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促进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讨论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范围、披露形式、周期安排等规范选择问题,并就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将引导上市公司建立环境信誉,促进我国的环境管理走上科学化、经济化和信息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高管态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会产生重要影响。为充分了解企业高管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信息沟通、披露制度、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对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16家上市公司高管进行访谈调研。研究发现,多数高管视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为较大的潜在风险,非强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的主要原因,企业重视环保投资但信息公开能力建设不足,环境信息公开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弱。本文提出编写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及实施细则,提升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能力建设,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奖励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7年11月,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对重点排污单位的基本管理要求和筛选条件作出了详细规定。重点排污单位是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替代和延续,成为当前排污许可制度尚未完全成熟阶段环境管理的重要抓手。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聚焦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排污大户和重大风险源,由设区的市级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有利于压实地方环保责任。在名录制定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指导性文件存疑、名录重点不突出、部分重点排污单位无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不能满足新的环境监管需求、名录更新时间滞后、缺少罚则等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见昕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6):66-67
通过开展废水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督检查工作,对辽宁省自行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部分废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不高、监测信息公开不完整、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指把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公开.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这一主题, 简要介绍了中外各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的政策实践和法律规定,同时,本文梳理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环境信息内容的界定;第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分析;第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效应分析.本文的介绍将帮助我们初步了解中外各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上的政策差异,以及通过理论文献上的整理厘清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找到未来中国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理论和政策实践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2010—2019年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能源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能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②非货币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③市场化程度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增强作用。④市场化程度对非货币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⑤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提高预期现金流量,形成影响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境信息披露与环保治理效果脱节的问题,从信息规范性、决策有用性和治理有效性三个层级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概念框架。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最终目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体系,确定多级赋值与加权汇总相结合的评分模式。以中国A股矿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发现多数矿业公司的有效性得分处于低分段,通过独立报告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偏低,对资源使用及环境污染类生态信息披露不足,存在选择性披露提升环保形象的正面信息,忽略了负面信息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矿业企业整体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偏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无法反映生态改善效果,企业仍然存在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企业环境信息自愿公开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环境信息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法律责任的设置,保证企业自愿披露的环境信息的质量;运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建立企业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的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机场作为民航运输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使命,同时也面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窗口,机场上市公司具有披露环境信息的义务与责任。在充分研究国内机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背景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四版)及机场运营者行业补充(GRI-AOSS)构建了适用于我国机场的环境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公开数据对国内6家机场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实际测评。结果表明:我国机场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存在内容简单、量化不足、质量下降等问题。机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亟待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系统规范。建议借鉴GRI等相关国际标准及成功经验,制定适用于我国的科学可行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项目由于其线路长、工程量大等特点,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水土流失、人居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根据四川各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特点,提出了在不同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从而使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对比了国内A股市场环保脱硫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市场占有率、业务收入、实现利润、集团综合收入结构、业务成本结构等。 相似文献
14.
Shujun Chao Shanyong Wang Haidong Li Shu Ya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3,30(5):2435-2456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ifferent cultural and policy backgrounds have led to very different style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havior. Whether Confucianism, the dominant culture that has influenced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ontributes to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eserves to be studied. Based on data from 3180 Chinese listed firms,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onfucian culture 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anwhile, Taoist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positively moderate this effect. In addition, heterogeneity analysis unveils that Confucian culture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or state-owned firms and firms in highly polluting industries, while this role is weakened for firm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female executives and executives with foreign experience. This study links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which helps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whole society to utiliz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elps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它不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全方位提升的重要手段。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但仍存在关键性环境信息严重缺失等现象,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及政府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本文从政府、企业、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法规、组织监管和沟通协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任命副部级官员主管环境信息公开工作;2推动国务院出台《环境信息公开条例》,推动各类环境政策法规纳入信息公开条款;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4建立主要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刺激企业改进环境表现;5加强对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督查、考核、评价及表现公开;6加强各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能力建设;7实现环保部及环保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协调共享;8全面改善环境数据质量;9细化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包括环境风险及健康信息公开政策;10加强与其他部委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2,55(14):2421-2444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volves heavy machine usage which contributes a large amount of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ncluding greenhouse gases (GHG), particulate matter, and diesel exhaust. These emissions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limate change. 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efforts and challenges on measuring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and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ologies used in measuring emissions and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onstruction are compared. The existing air dispersion model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are also reviewed. The results from the review help to identify cost-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Consequently, future trends towards improving existing emission assessments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are put forward, and a new framework is proposed for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air emission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信息披露是强化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是推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满足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落实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我国正逐步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但我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仍面临相关法律标准不健全、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奖惩激励不足、支撑能力不够等突出问题。本文评估了我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实践进展,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出发,提出了深入推进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思路,明确了制度建设的五大路径,即健全立法标准体系、完善披露机制、建立监管机制、完善奖惩机制、提升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