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洞庭湖钉螺扩散与水情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关系,从洪水对钉螺扩散及其孳生地环境淹没时间影响考虑,提出了表征疫区钉螺扩散及孳生地变化的水情指标,选用最能综合反映洪水年水情变化的汛期平均水位作为疫区水情变化的表征指标,并以洞庭湖为例定量分析了洞庭湖区钉螺扩散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的相关关系。其结果显示洞庭湖区钉螺面积与湖区汛期平均水位线性相关性显著,其相关关系式为y=0.107 2x+14382(r=0822,p<005),其中y为洞庭湖区钉螺分布面积,x为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演变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4)
从洞庭湖演变历史的回顾入手,讨论了洞庭湖演变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湖体演变带来了诸如湖泊温暖效应降低、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流行以及水产资源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系统分析洞庭湖堤垸的空间变迁规律对于阐明湖区调蓄水量的变化原因及其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为基础,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洞庭湖民国前期(1921~1930年)、民国后期(1930~1949年)、解放初期(1950~1963年)、20世纪70年代(1963~1980年)和现状(80年代至今)5个时期的堤垸演变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其空间格局的变迁规律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自民国以来洞庭湖的堤垸面积虽不断增加,但速率明显减慢,从最初的3126%减缓至现在的273%;民国前期洞庭湖堤垸面积为5 08419 km2,民国后期所围堤垸主要集中在沅江中东部;至解放初期,通过兴建国营农场,并且在大通湖及西、南洞庭湖进行围垸,堤垸面积增加至8 10210 km2;至20世纪70年代,堤垸扩展部分主要集中在湖区西北角;近30 a来,由于“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堤垸面积及其分布相对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淤积、围垦对湖区江湖洪水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建立洞庭湖与长江耦合的水动力学数值模型,并利用长江沿江的宜昌、枝江、沙市、监利、螺山和洞庭湖区沿湖的南咀、小河咀、沅江、鹿角、岳阳和城陵矶等水文测站的水文资料,开展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洪水效应模拟计算,选用1998年6月15日~8月31日洪水资料作为模型计算依据。通过模拟计算,对1952年以来洞庭湖淤积、围垦对江湖洪水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显示,1952~1998年的47年间,洞庭湖湖泊湿地围垦对江湖洪水位升高影响的相对量是湖泊淤积对江湖洪水位升高影响值的2~10倍。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洲滩地年淹水天数和面积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洞庭湖洲滩地年淹水天数和面积变化。利用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1952~2000年的逐日水位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洲滩地的多年平均淹水时间(天数)。结合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不同水位时相卫星图像的解译数据,通过插入法和相关分析,得出了20世纪70和90年代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面积。结果表明,区内不同区域变化各异,东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减少,南洞庭湖中位的洲滩地增加,但高位和低位洲滩地减少,西洞庭湖不同淹水天数的洲滩地均增加。表明东洞庭湖在70~90年代发生了逆向演替,南洞庭湖以正向演替为主,西洞庭湖发生了正向演替。为此,提出中低位洲滩地不宜发展杨树,获、芦生产的重点应该逐步地由东洞庭湖向西、南洞庭湖转移。 相似文献
6.
7.
近35a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季节性水情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游自然通江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在长期的季风气候以及江湖交互作用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涨-丰-退-枯季节性水位波动模式。近几十年来,受水利工程及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两湖季节性水情均发生了显著改变。揭示和对比两湖季节性水位波动近年来的变化趋势及强度并分析其形成的可能原因,对于指导两湖地区的湖泊管理与实践,理解长江中游江湖关系演变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2003年为断点(即1980~2002年与2003~2014年两时段),首先通过湖区多站点水文要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两湖各自的季节性水情变化特征;然后通过两湖季节性水情变化状况的对比,分析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水情变化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3年后,涨水期和枯水期的两湖水情均呈偏枯趋势,且水位降幅均在由上游到中游的过程中扩大,由中游到下游的过程中减小,甚至涨水和枯水期的洞庭湖下游湖区还出现了水位的小幅抬升。(2)2003年后,丰水期和退水期的洞庭湖偏枯趋势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异,丰水期的洞庭湖水位下降程度在上、中游湖区更为剧烈,而退水期的水位下降程度在中、下游湖区更为剧烈。与此同时段的鄱阳湖偏枯趋势在丰水期和退水期均在由上游至下游的过程中增加。(3)2003年后的洞庭湖水位降幅在各个季节各个湖区均显著小于位于其下游的鄱阳湖。江湖关系对两湖及其不同湖区的作用方式和强度的差异是造成两湖季节性水情演变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归纳了我国三峡工程、退田还湖及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所引起水位、植被及微生物气候等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分布的影响,分析了血吸虫病疫区的变化趋势和钉螺北移的可能性。研究表明三大工程实施区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危险,加之我国新增有螺面积明显增多,血吸虫病疫情呈此消彼涨态势,血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国内有关工程对生态环境及血吸虫病影响的研究,主要为局部的调查报告及在现有基础上预测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变化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因此,建议应用GIS和RS等技术,监测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并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变动与血吸虫病传播的关系,同时,工程实施地区应提高疫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结合林业、水利工程建设对有螺环境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9.
