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裂变径迹定年的分析方法 ,实验技术 (包括单矿物分选、制片、抛磨、蚀刻及径迹测量技术 )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 裂变径迹是1959年由哈威尔(Harwell)英国原子能研究组织的两位研究人员E.C.H.Silk和R.S.Barnes发现的。他们用重元素裂变所产生的离子去照射云母样品,发现这些离子的速度被减慢了,最后由于与矿物晶格原子发生一系列相互作用而被阻止下来。当这些离子减慢和被阻止下来以后,他们就留下了一些细小的线状轨迹。这些轨迹就是裂变碎片的“潜伏径迹”。  相似文献   

3.
<正> 锕系核素~(232)Th、~(235)U、~(238)U和~(244)Pu对太阳系年代学和银河系“宇宙年代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太阳系中锕系元素的平均丰度取决于太阳系形成之前银河系中r过程核合成的性质。1970年以前,一般假定陨石中锕系元素的化学分馏不明显,特别是球粒陨石,在全岩范围内其难熔亲石元素的分馏较小。然而现在证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具有在较低温度下能够迅火的特征,以及锆石径迹封闭温度在750℃以上的特点,研究同一矿石中两种不同单矿物卢生的裂变经迹与记录条件(径迹长度变化)。测定白云鄂博主矿成矿年龄数据属于海西中晚期,其值为3.3~4亿年,是改造后形成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正> 固体核径迹方法已经在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考古学、核物理、地球物理、天体物理、安全剂量防护学、铀矿普查与勘探等领域里得到普遍应用。原始的固体核径迹(潜伏径迹)是固体物质中的一个很微小的辐射损伤区,只是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但对于某一给定的绝缘固体物质,通过选择适当的蚀刻剂,控制最佳的蚀刻条件,就可以把辐射  相似文献   

6.
在反应堆中,用慢中子辐照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样品,使铀裂变碎片在聚碳酸酯中产生径迹,经化学蚀刻放大后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径迹数。  相似文献   

7.
<正> 裂变径迹方法是近十多年内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它正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因而引起许多科学家的重视和关注。1974年美国首次建立了裂变径迹玻璃系列。至今,世界各国的径迹实验室均向美国购买这种标准玻璃,由于价格很贵加上不便购买,这就给径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困难。美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标准铀玻璃,其铀含量分别为:SRM  相似文献   

8.
裂变径迹法在矿物和天然玻璃研究中的应用 裂变径迹法适用于含铀量较高的对象,能够在测定的时间内产生足够高的裂变径迹数。对于计数来说,以每平方厘米10个径迹作为下限,每平方厘米10~7个径迹作为上限。因为要求这些径迹在光学显微镜内仍能互相  相似文献   

9.
<正> 1 引言 矿物中微量~(238)U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发生自发裂变,产生的辐射损伤(即潜伏径迹)的痕迹就是自发裂变径迹。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蚀刻扩大,就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测。矿物中的~(235)U用一定的热中子通量进行辐射,会产生诱发裂变径迹。径迹密度与矿物的铀含量、年龄以及辐照的热中子通量呈函数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裂变径迹法已广泛用于地质研究,如用于测量岩石矿物中的铀含量,进行铀配分研究,用于测定绝对年龄等。我们利用诱发裂变径迹法测量岩石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的铀含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玻璃陨石在我国称雷公墨。在国外文献中称 tek-tite,该词由 F.E.Suess(1900)所创用,源出于希腊词,是“熔融”的意思,也有人称 tektite 为熔融石,但在习惯上,研究者们称它为玻璃陨石。玻璃陨石是一种天然玻璃,通常呈黑色或棕褐色,少数呈绿色和灰色。它们的外形多种多样,主要  相似文献   

