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在聚集财富的同时也在聚集风险,因此,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应急避难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危险地区的安全场所。为了提高应急避难所的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必要对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加强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的建设提供定量依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根据应急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三个方面出发,选定18个评价指标;构造了突发事件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求出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综合应急适应能力评价结果,并确定改进的工作重点:对评价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所作为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张永领  刘梦园 《灾害学》2020,(4):157-162
应急资源供给是否满足应急需求直接决定着应急管理绩效。从应急资源保障度视角设计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模型,首先对灾害的应对任务进行分解,确定每项应对任务所需要的应急资源,并以此构建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应急资源供给对应急需求的满足程度为依据构建应急管理绩效评价准则;最后将序关系分析和模糊集对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算例表明,基于应急资源保障度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模型能从应急资源需求-供给视角科学评判应急管理绩效水平,既避免因了应急资源供给不足而导致应急失灵,又避免了因应急资源供给过多而导致过度应急,为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应急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城市社区是事故灾害应急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应急职责和有效减轻灾难破坏性影响的功能.目前,我国社区应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没有形成成熟的社区应急文化体系,民众普遍缺乏危机应急意识.分析了对应急文化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总结了发达国家应急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了应急文化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应急文化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应急文化的层次结构;最后,从物质文化、技术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5个层面对社区应急文化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究,初步提出了应急文化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区划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内城市地震应急管理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基本单元和应急管理区划的概念,讨论了应急管理区划与灾害风险区划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城市应急管理区划的原则和应急管理基本单元的基本功能,并对基于行政区划的城市应急管理区划作了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2007,22(3):F0002-F0002
为了检查《陕西省地震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检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协调、调度和指挥能力及省市联动、部门协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2007年6月13日,省政府在陕西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首次举行了陕西省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桌面演练,省政府副秘书长周玉明主持,副省长罗振江坐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决定从2006年开始加快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步伐。按照市级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将分级建设能容纳难民1万人以下小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能容纳难民1万-10万人中型地震应急避难场;容纳难民10万-30万人大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将建成为开放无障碍式,并在地震应急避难场地附近,设置明显标志牌并提示紧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及距离。同时配备应急供水等应急设施。  相似文献   

7.
孙少文  杨斌  胡志华 《灾害学》2014,(2):204-212
以台风灾害为背景,分析影响城市应急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城市应急能力及城市应急弹性的基础模型和拓展模型;通过对不同强度的台风采取不同的城市应急策略,研究了城市应急策略对应急能力和应急弹性的影响;针对连续性台风灾害,比较了混合应急策略与单一应急策略对城市应急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对不同强度的台风灾害,城市最优应急策略存在一定差异;调试应急资源和应急系数可以优化应急策略;城市应急弹性能够反映城市应急能力;在连续性灾害中,混合应急策略优于单一应急策略的采用,而且混合应急策略在顺序上的调整不会影响应急成本,但会改变城市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介绍美国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美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气象灾害应急机制的一些措施。认为广泛吸纳国际社会在灾害应急管理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中国气象灾害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科学应对气象灾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吴晓涛 《灾害学》2014,(2):123-127
2011年以来,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许多相关技术、方法等均开始修订和完善。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最新进展对于推进我国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美国政府最新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理念的3个核心元素(概念内涵、愿景目标和能力体系)发展动态,提出对我国加快推进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的建议:①高度重视国家应急准备工作,研究、整合并构建国家级综合应急管理系统;②修订应急管理基本法和总体预案,加快配套法律法规等文件的出台;③准确定位"应急预案",推动应急规划的"规范化"、"动态化"与"全民化";④加快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助力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从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框架,认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是提高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措施;灾害信息快速准确的获取和评估是灾害应急管理的有效保障;建立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系统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吴晓涛 《灾害学》2014,(1):157-161
应急准备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目前,美国的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近十年来美国高度重视应急准备工作,而我国应急准备研究刚刚起步。因此,研究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目标的演化特征对于推进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2年间美国政府出台的与应急准备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南、标准等,从概念界定、目标设计和技术配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美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目标的阶段特点,研究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06年7月16—19日,山东省地震系统应急救援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各市地震局分管应急工作的副局长等出席了会议,山东省地震局林金狮副局长作大会主题报告,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到会指导,并作了应急与救援知识讲座。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肖兰喜副主任介绍了全省数据库建设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17日上午。石屏县在县城新区举行地震应急现场演练。演练假想当日上午8时叭分在石屏县城附近发生6.5级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采取应急措施,将受灾群众紧急疏散到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各救援分队“第一时间”进入灾害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14.
米俊  张琪  王迪  李超 《灾害学》2024,(2):163-171
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应急与安全生产多重应用场景,助推应急能力朝向智能化、精准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选取Web of Science与CNKI数据库期刊文献,以2013—2023年数字赋能应急管理主题的1 208篇国内外文献为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从总体趋势看,国内外文献年度发文量从2018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中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或为主要发文机构;从研究热点看,国内文献聚焦在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大数据、物联网四大主题,而国外文献更加关注应急疏散、车载自组织网络、应急响应、物联网、应急管理、深度学习主题;从演进趋势看,国内文献研究从智慧城市、应急情报逐步转向应急智慧平台建设,智慧城市成为长期研究热点,国外文献研究从应急车辆配置算法转化为应急领域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应急信息得到持续关注。研究为丰富应急管理数字化研究内容、构筑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辛晶  杨玉胜 《灾害学》2021,(2):134-138
通过对美国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发展历程、法律规定及"连续性"政策主要内容的分析,总结美国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对于支撑各类紧急情况下应急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作用及特点。结合美国经验及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从完善我国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建设、构建国家应急管理"连续性"政策框架、夯实应急管理基础体系、创新我国特色应急管理"连续性"工作、营造全民应急"连续性"氛围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发展我国应急管理"连续性"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20世纪末刚刚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简要介绍了灾害应急能力的基本概念、评价意义、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应急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应急能力评价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地震应急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确保地震应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和《山东省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枣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修订后的《枣庄市地震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25  
铁永波  唐川  周春花 《灾害学》2006,21(1):8-12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词查法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该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应急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安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施益强  伍良  陈玲 《灾害学》2002,17(4):87-91
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负责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模型架,并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本框架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总结南黄海6.1级地震应急处置中的问题入手,结合一些大地震应急中的教训,提出了对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