以血吸虫病典型流行区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和分组分析方法探究公安县钉螺空间分异规律,进而运用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公安县钉螺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如下:(1)公安县钉螺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形成2个较大的热点集聚区;综合考虑公安县钉螺密度水平和空间连接性,将公安县划分为高、中、低3个钉螺密度区。(2)人口密度、水网密度、水田比例、春季NDVI和秋季NDVI是公安县村级尺度钉螺密度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3)从整个研究区来看,两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NE),即两因子交互作用于钉螺密度时要比单因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钉螺密度类型分区来看,高、中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有双因子增强型(BE)和非线性增强型(NE);而低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江汉平原乃至全省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响的感知。提高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强化农业技术推广能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感知,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对农户环境感知有复杂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退田还湖后替代生计的经济评估研究——以洞庭湖西畔山洲垸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湿地保护项目是如何改善民众生计的”这一问题。采用2000~2005年1 474个农户调查问卷作为基本数据,其中964个农户位于洞庭湖西畔山洲垸。得出6个结论:①WWF在西畔山洲垸的替代生计示范项目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和福利,降低了脆弱性,增强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②妇女、老人以及低收入群体从项目中获益;③参加项目的农户比未参加项目的农户拥有更多的收入和财产;④与2000年项目开始时相比,生计水平有了持续的改善;⑤生计改善的原因是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机遇、伙伴关系的建立、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以及适应性管理方法的应用;⑥鱼类和水鸟等返回已恢复的湿地。表明该示范项目达到了自然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0~2017年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水位及流量数据,采用差值法、流量距平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下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区的水情态势及相互顶托作用。与三峡水库运行前比较:(1)三峡水库不同调度方式运行后在不同流量、水位下江湖交汇区的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水位流量均有所变化,调洪期3站在不同流量下水位降幅均大于0.50 m,不同水位下流量减幅均超过2 000 m~3/s,补水期流量增加幅度均在1 000 m~3/s以上,水位上升幅度都在0.50~1.00 m之间;(2)三峡水库全程调度运行后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之间的水位流量相关系数在0.50~0.96之间,相关系数提升0.1~0.35,表明交汇区水位流量相互顶托作用均呈减弱状态;(3)三峡水库在预泄、调洪、蓄水、补水4个调度时段中,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调洪期和补水期相关系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04~0.35和0.1~0.39,预泄期和蓄水期的相关系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01~0.1和0.005~0.4,总体上江湖交汇区的水文相互顶托强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3.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依托完善的气候政策体系,良好的气候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抓手。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十分迅速,但地区不均衡性突出,这意味着气候政策扩散遵循着多元路径与多元机理。为探究中国气候政策扩散路径与机理,该研究吸收垂直影响模型、水平影响模型、内部决定模型等政策扩散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实践,提出中国气候政策扩散模型,并使用2007—2019年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气候政策扩散受到“自上而下路径”与“水平扩散路径”的影响“,自下而上路径”的影响并不存在。自上而下路径与水平扩散路径还存在共同作用,但作用方向视中央政府的干预手段与同级政府间的互动关系而定。(2)试点推广、地理扩散与竞争扩散构成了中国气候政策的扩散机理。中央政府通过引导性的“试点推广”驱动气候政策扩散,而非强制性的“政策压力”“。地理扩散”和“竞争扩散”可以推动气候政策在同级政府间的传播。(3)不同扩散路径对应不同的扩散机理。自上而下路径通过“试点推广”发挥作用,而非“政策压力”。气候议程顺位较低、气候政策推行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政策压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水平扩散路径的作用机理包括“地理扩散”和“竞争扩散”... 相似文献
14.
