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经济区对于煤炭资源的利用正逐步向煤化工转型,形成煤电-焦化-煤化工的产业体系。但新形势下各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产业政策之间的矛盾已凸显。煤化工产业的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特征,使其挤占生活、生态和农业用水,加剧资源环境超载。从大气环境、水资源、煤炭资源等方面出发,对中原经济区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进行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煤化工产业所在地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域的煤化工产业发展空间管控原则。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生态足迹消费账户及其计算模型——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目前对水资源功能和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的认识,把水污染消费纳入水资源消费账户,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框架体系及其计算模型.应用模型对西安市2001-200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采用规模、结构和比较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对废水污染较酸雨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废水污染、农业用水和酸雨污染在水资源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各年的主要贡献者,而对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下降量贡献最多的是废水污染(0.548 9 hm~2/人)和农业用水(0.031 9 hm~2/人);除个别年份外,水产品消费所占比例整体呈增大态势,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所占比例变化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支持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对策,包括调整水资源管理重点,拓宽和加大废水治理范围和深度,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省水资源环境的演变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方法预测了河北省水资源环境的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河北省年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人为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扰动加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河北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类型发生变化,矿化度和硬度升高,重碳酸型和硫酸盐型地下水面积增加,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灰色预测表明,未来河北省的降水将稍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将持续增加,进一步破坏河北省脆弱的地下水系统;农业用水将持续下降,而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河北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继续恶化.地下水测井超标率居高不下,地表水超Ⅴ类河长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到2010年将达到63.62%,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预计2010年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将达到19.92 m.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地下水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被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供水在所有供水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已成为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最主要水源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滥排乱放,导致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地下水环境污染调查的目的(1)分析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地下水环境调查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重点流域环境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数十年,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中原经济区水资源制约显著、部分河流断流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尽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中部地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情景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的中长期发展将加剧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导致生态空间受挤占,矿山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流域发展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将受到空前威胁。为了破解影响中部地区战略发展的生态安全制约,必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和情景模拟技术,采用风险源识别、受体分析、风险表征和风险管理框架,对其中长期区域开发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辨识了城镇扩张、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4个方面作为其中长期区域开发的生态风险源,模拟了效率优先和经济优先两种情景下,生态风险源的中长期变化过程及其对风险受体的作用,评估了其生态风险。研究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中长期开发的生态风险存在极大的空间差异性,对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区域的风险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贵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主要生态系统脆弱性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土壤侵蚀、石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生态服务功能整体趋于退化;矿产资源开发损害区域生态功能、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提速挤占生态空间以及水资源高强度开发导致流域生态恶化的风险均将持续加大。云贵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态势整体堪忧,应坚持保护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合理布局与效率并重,实行差别化的资源型产业引导对策,保障环保投入持续加大,推动云贵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准东煤电二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地质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取水来源主要包括矿井开采时的矿坑排水水源和"500"东延供水工程五彩湾事故备用水池调水水源;取用矿坑排水水源和调水水源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基本无影响;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极差(Ⅴ类),不宜饮用,且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水资源短缺。我国北方地区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近年来灌溉现状为:1灌水均匀度差,灌溉用水量大,深层渗漏严重;2灌溉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制约了农业灌溉面积的有序扩大及灌溉保证率的提高。因此,北方地区必须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其措施为:1通过渠道防渗等措施减少输配水损失;2推广改进的地面灌溉技术。北方地区的多数灌区灌溉系统年  相似文献   

10.
生态用水和社会经济用水的竞争状况使得研究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安全状况、有效进行生态缺水条件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十分必要.从宏观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提出了构建流域主要指标为状态变量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化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以潮白河流域为例,构建了人口数量、人均GDP、生态系统指数以及生态用水比例为状态变量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化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不加以调控,该流域将无法提供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提高生态用水比例、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和积极进行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的对策,为实现潮白河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安全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由于各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等影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越情况越来越严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逐步加重,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格预防和治理地下水污染工作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合理建议,希望对我国地下水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区管理,因地制宜提出精细化对策,能够提高环境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环境状态进行现状调查与情景预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当前地下水超采程度、当前水环境质量优劣、未来发展具备的水资源条件、生态用水保障的难易程度、未来环境容量超载程度5项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对区域内203个区县单元的适水发展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形成适水发展分区方案。在三级分区的引导下,依据区域水资源环境保护战略目标,提出分区分级分阶段的管控要求与实施对策,为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吕玮琦 《环境与发展》2020,(4):30-30,32
水是生命之泉,水的质量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旦水污染严重,人们的健康则将遭受到威胁。因此,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对于水质问题的监督控制。地下水作为人们生活用水的来源,其周围的环境影响着地下水的质量,在研究水质问题时,研究人员则应充分考虑环境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地下水实际的水质情况对水质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集对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领域引入了集对分析方法,运用熵权并结合总联系度值确定水资源安全等级.构建了包括经济状况、水资源条件、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3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水资源安全标准的制定特点和原则,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市水资源安全等级较低,80%的评价结果属于极不安全或不安全等级.区域差异性明显,市区安全等级最高,为基本安全等级;内黄县最低,除2008年为安全等级,其余年份均为不安全等级.水资源安全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全市水资源安全程度有所增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安全程度密切相关,提高区域水资源安全等级,必须从影响因素入手,全面改善用水的各个环节和因素.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方法和熵权理论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羊河流域水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调查分析了流域内水文和水化学环境变化的特征以及滥用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明石羊河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滥用.各类人工输水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流域内水循环格局,导致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补给量和泉水量减少;地下水持续超采,水位大幅度下降,矿化度升高,土地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所以石羊河佑流域的综合治理必须以"水"为核心,地表水资源统一调度.并向下游倾斜;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使其逐年恢复到生态水位;发展节水农业,使大量水资源用于生态恢复;采取生物措施治碱,达到改良盐碱土、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减少沙尘的功效;科学管理和调度水资源,建立人水和谐关系,保证区域内生态恢复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资源安全性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人们对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内涵理解不深,以及目前我国存在许多影响流域水资源安全性的问题,如过度开发及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而浪费严重与使用效率低、产业结构和布局欠佳、水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管理体制及其创新不足、水域污染日益加剧等问题,笔者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系统阐述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内涵;提出建立流域水资源安全供给与需求保障体系、“市场-政府-社会”三维一体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保障机制以及流域水资源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为流域水资源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优化配置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已成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考虑不同水质和水源的基础上,研究了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不同用水户的用水效益,采用工业、生活、环境和农业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按照决策者的不同意愿,给出不同的配置方案,即一系列非劣解集.通过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函数对其进行求解,给出了5种不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能够合理配置唐山市区内有限的水资源,使得该区域内环境、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众所周知,地下水作为物质生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产与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不当的生产活动的影响导致地下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资源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加剧,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水的污染的治理成为了全球性棘手问题,本文通过以地下水污染污染源为切入点,对目前所掌握的国内外在应对处理水污染治理技术中先进的解决方法与处理工艺为手段,深  相似文献   

19.
金属矿山大多位于偏远地区,采、选矿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地面办公、生活也需要用水,矿井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涌水,因此必须进行矿山给排水设计,保证工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井下涌水的排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安全、节能、供水量及水质等方面因素,同时需重点关注设备选型、管网设计、水源选取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安全》2007,(11)
由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完成。该系统首先全面建立地下水空间数据库的分类体系与编码体系和北京地区地下水空间数据库;开发了易于操作、分析和管理的水资源计算模型与决策系统,实现了应用程序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首次全面开发出地下水空间管理系统、地下水分析系统与基于Web的地下水发布系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