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解释了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的生物芯片、生物传感、流式细胞测定、单细胞凝胶电泳、微核、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概述了这些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在环境监测中,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作用,为环境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韩丽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6):34-37
印染废水属于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特点,并综述了生物技术在治理印染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4.
靳雷刘洋张硕韩冰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8):55-57
剖析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结合无人机遥感系统在某河流域环境监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凸显了应用方案的诸多优势,并对该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讨论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在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监测数据趋势分析和环境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应用,结合Internet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信息发布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应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Internet下环境信息应用的新思路:建立数据审核系统、数据查询分析系统、用户管理管理系统、地图出版系统,以提高环境监测分析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广泛。从项目选取、项目实施、项目总结与评价以及考核方案设计等方面出发,结合教育实践,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通过研究,作者把二维条码技术引入到环境监测中,利用二维条码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联合技术,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监测应用进行了探讨,研制出了其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并以都江堰的环境监测为实例,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几方面介绍了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分析了环境生物技术处理工艺的特点及优越性,对环境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学在环境微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土壤有机物污染监测和环境可疑致突变物的筛检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并与传统方法作了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用FoxBASE语言编制的ES软件在监测信息处理的应用,并以一个具体的环境监测实例阐述如何使用ES软件处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14.
微生物遗传学应用到环境工程领域 ,给传统的水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测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着重探讨了水处理中污泥驯化的微生物遗传学原理 ,同时评述了微生物遗传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作为由环境工程与现代的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现已广泛应用于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本文在了解环境生物技术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环境监测站以往的业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引入了基于监测站特色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笔者重点介绍了西安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系统组块,反映出系统灵活、严谨的运行特点,以及全面的系统应用功能。此外,描述了本站LIMS快速、高效的运行状况、常见弊端和LIMS实施的局限性。为今后同行业监测站LIMS的建设、实施和应用提供范本和应用经验和建议,促进了环境监测行业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18.
Andrew P. Hill Alasdair Davies Peter Prince Jake L. Snaddon C. Patrick Doncaster Alex Rogers 《Conservation Letters》2019,12(5):e12661
Data collection by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is undergoing radical change, with researchers collaborating across disciplines to create bespoke, low-cost monitoring equipment from open-source hardware (OSH). Compared to commercial hardware, OSH dramatically reduces participation costs. Four barriers currently hold back its wide adoption: (1) user inexperience inhibits initial uptake; (2) complex and costly manufacturing/distribution procedures impede global dissemination; (3) lack of creator support results in lapsed projects; and (4) lack of user support degrades continued utility in the field. Here, we propose a framework to address these barriers, illustrating how OSH offers a route to rapid expansion of community-driven conservation action.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信息化存在基础设施和系统建设分散,数据难以共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公众服务能力弱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美国环保署在环境信息管理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实现了环境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本文介绍了美国环保局的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信息化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和运维等信息化管理制度,以及设施登记系统,有毒物质排放清单,我身边的环境,环境数据仓库,环境数据传输与交换等信息系统,结合我国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