运用证据权重与确定性系数合成模型进行钉螺-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研究钉螺与孳生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对采取有效的查螺、灭螺措施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以鄱阳湖恒湖农场茶叶港草洲为研究对象,应用证据权重法与确定性系数法合成模型研究植物南荻、苔草、藜蒿、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导电率、海拔高程7个证据因子与"钉螺出现与否"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一定范围内高程的增加易于钉螺孳生;钉螺在湿度相对较大(大于0.35%(m~3/m~3))的环境中分布较少;苔草丰度过大(高于4 368 cm~3/m2)过小(低于1 457 cm~3/m2)都不利于钉螺孳生;钉螺较易孳生在南荻丰度较大(高于2 745 cm~3/m2)的区域;电导率较高(高于0.07 m S/cm)区域钉螺较少;土壤温度在16~20℃范围利于钉螺孳生。在模型预测结果图中,占研究区总面积13.7%的极高易发区的较小范围内预测到82%的钉螺空间分布,评价曲线的曲线下面积高达88.7%,说明模型的预测成功率很高,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域钉螺孳生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知识网络是由创造、转移、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行为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网络结构。以国际ISI和国内VIP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和国内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Pajek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和扩散规律。总体上看网络仍处于量的扩张期,网络的稳健性正在逐步提高,网络结构开始向成熟型转变。国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的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国内层面上看,知识网络由等级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一极向多核再向多中心发展的过程。依据知识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将知识交流区域分为知识集聚区、知识门户区、知识途径区及知识边缘区四大类型,并对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极化与扩散:长三角在区域均衡发展中的作用——来自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三角一体化视角出发,使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经济增长的空间外部性理论模型,空间滞后计量模型(SAR)等方法考察了长三角与长江中游两大城市群均衡发展的演化趋势,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极化-扩散效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以及区域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并未扩大其与长江中游的发展水平差距,事实上,两大城市群“组间差异”的缩小是区域均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组内差异”缩小的影响则相对微弱.(2)长三角城市群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即长三角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长江中游经济发展,缩小了两地的发展水平差距,但如果忽略长江中游内部的空间相关性则会明显高估长三角的扩散效应.(3)长江中游内部的均衡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助于长三角扩散效应的充分发挥.(4)长三角不同城市的扩散效应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因素与地理距离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动态演进过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先不断恶化,到达顶点后逐渐改善。从实证研究、计量模型和分解分析三条线索回顾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随着EKC研究的发展,环境指标从污染指标扩展到资源生态指标和环境效率指标,而实证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环境指标和经济变量之间都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计量模型以简化式为多,结构式较少。由于分解分析方法能够定量化各种影响因素对污染排放变化的贡献率,因而在EKC成因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生态环境阈值、污染的时空转移、数据处理与模型方法、环境控制政策和管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关键要在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8.
政策创新扩散是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探究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有助于深化对政府碳中和政策决策过程的理解,并为优化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路径提供微观基础和科学依据。基于行为公共管理理论,该论文构建了“结构-心理-行为”分析框架,同时结合576份碳中和政策文本,对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机理与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主要有“信息约束-审慎吸纳”型创新扩散、“权威控制-顺应遵从”型创新扩散、“晋升竞争-争先创优”型创新扩散和“规范同形-从众模仿”型创新扩散四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碳中和政策从渐进创新扩散到急速创新扩散的变化主要是受中央政策信号和社会压力的影响,地方政府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的行为心理主要是追求奖励、晋升或规避压力、问责的经济理性动机,这也导致了碳中和政策急速创新扩散过程中的政策趋同和政策再生产的缺失,不符合超大型国家区域异质性对碳中和实现方式多样性的要求。基于此,仍需从“加强碳中和及生态文明的价值构建,强化通过心灵治理‘助推’碳中和政策创新扩散;鼓励地方结合地方性知识展开试点,推动碳中和政策创新地方探索的多样化发展;完善碳中和政策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