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动车排放是城市大气中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其中柴油车对机动车颗粒物排放的贡献尤为突出,但目前针对国Ⅴ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十分有限。该文以国Ⅴ中型柴油车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在怠速运行下排放的尾气颗粒物,研究5个粒径段(F0级<0.2μm、F1级0.2~0.5μm、F2级0.5~1.0μm、F3级1.0~2.5μm和F4级>2.5μm)颗粒物的形貌结构及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国Ⅴ排放标准下,柴油车尾气颗粒物主要为空气动力学直径<0.2μm的颗粒。形貌分析表明,柴油车尾气颗粒物由众多类球状的碳烟颗粒和不规则状的无机灰分组成,其中碳烟颗粒主要集中在1μm粒径以下,无机灰分主要为粒径>2.5μm的颗粒物。进一步的元素分析表明,柴油车尾气颗粒物中含有P、S、Ca、Zn、Fe、Al、Si、Pb、Ti、Sr、Sb等元素,其中多数无机元素主要吸附在空气动力学直径>0.5μm的颗粒上,而Zn元素在<0.2μm的颗粒上亦有较多吸附。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雾霾发生频率之高、波及面之广、污染程度之严重前所未有。PM2.5指数爆表,导致白天能见度不足几十米,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封闭,公交线路暂停营运等。据文献报道,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对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贡献值不容忽视,乌鲁木齐市机动车排放尾气中的颗粒物占环境空气PM10的8%[1],杭州市机动车排放颗粒物占环境空气中PM2.5的21.6%,PM10的16.9%[2],重庆市机动车排放颗粒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室底盘测功机和全流定容稀释采样系统(CVS),搭载EEPS3090,开展了国三重型柴油车加装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CDPF)前后颗粒物排放因子和粒径分布比较,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况下CDPF对各模态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 表明,重型柴油车加装CDPF前后基于单位里程的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分别为(2.7±1.1) ...  相似文献   

4.
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排放标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非尾气管(non-exhaust)排放却很少涉及.非尾气管排放主要包括车辆制动磨损、轮胎磨损、路面磨损和车辆扬尘,本研究调查了北京典型道路车流量和车辆运行速度等参数,应用欧盟非尾气管排放因子分析车辆制动磨损、轮胎磨损和路面磨损PM10排放.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道路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遥感尾气测试系统实测了柴油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CO、HC和NO排放特征,修正了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并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实测车辆的CO、HC和NO排放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在各种遥感监测的工况下柴油车尾气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氧气,未考虑氧气影响的燃烧方程反演获得的各污染物体积浓度计算值与PEMS实测值的偏差较大,且氧气浓度越大,偏差越大.经过氧气修正的燃烧方程反演计算的尾气浓度与PEMS实测值吻合度大幅提升,适用于实际工况下遥感检测车辆尾气的反演计算.修正算法得到CO、HC和NO的排放因子离散性较小,精确度较高,可以为量化柴油车尾气排放贡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尾气排放评价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琼  于雷  杨方  宋国华 《交通环保》2003,24(6):28-31
综述了宏观、中观和微观范畴内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评价方法、作用及其应用;介绍了普遍应用的尾气模型的算法原理、特点;探讨了传统尾气模型的缺陷以及国外尾气模型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提出了改进中国尾气评价系统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型烃分析仪(GHM)对小型柴油车尾气排气管内的黑色残余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讨论了残余物质中所含各种类型有机污染物的数量和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不完全燃烧现象,尾气黑色残余物中含有129.17mg/g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多为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高熔点、强毒性的重质极性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2021年全国已建成与生态环境部联网的柴油车尾气遥感监测(含黑烟抓拍)点位2590个,累计报送19.9亿条监测数据,数据量超过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5倍。如能进一步挖掘应用机动车尾气自动化监测数据,将对机动车行驶中的排放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相关法律、标准已明确柴油车尾气遥感监测法律地位及合法性要求。深入理解相关规定、在各环节落实法律及标准的要求,能够达成柴油车遥感监测执法管理闭环,进一步提升尾气排放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9.
柴油车尾气微粒的燃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解质量分析方法(TGA)对机动车柴油发动机尾气微粒(PM)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条件下对柴油微粒的失重情况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柴油微粒的起始失重温度Tb为200℃左右,起始氧化温度Tox为410-450℃,最大失重温度Tmax为650℃-700℃,其可挥发组分(VOC)含量为48%-55%,增加氧气浓度仅在调温时对微粒燃烧有利。  相似文献   

