个方面,并对中外的灾后重建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指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过渡性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善后工作等活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减轻地震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震的应对与灾后的恢复重建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点。为研究灾后区域经济韧性和恢复效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韧性测度模型、超效率SBM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四川省内5个受灾县及其周边4个县进行灾后经济韧性指数和经济恢复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受灾地区经济韧性较高,在震后第2年恢复至震前水平;受灾区经济恢复以第三产业为主,发展其服务业是经济恢复的关键;各县的经济恢复效率在震后第2年开始上升,并逐渐超越震前水平,其中九寨沟相关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主要作用;技术进步是受灾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17.
地震灾后重建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是中央政府和受灾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而这些资金是通过政府调整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来实现的,调整后的重建资金主要投向了非经营性项目(GNIP)。因此,利用相关经济学模型,论证了非经营性项目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正相关性,说明了GNIP支出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GNIP支出进行了分类分析。将GNIP支出分成3部分: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和税费支出,并分别说明了这3部分支出对GDP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影响程度的分析,提出了如何进行支出结构优化,从而使有限重建资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R型因子分析模型和SPSS19.0软件对四川省芦山县670座公共建筑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中2008年以前建造的公共建筑和2008年以后建造的公共建筑的受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芦山7.0级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公共建筑以2008年以前的为主,汶川8.0级地震以后建造的公共建筑的抗震效果明显;2008年以后的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了Ⅶ度设防的目标要求;同一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性也较大;框架结构表现出比其他结构更好的抗震性,按照Ⅶ度设防标准建筑的框架结构,基本可以抵御Ⅸ度烈度的强震。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对城市韧性的有效评价,本论文在系统研究国际城市韧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基于对城市灾后实际恢复过程的系统考察,建立了基于恢复过程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解析城市灾后恢复过程的四个阶段:救援阶段(Rescue)、避难阶段(Refuge)、重建阶段(Rebuild)、复兴阶段(Revival),从社区与人口(Community and Population)、政府与管理(Offici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住房与设施(Valuable Housing and Facilities)、经济与发展(Economy and Development)、环境与文化(Renewabl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共五个维度,以62项指标对城市的韧性进行系统分析。这一体系可以简称为城市韧性评价的ReCOVER体系,其中“Re”代表了城市恢复的四个阶段,COVER则分别代表了城市韧性的五个维度。进而以该体系为基础,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城市韧性进行了五个维度、四个阶段的实证研究,并对城市韧性的提升策略,给出了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