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述了亚铁共沉淀法处理焦磷酸盐镀铜废水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较有效的处理方法,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焦磷酸盐镀铜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
HEDP镀铜     
<正> 前言目前,国内电镀厂大部分采用氰化物电镀,危害了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污染了大气、江河和城市,因而消除氰化物的污染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无氰镀铜国内外曾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现国内电镀生产上大体上应用的无氰镀铜工艺有焦磷酸盐,硫酸盐,乙二胺,柠檬酸盐,酒石酸盐等体系。其中以焦磷酸盐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由于电镀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所以不少行业均将有氰电镀改为无氰电镀。为了保证镀件质量和光泽,往往在电镀液中加入某些络合剂。用络合剂HEDP体系镀铜,已成为取代氰化物和焦磷酸盐镀铜的新型工艺。该镀液组份简单,稳定性好,镀件质  相似文献   

4.
镀铜铁内电解预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镀铜铁内电解法对焦化含酚废水进行预处理,其酚类去除率比传统的铁炭内电解、铁铜内电解高,60min去除率可达71.45%。探讨了pH值、镀铜量、镀铜铁的投加量以及处理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连续进水小试试验出水水质稳定,酚类去除率在50%左右,不会引起板结问题。  相似文献   

5.
还原-凝聚法处理络合铜废水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 电镀生产实践表明,络合剂铜电镀由于镀件质量稳定、光泽而得到应用,有些工厂往往采用EDTA、柠檬酸和酒石酸等络合剂进行酸性镀铜或三乙醇胺碱性镀铜,从而产生了大量含铜的络合剂废水。 此种废水由于含有多种络合剂,处理难度较大,国内外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螯合树脂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6.
磺化褐煤对Cu(Ⅱ)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磺化褐煤(SBC)在不同溶液中吸附铜(Ⅱ)离子的动力学及用于镀铜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SBC对铜(Ⅱ)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静电吸附是主要吸附形式,SBC吸附铜(Ⅱ)离子的最初速率与浓度成一级反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SBC用于镀铜废水的处理,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电絮凝技术处理镀铜废水中,研究了溶液的pH值、电流密度、极板间距、电解时间、以及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时电絮凝技术对镀铜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6.5~8、极板间距为50mm、电流密度60mA/cm2、电解时间为80 min反应条件下,电絮凝法净化低浓度镀铜废水效果较好,可以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达99.7%以上,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硝基苯酚制备模拟含酚废水,同时用镀铜铁屑作为电极对其进行降解,通过动电位扫描研究表明:镀铜铁屑对对硝基苯酚具有明显的催化氧化性,相对于单纯镀铜铁内电解法降解对硝基苯酚的效果更加明显,其降解过程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电流对降解效率影响比较大,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越高。该方法利用废弃铁屑处理废水具备循环经济概念和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用水解中和沉淀,氧化一水解中和沉淀,取代及化学还原法处理化镀铜漂洗废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用水解中和沉淀法,铜的去除率20%以下。用氧化一水解中和沉淀法和取代处理法,铜的去除率约为40%。化学还原法的关键在于还原剂的选择。用过二亚硫酸钠处理,效果显著,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出水能稳定达标,产物沉降性能好,便于回收再利用,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富营养湖泊沉积物中磷组分对硫酸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于厌氧条件下持续6周,研究不同外源硫酸盐浓度下南湖沉积物和上覆水之间的硫酸盐转化及还原情况,采用31P核磁共振(31P-NMR)研究沉积物磷组分所受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输入促进了上覆水中pH值的升高,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上覆水中SO24-浓度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但间隙水中SO24-浓度的增加幅度并不与上覆水中降低幅度一致,表明沉积物中SO24-发生了转化.沉积物的硫酸盐还原指数随SO24-输入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数量在第2周达到峰值,输入硫酸盐的S500和S1000处理中SRB数量远远高于未加硫酸盐的对照(CK).利用31P-NMR测定了南湖沉积物NaOH-EDTA萃取物中各种磷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南湖沉积物中的磷组分主要有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和焦磷酸盐,且正磷酸盐含量占绝对优势(占总磷的84.10%~95.54%),沉积物中其它磷组分含量顺序为磷酸单酯>磷酸二酯>焦磷酸盐.