10.
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贺泓  翁端  资新运 《环境科学》2007,28(6):1169-1177
从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和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2方面综述了国际、国内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柴油车颗粒物捕集技术和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的研究思路和进展,并展望了相关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排出颗粒物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mes试验,检测6种国产和进口牌号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诱变性,研究发现,6种柴油机排出颗粒物均呈阳性,其颗粒提取物和诱变性之间,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主要引起TA98-S9的回变菌落落数加,显示受试物中含有移码型直接致突物,试验还发现,国产和进口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致突突变性,在怠速和加速工况下,其诱变活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车应用于道路运输具有许多优点,但环境保护要求减少排气污染、颗粒排放污染至关重要,为此,强化柴油燃料规格是其主要的驱动力。本文介绍了美国,西欧和亚太地区柴油质量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我国柴油燃料质量及其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柴油机排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NOx与PM的生成机理,重点从燃油技术、机内净化技术、后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对现代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治理柴油机尾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发动机以其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学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有害气体和难以分解的微粒物含量较多,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目前,研究开发中的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如还原催化转化、氧化催化转化和微粒捕集等,存在催化剂价格昂贵、催化活性低、有效温度范围小和捕集器保持清洁状态困难等不足。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基于气体放电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且无二次污染。本文通过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柴油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微粒物的净化,综合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尾气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柴油车尾气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鼠肝细胞悬液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来检测5种柴油机颗粒物的致突变活性,结果显示国产及进口的轻、中、重型柴油机,其排出颗粒提取物均能引起大鼠肝细胞UDS试验的CPM值升高,且有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说明柴油机排出的颗粒提取物存在细胞遗传毒性;各牌号比较发现其颗粒物致突变性的轻型车大于中、重型车,国产车大于同类进口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应用PART5模式计算机动车尾气管的颗粒物排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修正的PART5模式获得了北京市机动车尾气管的颗粒物(PM10和PM2.5)排放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1995和1998年机动车PM10和PM2.5的排放总量,并确定了分车型的排放分担率和颗粒物中各组分(铅、硫酸盐、可溶性有机物和残余碳等)的比例.结果表明,北京市机动车PM10和PM2.5的平均排放因子很高,其中汽油车、摩托车和重型柴油车的排放因子分别是美国同期水平的1.7~8.6倍、2.1~3.5倍和1.3~1.5倍.1995年北京市机动车尾气管排放的PM10和PM2.5分别为2445t和1890t,1998年则分别增至3359t和2694t,增加的幅度为37.4%和42.5%.  相似文献   

17.
小鼠吸入过滤或未过滤的柴油机排出物,染毒8h/d,分别染毒2、5、8d后,发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吸入过滤后排出物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低于未过滤组。柴油机排出物对小鼠染色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过滤后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中,致染色体损伤的物质减少,不同吸入时间(2、5、8d)对小鼬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及选择离子检测(SIR)技术。结合超声波回流提取和柱层析化学分组预分离的前处理方法.了解燃油助动车与柴油车尾气冷凝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在2类尾气冷凝颗粒物中分别检出234种与144种有机化合物及同分异构体。均含有已知是人类致癌物的4~6环多环芳烃,柴油车尾气中苯并[a]芘含量为11—27μg/g。燃油助动车比柴油车燃烧效率更差.其尾气颗粒物对人体慢性毒性效应可能更严重。实验结果警示人们应尽快改进发动机机械性能.尤其是先天结构不甚合理的二冲程单缸发动机的燃油助动车.研究开发环保型机动车.严格控制并净化尾气有害物排放。  相似文献   

19.
对郑州汽车尾气排放量所占份额较大的在用轻型汽油车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将不同产地,车型,厂牌的汽车尾气超标状况进行了排序,同时对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