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山杉406对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物质去除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盆栽方式研究中山杉406(Taxodium' Zhongshanshan 406')在5 cm与10 cm两种淹水水平下对轻度、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中山杉406在3种永体中生长良好,其对N的吸收量显著高于自来水的对照处理.中山杉对水体N、CODMn的去除率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40d时,3种水体中山杉处理的TN与CODMn去除率显著高于各自未种植物的空白处理,其中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体分别高出53%、7%,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分别高出10%、9%,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分别高出8%、16%.除中度富营养化水体10 cm淹水水平外,其余水体中山杉处理的TN质量浓度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的标准限值(0.5 mg/L).中山杉406的P含量在自来水的对照处理与3种富营养化水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样,种植中山杉406并没有显著影响3种富营养化水体P的去除率.可见,中山杉406对3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的N等营养物质有较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化过程及国内外治理现状,根据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方法,通过消减外源与消除内源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治理富营养化,然后运用生物控制的生态恢复方法调节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此提出了防治富营养化要运用人文理念和实施数字化监测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水库156 m高程蓄水期间重庆段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三峡水库156 m高程蓄水对库区重庆段水质的影响,对支流水质进行评价,并对库区干支流未来水质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江干流重庆段未受蓄水影响区域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粪大肠菌群.蓄水后,受蓄水影响区域水体总磷、粪大肠菌群、重金属等浓度明显下降,干流水质类别总体有所好转;但长江水体流态变缓,加速了干流水体的富营养化,且成为因蓄水加速干流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推动因素.三峡水库蓄水对沿江支流水质类别影响不明显.干流水体总磷浓度高于支流,蓄水后,干流总磷进入干支流混合区,给干支流混合区域水体的富营养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成为此区域发生富营养化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4.
废水除磷技术与研究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要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就必须从水体中除去磷.综述了处理含磷废水的主要方法,阐述了污水除磷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指出反硝化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处理工艺,对人工湿地除磷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岳阳市南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湖位于岳阳市中心城区南部,是一个岸线50多km,水面面积11.83 km2的天然湖泊.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湖体,造成南湖水体的富营养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造成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Carlson指数计算,对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并运用生态学、环境系统工程学原理,提出了对南湖整治的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对策,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沸石吸附废水中磷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磷化学物质的普遍使用以及目前很低的污水处理率,导致含磷废水大量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日益严重.采用中国地质大学材料学院合成的13X沸石,作为一种新型磷吸附剂,研究其在不同吸附时间、水体pH值、沸石用量和振荡速度等条件下,对水体中磷的吸附规律.研究表明,该沸石作为废水除磷吸附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生态浮床净化机理与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生态浮床以其操作简单、占地小、净化能力好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详细介绍了生态浮床净化水质的主要途径:1)物理作用及化学沉淀;2)植物的吸收作用;3)氧气的传输作用;4)藻类的抑制作用;5)微生物降解作用;6)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此外,对影响生态去除效率的外界因素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给出了生态浮床的效益分析。但生态浮床也有其缺点,如在深水水体中净化效率难以提高及缺少反硝化细菌需要的碳源等。最后提出了生态浮床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生态浮床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浮床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被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中。分析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应用实例,最后结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毒素污染威胁供水安全,本文简要介绍了常见的藻毒素的基本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对藻毒素的检测与受到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工艺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雨水径流特别是初期雨水污染严重,是水体富营养化、水华以及海域赤潮等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分析了径流污染产生的特点,概括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并着重论述了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铜绿微囊藻作为生物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没食子酸作为化感物质,研究了这两种化感物质在不同浓度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溶剂中两种化感物质的抑藻效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高浓度时抑制其生长;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浓度的影响规律性并不明显;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来说,乙醇溶剂可以增强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而对没食子酸来说,甲醇溶剂可以减弱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见,在化感物质发生作用时,化感物质用量和溶剂种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藻类增长潜力(AGP)实验,研究了铜离子浓度对2种淡水浮游藻类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u2 质量浓度为0.001~0.100 mg·L-1时,能促进斜生栅藻增殖; Cu2 质量浓度为1.000~100.000 mg·L-1时,对斜生栅藻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当Cu2 质量浓度为0.001~0.010 mg·L-1时,会促进鱼腥藻增殖; Cu2 质量浓度为0.100~100.000 mg·L-1时,会对鱼腥藻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当Cu2 浓度为0.001~0.100 mg·L-1时,斜生栅藻和鱼腥藻细胞经过2 d的调整期,从生理上适应了新环境并进入对数增长期; Cu2 浓度达到1.000 mg·L-1时则需经4 d的调整期才能进入对数增长期,到14 d时2种藻细胞的密度仍在增加.