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四川省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自1996年4月1日颁布实施8年来,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立法机关重新修订了《固废法》,并于2004年4月1日起生效。由此可以看出,固废的污染防治越来越得到重视。我省固体废物产生量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其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偏低,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本文分别对我省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置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我省固废处置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会议决定,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将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强调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强化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增加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的专门规定,明确了对无证、超标排放和监测数据作假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将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到单独立法高度,这对各地经济发展是个前所未有的考验。在那些以重化工  相似文献   

3.
正明境环保始终践行"留下明境自然,造福子孙后代"的企业精神,乘势而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此次全面  相似文献   

4.
各省     
正陕西:固废污染防治条例出台《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日前通过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将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陕西省出台的首部有关固体废物管理的地方环境法规。《条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同时明确了发展和改革、工信、商务、卫生、国土、住建、农业等部门的责任,要求各部门分别编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江苏:发布环境资源司法审判进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近年来全省环境资源司法审判总体情况。据介绍,江苏全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不少省市也制订了《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和若干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就全国而言,其工业固废管理水平和对工业固废的资源利用还相当低,还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东部沿海各省,工业固废数量多,种类杂,危险大,利用少,处置难,是当地环境中的一大祸害。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固废的管理,做好对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工作,进一步务实,以寻求一些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以妥善解决当前工业固废管理难、利用难、处置难的问题。一、各省市…  相似文献   

6.
正近两年,固废领域多项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专项行动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取得重要进展,垃圾分类、"清废行动"、环保督察、"无废城市"试点等等,助推固废处理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固废领域也呈现了诸多新趋势:危废处理受益于重拳执法市场需求加速释放,污泥处理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因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传染疾病的危害特点,尤其是危险废物危害更大,而被得到重点监管。准确把握界定固体废物与副产品两者的区别,防止混淆两者,有利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环境管理、以及进行"三同时"验收工作,有利于将有限的环境行政管理资源准确地用于固废的管理,并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环境技术》2005,23(1):49-50
1)200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将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分六章。新的固废防治法不仅针对工厂企业,与老百姓的生活也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智  朱云  潘伟斌 《四川环境》2005,24(5):94-96,107
固体废物管理面临着大量日常工作所必须的业务审批、各类业务数据的上报/接收、更新、查询、统计、分析和种类繁多的报表输出等属性数据的处理和利用任务,需要利用3S(GIS,GPS,RS)技术来快速、大面积获取信息及管理空间数据。我们在研究、开发“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GIS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将MIS作为固废管理电子政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GIS,GPS,RS集成一体化,构建了“4S'’集成一体化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数据共享和实时更新问题,使信息化能够真正全面促进办公管理效率、公众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的本质提高。文章简要阐述了“4S”集成一体化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实现原理以及实际意义;并指出构建4S(MIS,GIS,GPS,RS)集成一体化的固体废物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将会成为我国固废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0.
石化企业固体废物种类较复杂、管控风险较高,为有效消除和降低固废管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需要对固废进行全过程风险管控分析,排查固废管控风险和管理缺陷。文章将HSE管理体系思维融入固废风险管控,通过采取辨识、评估风险,循环改进,有效推进的管理方式开展固废风险管控,以逐步提升企业固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危险废物管理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处置贮存和综合利用情况不理想。但是,西部地区的立法无论是数量、层次以及内容等还有许多方面不能支持现实的管理工作,有待完善。本文在分析了西部地区危险废物立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从加大对危险废物的地方立法,提高立法层次;丰富危险废物的立法内容;完善相关法律责任;增强激励措施这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海域使用管理法》对中国海洋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法施行以来,我国海域使用管理配套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有偿使用等制度日臻成熟。《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已逾15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该法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增多,亟待修订:首先,立法理念应由"重发展,轻保护"向"海域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优先"变革。其次,应完善海域使用权制度,突出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性,强化该法的私权色彩,将海域使用权的成立时间修改为"完成登记之日"。在围填海管理方面,应理顺围填海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填海造地指标管理制度。最后,在法律责任方面,应明确"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修改罚款的计算方法,对于具有持续性的严重海域违法行为可以引入"按日处罚"制度;增加刑事责任条款;赋予海洋行政执法机构必要的行政强制手段。  相似文献   

