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碳排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掣肘,探究种植业碳生产率现状及其内生增长动力,以期为我国农业继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提供指引。基于2001—2017年我国大陆31省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种植业碳生产率,并分析其动态演化过程;运用ESDA方法分析了种植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态势,进一步引入时空跃迁测度法分析其跃迁过程;借助SEM模型探究了种植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7年我国种植业碳生产率高达6.98万元/t,较之于2001年的2.58万元/t增长了170.54%,尽管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依然存在。整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全国层面中部地区;在研究后期,东部、中部地区的种植业碳生产率开始下降。②2001—2017年我国种植业碳生产率总体呈高-高、低-低集聚态势分布,且该趋势不断加强,表明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时空跃迁测度分析表明,我国种植业碳生产率跃迁类型主要为类型Ⅳ,类型Ⅲ分布最少,表明其总体稳态与局部极不稳态特征并存。③研究期内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受教育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对提高种植业碳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种植业碳生产率呈"U"型关系;农作物受灾程度和家庭农地经营规模则显著抑制了种植业碳生产率的上升。未来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高碳生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扶贫地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扶贫试点村是中国实施旅游扶贫的重要载体,是精准扶贫理念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以全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中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成因。研究表明:1试点村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凝聚型分布状态,地带间分布差异较小,西部分布稍多于东部,中部相对最少,与传统认知上的贫困村分布格局存在错位现象。2试点村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存在局部围绕贫困山区集聚的情况,空间分布上呈现不等概率分布状态,分形结构较为复杂。3试点村分布密度最大区域为燕山-太行山、罗霄山、沂蒙山和武夷山-南岭山区,其次为六盘山、秦巴山、武陵山、大别山和滇桂黔等山区,且大都高密度分布在各省区边缘和交界地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4中国旅游扶贫地的空间格局的形成主要原因有旅游资源禀赋、地形海拔高度、交通因素及政府政策导向四个方面。5优质的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形海拔高度、落后的交通条件以及强有力的地方政策支持可以作为试点村的评选标准;并从空间上建议增加中西部试点村布点;对空间上集聚在贫困山区的试点村其旅游扶贫应注意保护性开发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深挖地域文化符号;各省区边缘和交界地带试点村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最后结合试点村的分布和致贫的原因,把试点村划分为资源利用不足型、山地环境制约型、交通区位非优型、政策支持欠缺型四种类型,从而提出针对不同类型试点村旅游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本文尝试构建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了影响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发现:(1)2001—201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和区域发展综合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二者阶段间及内部发展存在差异。旅游产业发展西部增速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省际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并趋于均衡发展;区域发展速度整体低于旅游产业发展,省际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格局呈现"东-中-西"梯度分布。(2)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从失调范围进入协调范围,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入初级协调阶段。(3)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呈现全局正自相关特征,但波动变化明显,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明显,HH和LL区域处于持续集聚阶段,空间范围逐步扩大,HH区域重心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转移,LL区域趋于由西南向西北地区集中;HL和LH区域处于持续离散阶段,空间异质性明显,且范围逐步缩小。(4)影响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市场带动、投资拉动、环境倒逼和经济驱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4.
