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和 -电解 -臭氧氧化工艺首先对高浓度染料生产工艺废水进行预处理 ,再与低浓度废水混合混凝、吸附处理。经电解正交实验设计及工艺实验确定本研究工艺实验为 :废水pH中性、电解条件为电解时间 2h ,电解电压10V ,电流密度 0 0 18A cm2 、O3氧化时间 2h、混凝剂 1#、3#浓度均为 2 5 0mg L、炉渣吸附时间 30min。总脱色率与CODCr总去除率均达 99% ,可以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微电解技术预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09-110,113
印染废水因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文采用微电解-生化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工程实验,微电解预处理使废水中的COD大幅去除,并显著提高其可生化性;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工程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生化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低,处理后废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微电解—SBR组合工艺处理漂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电解-SBR组合工艺对漂染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以微电解作预处理,使 漂染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比值为0.22-0.26提高到0.35-0.57。再经SBR法和炉渣吸附法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纺织印染工业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郭长虹  肖红 《环境科技》1997,10(2):27-28
为了处理牛仔布用靛兰染料染色后产生的废水,采用DQS系列印染废水电解处理设备,经预曝气—电解—气浮—砂滤工艺对该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悬浮物、COD、BOD5及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2.8%、86.1%、86.1%及93.2%,所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可达到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处理甲苯硝化废水,探讨了溶液pH值、铁炭投加量、铁炭比例、H2O2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硝化废水的影响规律,获得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硝化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废水pH在3左右,铁炭投加量为0.6 g/L,Fe/C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5h,微电解后H2O2投加量为20 ml/L,反应时间为1 h。硝化废水经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后,COD由29 146mg/L降至6 477 mg/L,COD去除率达77.8%,BOD5/COD由0提高到0.37左右,废水可生化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铁碳微电解/Fenton法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颢琛 《环境工程》2013,(Z1):220-222
采用Fenton氧化、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采用Fenton氧化处理该废水,当进水ρ(COD)在5000mg/L、B/C为0.3左右时,COD去除效率在30%左右,B/C提高约0.05;采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该废水,研究了不同pH条件和介质(铁屑和铁块)对去除效果及产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3.0、反应时间3 h、采用铁块处理该废水为最佳条件,COD去除效率在40%左右,B/C提高0.080.1,绝干污泥产量约为1.2kg/t。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采用铁碳微电解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性均优于Fenton氧化工艺。  相似文献   

7.
接触氧化-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 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764 5mg L、2 63 7mg L和 42 0倍时 ,系统出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160 5mg L、48 9mg L和 12倍 ,去除率分别为 79%、81 5 %和 97 1%。该工艺运行稳定 ,操作控制方便  相似文献   

8.
用固定化细菌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印染废水数量大、分布广、污染环境严重,印染废水中染料是生物难降解的化合物,多年来人们为寻找高效、稳定、经济的处理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常采用絮凝、电解、吸附和氧化等物理化学的方法,由于耗电量大,成本高,并具有二次污染,在我国也难于推广,国内目前处理印染废水多用活性污泥生化曝气工艺,处理效果不大理想,脱色效果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微电解-生化工艺在硝基苯废水处理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蔡天明 《环境工程》2001,19(6):28-29
采用微电解与生化工艺结合处理硝基苯废水。通过微电解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使废水的BOD5 CODCr由 0 11提高至 0 2 6 ;利用H O工艺进行后续处理 ,在H柱水力停留时间为 2 0h ,O柱水力停留时间为 10h的条件下 ,废水的总CODCr去除率为 86 % ,硝基苯的去除率为 99%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实验法、单因素实验、连续实验等方法,验证微电解-Fenton氧化联用处理高盐难降解废水的可行性及探索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可以高效去除高盐废水COD,微电解最佳运行参数为pH值3,气水比15:1,反应时间(HRT)120 min,固液比1:1,Fenton反应最佳运行参数为 H2O2浓度3.5‰,反应时间(HRT)90 min,该工艺对COD整体去除率达到90%以上,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大大提高。本工艺实验进水含盐量高,具有适应高盐度废水和快速分解COD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负载纳米TiO_2电催化氧化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溶胶凝胶—动态吸附法制备颗粒活性炭(GAC)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催化剂,以甲基橙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研究TiO2/GAC电催化反应体系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废水pH为4,TiO2/GAC催化剂用量为0.5g,Fe2+浓度为250mg/L,电解电压为16V时,电催化氧化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脱色率达99.2%,COD去除率达93.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比较了三维电极电解法和二维电极电解法处理TNT废水的效果,考察了采用三维电极电解法时不同槽电压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并对电解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极板间距为4 cm、电动搅拌器转速250 r/min、电解时间为2h时,最佳的电解槽电压为15 V,此工艺条件下的COD、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7.6%、62.7%.  相似文献   