12.
用裂变径迹法对江苏新沂、泗洪等地第四纪下更新世王圩组地层中的微玻璃陨石进行了年龄测定,实验采用外探测器法,年龄计算中对微玻璃陨石和白云母的蚀刻效率进行了校正,两个样品六个颗粒测定的结果分别为:0.64、0.70、0.51、0.65、0.68和0.49Ma,平均(0.61±0.09)Ma。对微玻璃陨石的成因和裂变径迹年龄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裂变径迹分析法能够获得岩石热历史的详细资料。内德林格里斯陨石坑的构造(德国南部)可以有效地说明裂变径迹年龄分析法的这种应用。大约一千五百万年以前,古生代的结晶基底和中生代复盖的沉积物,由于受到巨大的陨石冲击作用形成了里斯陨石坑。冲击期间以及冲击以后的高温(和高压)使矿物中的裂变径迹衰减,此外,也产  相似文献   

14.
新疆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裂变径迹定年法研究,南天山库车坳陷地区在晚白垩世发生构造隆升事件,表现为全区范围内缺失晚白垩世地层。隆升事件在区域内具有不等晚性,介于109.6~68Ma之间,平均隆升速率约为47.6m/Ma,构造剥蚀量为3.28~3.93km。隆升事件形成库车坳陷构造格局的雏形,从全球动力学观点来看,可归因于Kolistan-Dran岛弧与拉萨地体碰撞的远距离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 测定地质年龄的裂变径迹方法是6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由于该方法测定的年龄范围很宽:样品适应性广:分析中消耗的样品量少;不需要质谱计分析,因此在许多领城(如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地球物理、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构造地质、考古等)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裂变径迹年龄测定》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顺生、张峰、胡瑞英、刘京发编著、地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北缘蚕眉山地区为主夷平面残留区(属高原腹地),有关火山岩年龄揭示夷平面于13 Ma前已基本形成,并于3.7Ma前解体。在中昆仑山前山和后山分别获得(4.2±0.8)Ma和(3.9±0.6)Ma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夷平面解体年代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指示一次明显的构造抬升,并与青藏运动A幕相对应。进一步的地貌-沉积分析表明,昆仑山北面山前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的厚度巨大的西域组砾岩主要来源于昆仑山的剥蚀作用,证明昆仑山4 Ma左右开始即相对南面高原腹地大幅隆起。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推算昆仑山区已剥蚀掉的古夷平面(虚拟面)对应现代海拔高度约为8 200 m,而现代高原腹地夷平面残留实体海拔为5 200 m左右,据此计算出昆仑山4 Ma以来较高原腹地(蚕眉山地区)相对抬升了约3 000 m。  相似文献   

17.
陨石中的天然辐射损伤径迹,对研究陨石的辐射历史,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本文讨论Pu~(244)裂变径迹的鉴别以及托路卡陨石母体的冷却速度。 我们用已知的蚀刻剂对托路卡铁陨石包裹体中五个不同的硅酸盐矿物的天然径迹进行了研究。结果列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 巴基斯坦北部山区被一系列大断裂所切割,这部分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致。两条大断裂,即主幔逆断层(MMT)和主喀喇昆仑逆断层(MKT),是两条几乎包围了科希斯坦-拉达赫岛弧的缝合线(图1)。本文报道应用裂变径迹法对MMT进行研究,以确定它的运动方向、速度和时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用裂变径迹(FT)数据重建上冲带上升历史的一种试验性方法。由于完全可以证实,在山脉演化过程中热梯度随时间和深度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故我们采用一种与时间有关的热模式来推导所采岩石样品的温度/时间历史,只要给出诸如上冲地块厚度(T_t)、侵蚀速度(V(t))这类参数的话。这些参数可以在大量试验(“蒙特卡洛”模拟)的可供接受的范围内随机选取。我们将这个方法应用于科西嘉岛。那是阿尔卑斯上冲带的很好实例。最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同样一组FT数据,可以用变化范围很大的不同的侵蚀历史来解释。因此,为了给出合理的结果,就需要更多的地质限制条件。就科西嘉岛的情况来说,只要有关于最小的侵蚀厚度及侵蚀阶段的相对范围的资料,就可以对上冲以来的侵蚀/上升历史提出充分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间分析数据的相互校准是分析质量控制和分析质量保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评定各实验室所获得数据可靠性和可比性最好的方法。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和国际间在很多领域内为获得基础数据的统一性,广泛地开展了此项工作,特别在海洋环保方面,由于海洋的国际性,在国际间进行了很多次有关于海洋环境方面的实验室间相互校准(1)。我国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