在旅游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问题,制定科学的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已刻不容缓。本文首先运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整体旅游业、旅游业各分部门、大陆各省区(不含西藏)旅游业CO_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_2排放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heil指数法分析了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运用AreView软件对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直观图示。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量从1 480.868×10~4t升至6 274.129×10~4t;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出先显著下降、再缓慢梯度下降的趋势;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整体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94%-98%,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中国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省际差异明显,属于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河北、湖南、河南、广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_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之列,因此上述省区应是中国旅游业CO_2未来节能减排的区域重点。据此提出差别化的CO_2减排对策:东部地区应通过技术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来降低CO_2排放强度,并以此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业节能减排;中部和西部地区应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将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CO_2排放强度作为旅游业减排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旅游生态效率是一种以"最小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最大经济社会产出"为核心目标,衡量旅游永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面板Tobit回归模型探索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高效率省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较低效率省区分布广泛,其数量先减少后增加;而低效率省区数量较少,其分布范围总体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西部迁移。(2)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性和集聚性均不断缩小,东部、中部和西部3地区内部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经济规模、旅游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政府规制力度对各省区旅游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服务化与低碳化的双重背景下,研究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的演变轨迹,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对于推动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服务业碳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对其演变轨迹与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收敛性。研究表明:①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在整体上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呈现从东到西逐次递减的格局。②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并且空间自相关程度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③全国与西部服务业碳生产率均不存在σ收敛,即服务业碳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东、中部服务业碳生产率则在整体上呈现σ收敛特征。全国以及东、中、西部服务业碳生产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服务业碳生产率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存在"追赶效应",各地区服务业碳生产率最终向自身的稳态水平趋同;空间效应加快了全国与东部服务业碳生产率的β收敛速度。④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部门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服务业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力资本则对服务业碳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①重视服务业碳排放问题,构建服务业低碳绩效评估体系。②探索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加强服务业低碳技术的跨区域交流合作。③完善基础设施,促进要素空间互动和优化重组。④调整服务业能源结构与部门结构,推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服务业稳增长。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借鉴流体力学理论构建"旅游流动性"概念,对区域旅游流动性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其次,基于"自下而上"法,考虑区域能源结构的差异,引入修订后的综合碳排放系数测算2000—2017年中国区域旅游业碳排放量,同时对旅游流动性与旅游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以旅游流动性为核心解释变量,基于IPAT模型选择旅游者人数、旅游者人均消费支出、区域技术水平以及航空客运量作为控制变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旅游业碳排放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区域旅游流动性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省际差距明显,其均值处于235~11 695人km之间。旅游流动性的分布具备明显梯度特征,长期保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格局,其高值区和中高值区逐步由东部的经济发达省区向西部及东北地区扩张演化。(2)中国区域旅游业碳排放量从4 120.70万t增加至20 365.59万t。旅游业碳排放和旅游流动性的马太效应明显,在空间上以京沪粤、甘青宁为核心呈现"高流动高排放"、"低流动低排放"的集聚特征。(3)中国区域旅游业碳排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核心解释变量旅游流动性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U型曲线关系;控制变量航空客运量、旅游者人数、旅游者人均消费支出的作用强度依次减小,上述变量分别增加1%将导致旅游业碳排放量各增加0.33%、0.27%和0.15%。区域技术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1年以来省域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重心与标准差椭圆、G指数等分析技术,对各地区各项旅游竞争力以及总体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条件下,旅游市场竞争力是影响旅游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2001~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旅游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总体上减小,其中东中西三大地带内和地带间的差异也出现缩小趋势。省际旅游竞争力呈现出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重心总体上向东南发生偏移。G指数分析表明,总体上各项旅游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旅游竞争力热点区与冷点区都出现扩大的趋势,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华南与长三角部分省份,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及西部部分省份。研究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化,可以发现省域旅游业发展的"软肋",对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平衡区域旅游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肩负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使命,亟待准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城市减排增汇压力现状及其非均衡性。在计算2000~2019年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碳排放和碳汇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碳足迹压力指数,在全国视野下识别长江经济带城市减排增汇压力,并分别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局域莫兰指数考察其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和空间集聚特征,从多个维度探究其非均衡性。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碳足迹压力低于长江经济带以外区域及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差异明显,呈梯度递增空间格局。(2)从区域差异来看,总体差异水平较大,呈扩大趋势。差异分解表明,区域间净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主要表现为上下游之间的差异。(3)从分布动态来看,绝对差异水平较大,同时存在明显的多极分化特征。(4)从空间集聚来看,同时存在4种空间集聚类型。上游和中游以低低集聚为主,下游以高高集聚为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投入产出分析思路与IPCC的CO2折算方法为基础,对湖北省17个城市的区域旅游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区域旅游低碳效率及其全要素生产率作出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湖北省旅游业能源消费量从2007年的2 008 518吨上升到2011年的5 121 460吨,对应CO2排放总量从2007年的6 340 302吨上升到2011年的15 773 041吨;住宿、餐饮、景区游览、购物、娱乐、邮电通信及其他服务等二级部门间接能源消费量(间接CO2排放量)远高于直接能源消费量(直接CO2排放量),而交通部门直接能源消费量(直接CO2排放量)远高于间接能源消费量(间接CO2排放量)。效率评估显示,若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则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湖北省旅游业低碳效率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区域旅游业的低碳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内部生产要素使用潜力尚待发掘;在分析期内,湖北省区域旅游业低碳效率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规模性因素所推动的技术进步是区域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效率攀升的关键动力,而纯技术效率变化则不利于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11.
