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遥感技术不断地拓展着应用的领域和范围,在土壤污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传统土壤污染的研究存在许多弊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遥感技术具有建模范围大、实时性短的特点,它的出现使这些繁琐的过程更加简化。特别是近些年来图像处理手段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该技术的应用精度。本文从遥感技术在土壤污染状况的识别、反演、监管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出发,列举了遥感技术应用过程中常用的反演手段和方法,梳理了监管数据来源和监管对象。通过目前土壤污染与遥感技术结合的发展现状,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污染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污染的各个方面的进展,并对该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1 序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物波谱技术具有宏观、快速的优点用于水污染监测 ,可以满足大范围水体实时、迅速监测。为使我国的监测与研究手段满足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求 ,基于中国和巴西资源卫星的信息资源 ,发展和建立我国环境遥感监控系统 ,保护环境事业以及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原理人的视觉辨认物体要依靠颜色 ,即光谱分辨本领。我们用眼睛可以辨认出稍微褪色的衣服 ,这是由于视觉的光谱分辨率很高的缘故。从理论上 ,任何物体的电磁波谱特性并非一致 ,它们的分谱曲线高低不平 ,形状各异 ,在各个波长上辐射强度不同。我们利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上溢油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周期性等特点已成为水上溢油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准确提取水上溢油的细节信息、更好地指导溢油清污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微电子技术、探测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地物高光谱测量、机载高光谱和星载高光谱领域都涌现出很多优秀传感器和先进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水上溢油的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物光谱测量、机载成像光谱仪和星载成像光谱仪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近些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上溢油监测中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高光谱遥感溢油监测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地球表面物质成分最基本和可靠的方法是采集土壤、岩石的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但这种方法成本高、周期长,所以研究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自从空间技术发展起来之后,遥感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地学中来了。遥感技术能大面积、高速度地获得地球表面的成分信息,其中热红外遥感技术对于研究地球和行星表面的物质成分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以汀溪水库为例,采用3s技术进行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利用GIS技术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并自动生成汇水区盆地和流域范围,初步划定保护区范围;采用遥感技术获取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专题信息;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综合考虑社会和自然等多种数据源进行人工修订获得保护区范围界定。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大范围、快速、动态、客观的监测。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效果,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意义与原则出发,对具体的监测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望能够为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水平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湖泊研究方面的研究领域范围在不断扩大,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快速的调查监测方法就是遥感技术,在湖泊环境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湖泊环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遥感技术在湖泊研究的不同方面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不同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及数据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湖泊环境研究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相信我们对于遥感技术这一词汇并不陌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测量技术,在诸多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就发挥着巨大的优势与作用。本文从有害气体、臭氧层、热岛效应和沙尘暴几方面重点对大气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日前,在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小卫星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高新技术讲座及相应的研讨会。 会上,北京来的专家介绍了小卫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及其国内外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并播放了我国最新发射成功的“实践五号小卫星”影像资料。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恶劣。对环境监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往的环境监测手段比较落后,监测所需的周期比较长,监测范围也有限,同时监测的成本也很高,影响了环境监测的效果。而遥感技术具有成本低、监测范围广、且监测快速具有连续性,在环境监测中运用极为广泛。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热岛效应是人类对城市热环境研究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利用遥感技术来对城市热场进行定量、定位分析有利于探索改善城市热环境,降低热岛效应和热污染等研究,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热岛现象,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提高大气环境的监测质量提供了可能,该项技术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环境变化等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以便于人们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本文围绕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化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对遥感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遥感技术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覆盖、森林与草场、海洋调查与灾害监测等方面。这些研究为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大尺度、动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具有宏观、快速和动态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基本原理、分类方法和不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用途,并据此阐述了遥感技术在不同的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状况.本文还简要的概括说明了遥感技术在中国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对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环境遥感技术的发展回顾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遥感技术为环境科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遥感信息提供了全球或大区域精确定位的高频度宏观环境影象。利用遥感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获取了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的图面资料,提供了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及海洋污染等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管理和治理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遥感技术对环境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目前遥感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科研和管理的诸多领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环境遥感技术的发展回顾遥感技术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科学技术领…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矿区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现在最先进的信息采集手段-遥感技术来研究矿区的环境污染问题。重点是如何在遥感影象中提取矿区的环境污染信息。结合在山东肥城矿区进行的调查研究和环境监测结果及其相应分析。对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区环境污染监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矿区受污染植被和水体信息的提取,提出了适合于矿区环境研究的遥感图象处理方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交了矿区相应的环境污染信息影像解译成果。为在矿区环境污染研究中进一步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快速有效的监测评价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监测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管理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简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观察物体"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步学会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物体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对3个正方形摆成的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与发现;能将看到的图形画出来,能根据所看到的形状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并能动手实践,将看到的图形用三个正方体把物体摆出来。通过观察与操作,促成学生基本空间概念思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在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开发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优势,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对卫星遥感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应用前景,简述了需解决的几个技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遥感技术具有其广泛而明确的应用目的。金矿资源的遥感调查,是将遥感技术直接用于黄金找矿。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性新淘金热的兴起,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将遥感技术应用于黄金找矿方面开始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技术和应用成果,甚至安排了一些带基础性的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发展遥感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