13.
“无废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应对城市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管理挑战的国际趋势,我国也启动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本文介绍了国际“无废城市”实践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无废城市”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无废城市”的推进政策与实施措施存在国别差异,我国的“无废城市”采纳了“问题导向”的推进策略,而高收入国家则是“目标导向”。最后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修订草案第四十五条拟授权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机动车限行措施,其正当性引起社会的激烈讨论。机动车限行涉及公民所有权的限制,授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应受到公法上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审查。草案第四十五条未区分高排放与低排放机动车、常态限制与临时限制,模糊地授权地方立法,不符合法律创设的目的性及必要性要求,第四十五条必须进一步明确授权范围。  相似文献   

15.
李異平  曾曼薇 《中国环境管理》2019,11(5):107-114,31
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系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健康程度,更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环境治理政策和治理效果的认知与评价。本文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对折射出居民环境认知、个人偏好、预期目标和情感联系的地方认同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城市垃圾治理成效的评价及其对政府垃圾治理能力的评价与其地方认同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居民对政府关于垃圾治理法律法规的认同也能增强其地方认同感。本文建议,未来关于地方认同的研究需要聚焦于城市环境治理政策的传播效果,总结和归纳城市居民对环境治理成效的归因模式与其地方认同之间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调研设区的市立法权放开后各地立法进展,通过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除港澳台外)等公开渠道收集整理的各设区的市"首次立法"(第一部实体法,简称"首法")立法情况,发现截至2017年7月,全国89%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完成"首法"立项,超一半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已顺利出台"首法"。从"首法"立项类型来看,约40%设区的市"首法"关注环境保护,仅次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类立法,表明环境保护是各地"首法"立法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类型来看,水环境保护领域条例立项数最多,其次是生态保护领域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从地方环境"首法"立项分布来看,水环境保护类条例多分布于位于水系末端的沿海各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则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及其周边空气质量较差的区域。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地有必要抓住地方立法这一机遇,研究出台地方环境条例,助力地方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是环保领域的一个难点,在管理上我国也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本文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同时针对构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 Since 1975, the European Union (EU) has developed an impressive body of waste management legislation, although,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 responsibilities belong to the most local level at which the tasks can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Using economic theory, this paper examines seve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regulatory authority among the EU and the member states. We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role of harmonization that, in our opinion, will often lead to an overcentralization. Within this context, a second issue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as ongoing discussions show. If no consensus can be reached about harmonization, should member states be allowed to stop cross-border shipments of waste, or should the EU strive for a common market for waste? We take the position that most objections against waste shipments are not convincing, especially if the member states implement minimum standards for landfills and waste processing facilities and comm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Competition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 regulations within adequate constraints that, e.g., control transboundary externalities leads to more efficient waste management structures in Europe than national self-sufficiency or 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at the EU level. KEY WORDS: Waste management; European Union; Subsidiarity; 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 Harmonization; Cross-border shipments of waste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固体废物进出口格局演化分析——以废纸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体废物进出口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最近环境管理关注的焦点。为了认识我国固体废物的进出口形势和全球固体废物贸易的格局,本文以进口量最大的固体废物——废纸为例,系统总结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废纸进出口情况的演化,绘制了2016年国际废纸贸易的流向地图,从2015年以来的废物管理政策调整出发探讨未来废纸产业的发展和转变。研究发现:(1)作为主要的造纸原材料,我国废纸进口量从1996年的137万t增加到2016年的2850万t,增长了近20倍。(2)当前全球废纸贸易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格局,我国作为最大的废纸进口国,进口约占全球总量55%的废纸,美国则为最大的废纸出口国,出口约占全球总量36%的废纸。(3)应对洋垃圾入境的挑战,未来我国应在进口管控、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继续加强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激励国内的再生资源市场,促使废纸利用企业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废物焚烧标准体系,防控废物焚烧环境风险,本文对欧盟废物焚烧指令与我国焚烧标准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分别对专用焚烧厂和协同焚烧厂从废物运输到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做出了相关规定,适用于危险废物和非危险废物的焚烧以及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控制。欧盟废物焚烧指令对不同规模的焚烧设施采用统一标准,以日均值和半小时均值为污染物排放限值,更客观、准确地评价了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与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相比,我国废物焚烧标准涉及废物联合利用处置的相关条文较少,内容不详,项目缺失。我国烟尘、HCl的排放限值均在欧盟标准限值6倍以上,SO2的排放限值是欧盟标准的4~8倍。除CO、NOx的排放限值外,其他污染物排放限值也明显高于欧盟标准限值。我国采用抽样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可能在日常排放值的95%置信区间外,不具备代表性。我国可借鉴欧盟废物焚烧指令的成果制定协同焚烧标准,并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考虑采用日均值或半小时均值的评价方法,提高我国废物焚烧标准的精确性和可执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