对栅藻和鱼腥藻细胞密度的平均比增长率比较显示,斜生栅藻对Cu2 毒性效应的耐受力大于鱼腥藻.结果表明,在淡水水体中,微量的Cu2 有利于浮游藻类增殖,能够增进水体的富营养程度; Cu2 浓度超过1.000 mg·L-1时对浮游藻类的繁殖与生长有抑制或毒害作用; 过量的Cu2 还可能会导致食物链的破坏与水源的污染.因此,在使用硫酸铜杀藻时应注意其用量与使用次数可能会对水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絮凝剂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壳聚糖是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动植物无毒、无害。壳聚糖可以用于处理印染、味精、食品、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等。系统地阐述了壳聚糖絮凝剂的结构及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讨论了其絮凝机理,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自来水厂生产尾水是重要的水资源。高藻自来水厂生产尾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为:藻类与藻毒素、有机物、化学药剂残留物、微生物、悬浮物颗粒。混凝-沉淀技术、混凝-气浮技术、膜技术等可用于生产尾水处理,其中以膜技术为主的组合工艺是生产尾水安全回用的优选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水上个体救生具是指随身携带、供个体使用的一种在紧急状况下可以提供浮力以使落水者漂浮在水面上的水上救生工具 ,具有安全漂浮、营救、适体和保暖等基本性能。水上个体救生具根据用途、结构和浮力材料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 ,同时材料性能优化、结构适体和属具集成是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印染废水集中处理的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各类印染企业的生产工艺,重点分析了废水的来源及其水质特征,指出印染废水集中处理厂在生产过程中应重视污染源的调查、分析,为其正常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老空区水害是影响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通过应用综合物探技术查清老空区的开采规模、开采位置、空间形态及冒落、积水等情况,结合钻探揭露的空区和矿体赋存情况进行对比验证,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的探测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能有效地对采空区的含水性进行探测与评价,防止重大突水事故的发生,为后期进行的开拓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ecology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ource exchange networks in eco-industrial parks (EIPs) as an approach toward resource conserva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ull blown resource integration can be encouraged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common utilities such as energy and water. Different approaches such as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pinch analysis and game theory have been used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network designs,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reduce the utilization of freshwater resourc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wastewater streams. Since water exchange in an EIP involves multiple independently operating plants,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is not completely transparent and multiple future scenarios are expected to happen as the fate and plans of other participants are not completely divulged. These future scenarios may bring about changes in the capacity or characteristic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may also involve the entry of additional companies and the closure of previously operating ones. Such aspects have not been fully addressed in previous studies. A 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 is thu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network design which can effectively operate in anticipation of multiple probable scenarios. Case studies are solved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界定与相对明确公认的概念。针对该问题,对国内外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概念的界定做了回顾与评述。讨论了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提出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水资源安全基础是健康的水循环,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与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基于以上认识,阐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强调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涉及自然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的诸多子系统,人类必须与水资源系统和谐共处,合理分享水资源,水循环系统才会健康运行。指出水资源安全的目标是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不因水资源的问题而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waste, eco-industrial parks (EIPs) have been designed to encour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waste exchange networks between the plants contained within them. Considering that the participating plants have their individual fuzzy cost goals and that the park authority has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otal fresh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EIP, this problem may be formulated as a bi-level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the park authority as the upper-level decision-maker. A bi-level fuzzy optimiz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arging fees for the purchase of freshwater and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in optimizing the water exchange network of plants in an EIP. The effect of subsidizing exchange of streams between plants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impose exorbitant fees, nor to completely subsidize costs associated with recycling, in order to induce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consumption of freshwater in the E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