从总趋势来看,硫酸盐促进了沉积物中正磷酸盐的释放,且在硫酸盐还原菌数量较高时使沉积物中磷酸单酯、磷酸二酯和焦磷酸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Cu-COD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凝聚-生物流化床法对含Cu1700—3800mg/L和COD3900—5400mg/L的Cu-COD)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生物流化床挂膜驯化条件和废水停留时间、容积负荷,气水比及化学凝聚条件等与去除COD和Cu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凝聚-生物流化床组合工艺并在控制适宜条件下,处理高浓度Cu-COD废水是有效的,处理后排放水中铜浓度可达0.20—0.82mg/L,COD可达150—180mg/L,铜总去除率可达99.97%,COD总去除率可达95%—96%。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捕凝聚法对含Cu为1730~3820mg/l、COD为3984~5480mg/l的有机络合铜废水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经实验室放大试验表明,在严格控制pH7.0~7.5条件下,加入凝聚剂生成絮体晶核来实现网捕凝聚,可使出水中铜为0.2~2.0mg/l,然后采用生物流化床对此废水进行生物降解,可使排放水中铜和COD达到或接近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硫酸生产中所产生的酸性含砷等污染物废水治理设施及工艺的研究,对废水治理设施及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废水中砷等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了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处理后的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能稳定达到新的行业排放标准和企业内部制定的循环用水标准,处理后的清水能作为生产工艺用水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电极-生物膜法处理铜酸洗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用电极-生物膜法对铜酸洗废水进行了直接处理.结果表明,经过铜离子梯度驯化的反硝化微生物可以适应铜离子的存在并有效完成反硝化过程,在最佳工艺条件(电流密度为0.1mA/cm2,C/N为1.07)时,出水中总无机氮(TN)去除率达到98%以上,铜离子浓度<1mg/L,pH值在7左右,且不存在二次污染.电极-生物膜法可同步高效地实现中和、反硝化及铜离子的去除.验证了通过交换电极回收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左永泉 《环境工程》2000,18(1):26-28
采用厌氧(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后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的调试、运行过程进行了技术总结,并就其工艺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AB工艺处理毛纺废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B工艺处理毛纺废水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预处理和生物吸附处理阶段作了一些技术改进。并结合江苏箭鹿集团第一毛纺厂处理毛纺废水的工程实例 ,对其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以及效益等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半导体废水中,含铜废液一般采用委托处理的方式,而含铜废水通常采用与酸性废水混合后进入中和系统再排放。在300 mm晶圆制造过程中,由于含铜废水水量波动大,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容易造成总排口铜的超标。采用铁炭微电解对半导体含铜废水处理,研究表明:投加铁炭填料100 g/L,pH调至2.2,反应60分钟进水水质指标范围,铜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及简化处理流程,采用CS2、NaOH对聚乙烯亚胺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PEX(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以含Cu2+水样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初始ρ(Cu2+)、pH、共存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以及浊度对PEX捕集Cu2+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螯合絮体中Cu2+的回收情况.结果表明:PEX对含Cu2+水样具有很好的捕集性能,Cu2+去除率最高可达到100%;PEX对Cu2+的去除效果随着水样初始pH的升高而增强,但pH位于PEX等电点处时,Cu2+去除率有所降低.在较低的PEX投加量下,水样中共存的NaCl、CaCl2、NaNO3、Na2SO4、柠檬酸、焦磷酸钠对PEX去除Cu2+均可起到促进作用,而共存的EDTA、氨基乙酸、浊度对PEX去除Cu2+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增加PEX投加量后,可减弱或消除上述影响.螯合絮体采用HNO3溶液进行静态浸泡30 d后,Cu的回收率可达100%.研究显示,PEX能有效去除和回收水样中的Cu2+.   相似文献   

19.
赵建荣 《环境科技》1999,12(3):44-46
论述了污水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以及必要的实验研究:技术路线、最佳工艺条件、治理效果曲线,提出了研制污水治理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两级活性污泥法处理铜酞菁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军  宋亮  全奇庭 《环境工程》2000,18(4):10-12
主要探讨了预处理过程对铜酞菁废水水质的影响 ,以及两级活性污泥法处理此种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预处理后 ,废水BOD5/CODCr由 0 16升至 0 5 0 ,可生化性大大增强 ;以邻苯二甲酸作为单一污染物 ,根据动力学模型解出的一级反应槽水力停留时间与试验值基本一致 ;使用两级活性污泥法处理铜酞菁废水 ,可使废水中的Cu2 +、NH3 N、CODCr、BOD5等指标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