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适时提出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调整以往过多的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研究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之间资源要素协同问题的方法可以为提出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基于此,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提出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框架,运用GeoDa软件刻画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时空关联及其局部空间差异的波动性,将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相结合检验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特性,揭示我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分布特征,碳排放强度水平相近的省区均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空间集聚现象,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存在俱乐部收敛的演进特征。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溢出性特征,我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分异与跃迁的形成与演变是各地区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资源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提出分区域、有重点的区域协同减排措施,提升区域碳排放协同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空间关联性及其外溢效应对于海水养殖业的有效协调和区域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估算沿海各省(自治区)海水养殖渔业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相关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渔业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2006—2016年中国大陆沿海9个省(自治区)的碳汇渔业资源清查数据,在检验和比较省域空间渔业碳汇总量相关性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渔业碳汇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水养殖渔业碳汇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渔业碳汇量也存在明显差异。②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为"V"型的波动变化特征,渔业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显著的空间相关性。③海水养殖渔业碳汇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通过随机效应的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渔业产值、劳动力投入的直接效应为正,而渔业受灾面积和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渔业产值在各省域间存在竞争与依存关系,海水养殖业劳动力投入和渔业技术推广的项目经费投入在各省域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中国沿海各省份在发挥海洋水产养殖业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域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海洋碳汇渔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与碳排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特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实现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统一,还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因此,从不同维度城镇化视角探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8—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的碳排放量,运用熵权法对表征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整组变量压缩,然后运用ESDA方法分析了省域间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基于STIRPAT模型分别构建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三个维度下的碳排放影响因子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的碳排放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且经济因素助长了这种空间相关性。在各城镇化维度下,人口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碳强度对本省份及相邻省份的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人口规模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国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在经济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各省份间的碳排放具有"逐顶竞争"的特征。不同城镇化维度下,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从直接效应来看,经济城镇化维度下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最大,土地城镇化维度下的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小;从反馈效应来看,在人口城镇化维度下省份间碳排放的"逐顶竞争"特征最为明显;从间接效应来看,经济城镇化维度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相邻省份的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提供产业竞争力方面的指导。首先构建我国港澳台外31省(市、自治区)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各省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采用分位数回归研究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平均竞争力值较低,区域差异较大,呈现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状态;2004~2014年期间西部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进步较小,主要原因是受到“短板效应”的制约,表现为西部各省在产业效益方面与东、中部省份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森林公园存在东北和东南两个高层次旅游产业竞争力集聚中心,并存在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周边省份提升发展的趋势;回归表明,国家扶持力度、管理投入、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品牌效应和交通便利性会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各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竞争力在不同分位点上影响因素的差异为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地区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空间关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测度与分析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其空间关联特征,对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SBM模型测算2000~2015年中国省际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刻画其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东高西低是发展常态,且目前多数省区仍处于非效率水平;核密度曲线显示我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处于增长态势,随着时间推进呈现由“单峰”到“三峰”再到“双峰”分布的动态演进过程,面临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最后,构建空间Durbin模型探讨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各省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一省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不仅受本省自身特点的影响,还与其邻近省区的发展情况相关联,具体表现为:各省旅游业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显著促进本省及邻近省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旅游业产权结构对本省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邻近省的影响不明显;旅游业经济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对邻近省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产生负外部性;受教育程度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SBM模型;Kernel密度估计;空间Durbin模型;中国  相似文献   

16.