13.
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冯彬  张利民 《环境科技》2004,17(3):38-40
介绍了电镀重金属废水各种治理技术——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技术等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铁碳微电解处理中活性炭吸附作用及其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铁炭微电解反应系统的反应机理十分复杂,除了铁碳原电池作用之外,还存在着絮凝、沉淀以及活性炭的吸附等作用,有关活性炭吸附作用及其对铁碳微电解反应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尚存在分歧.文章采用动态微电解处理工艺,以极难降解的盐酸金刚烷胺模拟医药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对于铁碳微电解系统处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活性炭...  相似文献   

15.
采用Ru-Ta/Ti三元电极为阳极,以不锈钢电极为阴极对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出水进行了电解处理研究,以COD为控制指标.重点研究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pH值、曝气量、电解质的添加等因素对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压为7 V、处理时间为30 min、pH=9、曝气量为0.04m3/h、添加电解质为MnⅡ的条件下电...  相似文献   

16.
采用钛网作为阳极,钛网为阴极,对分散金黄HF-3R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电解时间、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电流密度以及进水浓度对分散金黄HF-3R脱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流密度,提高电解质浓度,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分散金黄HF-3R色度的脱除,对于含有110 mg/L的分散金黄HF-3R溶液,电解质NaCl的质量浓度为20.0 g/L,电流密度为2.5 A/dm2,电解时间25 min,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9%,COD去除率为98%。  相似文献   

17.
膜电解法在钠碱法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膜电解技术应用于钠碱法净化低浓度SO2 气体的工艺中 ,在此用间歇处理方法研究了电解过程中电解电压、电解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以及酸室温度对电流效率、电解电压等的影响 ,酸、碱室料比对电解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适用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使用箱式电化学反应器,采用铁离子循环电解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晚期渗滤液,确定了硫酸铁的剂量,考察了该工艺去除污染物的效率与主要因子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离子循环电解工艺对垃圾填埋场晚期渗滤液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在电压3.80V、pH值为3.0、电解时间40min条件下,电解后的渗滤液满足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硫酸铁的合理浓度为1000mg·L-1;电解电压不宜超过4.0V,电解时间不宜超过40min;渗滤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对COD和NH 4-N的去除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COD和NH 4-N去除效果越好,且其对NH 4-N去除的影响大于对COD去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转年  滕莹莹  范一丹 《环境工程》2021,39(11):143-148
吸附和电解是2种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有效方法,为发挥吸附和电解对有机物的协同作用,将具有优良吸附导电性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与活性炭(AC)复合得到复合材料并将其黏附在Ti极片上,得到RGO/AC/Ti复合电极用于电解水中的甲基橙。利用SEM、FT-IR、BET、XRD、C-V、EIS等对复合材料及电极进行表征,考察了Ti、RGO/Ti和RGO/AC/Ti对甲基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RGO相比,RGO/AC的比表面积由318.1 m2/g增加到405.1 m2/g。相对于RGO/Ti,RGO/AC/Ti电极比电容值略有下降,但电容保持率提升。在电解质浓度为0.15 mol/L,极距为15 mm,电流为100 mA,pH为6时,Ti、RGO/Ti和RGO/AC/Ti电极对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1%、79.5%和88.8%,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