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几种潜流式人工湿地工程实地应用研究与实时监测分析,结合四川眉山人工湿地示范工程长期运行处理情况,对四川省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在同等条件下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探索适用于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方法及取得最优处理效果提供基础数据、理论和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潜流人工湿地在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潜流人工湿地的特点,着重分析了现有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特别指出免淤塞型潜流人工湿地适合城镇水污染治理,并具有建设和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简单、处理效率高和出水水质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和稳定塘组合工艺,结合生态及景观建设进行了赣南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该工程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体现了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新理念,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低温影响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限制了人工湿地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文章综合分析了影响寒冷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提出:潜流式的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保温特点,在潜流湿地土壤上面铺盖一定厚度的覆盖物可以提高保温效果,再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复合垂直流等可提高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率。有关实例也证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人工湿地可以在寒冷地区成功越冬。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浓度低、成分复杂、生化性高的特点,以豫南某村人工湿地工程为例,介绍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对污染负荷、湿地床结构、基质材料及植被选择、水力条件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操作管理简单,在我国农村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土地处理系统进行油田生活污水的净化及应用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推广使用。结合塔里木油田克拉作业区的实际情况,从废水的资源化、生态建设意义和减缓风蚀等角度出发,阐明了人工湿地建设在干旱区的重要作用;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角度,分析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废水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效益分析。经分析论证,人工湿地可以用于克拉作业区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并在干旱荒漠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从潜流式人工湿地设计谈提高氮去除率方法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相关文献与实际工程来看,潜流式人工湿地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含碳污染物的去除比相对较弱。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根据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常规工艺和脱氮机理,本文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污水氮去除率的方法。指出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基质、通过工程措施和工艺组合、优化工艺设计及其他一些方法来创造脱氮所需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潜流式人工湿地氮去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一个冬季脱氮除磷效果好的人工湿地系统,选用钢渣、沸石及耐低温常绿鸢尾,构建两组潜流人工湿地(CW1,CW2)。冬季(8~12.3℃)条件下,考察两者对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钢渣—沸石—鸢尾人工湿地(CW2)对生活污水中的NH~+_4-N、TN平均去除率为95.46%、95.68%,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人工湿地对TP及COD平均去除率为75.71%、55.22%,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标。低温条件下,CW2仍保持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且能耗低,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朱智媛 《四川环境》2009,28(2):48-5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耗能低、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系统应用于高校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的意义,以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的北校区为例,利用前期在福州大学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数据,规划设计人工湿地系统,计算确定相关设施的面积和尺寸,并对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平面布置,绘制出系统流程的剖面图。  相似文献   

10.
陈述了赣南新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认为人工湿地用作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投资少等特点,很适合赣南新农村的发展要求、环保条件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1.
油田污水处理水质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田开发阶段的延长,污水处理系统能力出现不足,排污系统和日常排污以及收油是影响油田污水处理水质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利用人工湿地对洗井、修井污水进行处理,减轻水处理站压力,通过合理加药提高除油罐除油效率,从含油污水进口进行杀菌,防止对管线设备的腐蚀,防止细菌菌体堵塞过滤器,过滤后根据细菌监测结果再次进行杀菌,保证出水合格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作为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廉价的替代方案,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本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分类、基本构造类型与工艺流程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同时还详细论述了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机理,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成都市某小流域末端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介绍了主要的构筑物和设备及其参数。该污水处理站属于成都市2009年小流域治污工程,采用CASS+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运行稳定后,且在进水稳定下出水氨氮和CODCr达到《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水回用是提高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的主要形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人工湿地既具有景观价值,又有污水处理功能。可以为市政绿化、农田灌溉景观提供水资源。经人工湿地处理的中水水质,出水水质符合我国的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相似文献   

15.
纯化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纯化油田首站污水由于具有较高的矿化度和温度,同时含有未除干净的原油及大量的悬浮物,使污水变得异常复杂,结垢腐蚀严重,为此展开了纯化油田污水水质改性新技术研究。通过试验,结论为:水处理工艺用化学混凝、沉降分离过滤为好,对现有水处理流程改造少,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投入成本低。处理后的污水:含油≤8 mg/L,悬浮物≤3 mg/L,SRB ≤102,平均腐蚀率<0.076 mm/a。  相似文献   

16.
The emission of methane from two constructed wetlands [a free water surface flow system (FWS) and a subsurface flow system (SF)], construc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was evaluated at different sites inhabited by reeds (Phragmites communis), to test the effects of plant harvest. High methane emission was recorded immediately after harvesting in both wetlands. Several days after harvesting, the emission decreased in the FWS but remained high in the SF. The vari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with lower emission and higher dissolved CH(4) in water occurring at lower temperatures. Both the emiss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CH(4) were also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water quality, wetland design, level of stalk butt left above the water level, etc. The methane flux was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rizhospheric methanogenic and methanotrophic microbial populations. FISH analysi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Type A and Type B methanotrophs in both wetlands, and the methane flux wa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quantitative variation in methanogenic and methanotrophic bacteria in both wetlands.  相似文献   

17.
城镇居住区的生活污水资源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掌握其水质水量变化趋势对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十分必要。分别以北方某城市、南方某城市、东部某城市的典型居住区为例,开展了水质水量调查。研究表明,居住区的水量变化规律有很强的地区差异性,且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北方地区的污水各项污染物浓度平均比南方地区高10%。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与用水量有一定相关性,除去夜间的洗浴时间,在用水高峰期尤其是清晨期间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射流技术的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文德  伍健东  周兴求  黄娟 《四川环境》2007,26(4):15-18,55
试验研究基于射流技术的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讨论污水流量、气水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总结系统的最佳运行参数。试验系统通过射流曝气器可同时实现自吸污水、混合曝气及驱动转盘。结果显示,该系统对生活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衣江流域周公河、陇西河支流现有的25个乡镇一体化小型污水站运行情况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用实验室方法分析其中水温、pH、CODCr、 BOD5、悬浮物、氨氮(以N计)、总磷(以P计)等项目,进一步了解乡镇污水站的运行状况和污水处理效果.调查研究表明:25个乡镇污水站处理排放达标率均值不足40%,处理效果从高到低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