By using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Gini coefficient and Theil coefficient,this paper make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emporalspatial change features and driving mechanism for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09.According to the results,we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tends to be narrowing generally,and is less than that of inbound tourism,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narrowing the overall gap of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2)The regional internal difference features: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difference among the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comparatively obvious and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ly shrinking tendency,the change tendenc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tendency of overall difference and exercises a decisive role in overall difference,whereas the inter-provincial differenc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small and relatively stable,having less influence on the overall difference.(3)The temporal-spatial change in regional difference is featured by:low-level provinces occupy a majority and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showing a tendency of narrowing difference;high-level provinc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showing a tendency of spreading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ifference demonstrates 4 types,i.e."proliferation type","polarization type","quiescence type"and"collapse type."(4)The driving force for regional difference of 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comes down to 3 aspects:regional socio-economic attribute,regional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leve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旅游业能源消耗,实现旅游低碳绿色发展,探讨如何提高旅游业能源效率,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首先构建了适应旅游业的Biennial Malmquist-Luenberger(BML)效率指数,以中国30个省市2005~2013年旅游业为实证对象,测度了其能源效率,9 a来旅游业能源效率变化源泉可被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对能源替代效应、劳动对能源替代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产出结构效应5项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旅游业能源效率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旅游业能源效率可以扩张提升的比例较大。(2)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对能源替代效应、劳动对能源替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的提升能促进旅游业能源效率提高。(3)近3 a来劳动和资本投入的能源替代效应对旅游业能源效率变化的作用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4)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旅游业能源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主要由地区间旅游业对资本投入使用和能源消耗结构的差异造成。(5)整个样本期间,中国17个省市旅游业能源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背后的因素各有不同,旅游业资本替代效应是湖北省、福建省和浙江省等多数省市旅游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是安徽省、海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旅游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利用投入的资源要素对旅游业低能耗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要发挥好资本对能源的替代效应,高效的资本配置能极大提高旅游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修正了IPCC关于电力碳排放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中国(省市)能源平衡表估算了1995-2008年中国30个省市的城镇碳排放,划分了高、中、低三个不同排放区域,分析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城镇碳排放及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镇碳排放是中国碳排放的主体;城镇碳排放总体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后表现尤为明显;中国城镇碳排放存在很强的区域差异,2008年高排放区域的八个省市城镇碳排放总量占全国城镇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城镇碳排放影响最大,然后是城镇化率和能源强度,人口总量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能源强度降低对城镇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这种影响强度的差异是导致城镇碳排放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决定了城镇发展需要一定的碳排放空间,另一方面,城镇需要走可持续的低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China’s technological efforts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have lasted for many years. It is necessary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se efforts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 To be exact, whether and how China’s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ponds to climate change should be tested. Based on the 2004–2015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we use the method of ESDA analyzing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China’s low-carbon innovation technology. Furthermore, we use the spatial Durbin model empirically analyzing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 first,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ese low-carbon innovation has some deviation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the supply factor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ding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Innovation in eastern China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active, but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China are gradually decreased. However, carbon emission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ving westward, implying the change of technology demand different from technology supply. Second, China’s low-carbon innovation actively responds to the trend of climate change, indicating China’s technological efforts have paid off. However,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are not significant, showing that the efforts in each region of China still work for himself. Thir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market pull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mong them, both supporting policy and inhibitory polic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ocal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but no significant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It shows that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competitive and lack of demonstration effects. Economic growth and export as market pull have higher level of effect on low-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both local and adjacent areas.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se results fin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