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垃圾焚烧法虽可回收热能,但留下很多灰需处理。为了减少埋灰的土地面积,防止其释放毒气和臭气,以及对水质的污染,日本NKK公司发明了一种变灰为有用之物的方法。该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γ辐照法对不同河流湖泊沉积物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以及不同河流湖泊沉积物、HCB浓度、添加物、pH和容器内径对HCB辐照降解的影响,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γ辐照法对南京玄武湖沉积物HCB模拟样品中HCB的降解率要高于长江南京上新河段和南京前湖沉积物HCB模拟样品;辐照下HCB质量浓度为10 mg/kg的长江南京上新河段沉积物HCB模拟样品的HCB降解率最高;添加H2O2能提高HCB的降解率,添加NaNO3和异丙醇降低了HCB的降解率;添加NaNO3的HCB降解率要高于添加异丙醇;pH越高HCB的降解率越大;容器内径对γ辐照降解容器中HCB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其他实验条件一致下采用γ辐照降解HCB时,应尽量减小容器内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投放方式、不同水土比、不同氧化剂量对比研究高锰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氢以及Fenton试剂4种常见强氧化剂对土壤中氯苯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泥浆化投放方式好于喷洒;水土比的增加对去除效果有促进作用;不同氧化剂对定量氯苯类污染物的去除存在各自的最佳投放剂量。4种常见强氧化剂对土壤中氯苯类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的是过硫酸钠与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处理后因回收液中含有部分污染物,因而不能有效地将污染物氧化从环境中去除。过硫酸钠以喷洒为投加方式、水土比2∶10、投放剂量0.16 mmol/g时对模拟污染土壤中氯苯类的去除率能达94%以上;过硫酸钠与土壤制成泥浆方式、水土比为10∶1、投加量0.15 mmol/g时,对氯苯类去除率达95%以上,其中氯苯去除率高于邻二氯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在贮存过程中,不同贮水材质对水中余氯衰减的影响,选取工程上常用的混凝土、不锈钢、玻璃钢、陶瓷和塑料五种材质贮水容器,分别在环境温度为22 ℃和31 ℃两种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材质贮水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规律。结果表明,一定温度下,五种材质贮水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系数由大到小为: K混凝土>K塑料>K玻璃钢>K不锈钢>K陶瓷,即混凝土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最快,其次分别是塑料容器、玻璃钢容器和不锈钢容器,陶瓷容器中贮存水余氯衰减最慢。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中建立的测试方法排除了容器采样法的吸附、活性碳采样法不易等难题,直接采用装有0.5g Tenax-GC的采样管采集、浓缩大气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样后的采样管连入分析系统后,加热180℃,分析成分被全量导入分析系统。在采集1升气体样品时,该法可对大气中ppb级3种苯系物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苯水体泄漏后水气污染的浓度时空分布,利用挥发性污染物水气耦合扩散模型进行预测计算,预测结果与水槽实验相结合,准确地描述了苯在水气界面耦合扩散的浓度分布规律:沿水流方向(x轴)浓度随时间向前推移,距离投放点越远,浓度峰值越小,出现时刻越晚;沿水流深度方向(y轴)浓度分布关于投放点z=0.20 m纵断面对称,在水气界面和空间变化界面(水槽边缘)浓度出现极小值,随着挥发量的增加,浓度峰值出现的位置由水中推移至大气中;沿水流宽度方向(z轴)浓度由投放点向两侧推移。分析了亨利常数、水流速度及风速对苯耦合扩散浓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市的售后公房、高层公寓、商业酒店、别墅、办公与公寓混合楼宇、高档小区、菜场、农村和低密度小区内垃圾箱房开展臭气浓度、含硫化合物、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获取了上海市典型垃圾箱房恶臭气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垃圾箱房内外臭气浓度总体接近,箱房内略高于箱房外,且箱房内臭气浓度均超过了上海市《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非工业区周界监控点臭气浓度限值(10);垃圾投放时间和收运时间对垃圾箱房内臭气浓度及恶臭气体组分日变化有重要影响;含硫化合物在所有垃圾箱房内均有检出,其中甲硫醇是未来垃圾箱房恶臭控制的首要关注污染物。配备就地生化机的垃圾箱房应做好必要的除臭措施,管理部门应提高郊区的垃圾箱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厂焚烧底灰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系统地研究了常州市环境卫生综合厂垃圾焚烧车间的底灰。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中国现行的污染控制标准,该厂的底灰属于一般废物,可以以建筑垃圾的方式处理。但对底灰的分选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底灰含有一定量的未燃烬的有机废物,也有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物。因此,底灰应该先分选后,再对无利用价值的渣土作填埋或其他处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过硫酸盐氧化剂在土壤中的传输效率,对以电渗流为主导因素的电动输运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土壤箱体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电势梯度、土壤间隙水盐浓度和温度、过硫酸钠投放电极和浓度、pH对电渗流速和电渗系数影响,并分析过硫酸盐电动输运特性。结果表明,过硫酸盐在阳极投放与在两极投放时电动输运效果较好;提高投放的过硫酸盐浓度可以同比例提高相同时刻土壤中的过硫酸根浓度,但不改变电动输运所需的时间;提高电势梯度可以等比例提高电渗流速,但不能提高电渗系数;提高盐浓度可使电渗流速和电渗系数以相同比例提高;土壤升温至60℃和在2~12区间内的pH改变对电渗流速和电渗系数的提高比例为14.5%和4.8%;当盐浓度低于0.1 mol·L-1时,在1、2 V·cm-1的电势梯度下,土壤的最大温升分别为8℃、40℃。因此,在过硫酸盐的电动输运过程中,建议采用1V·cm-1电势梯度以降低过硫酸盐的活化速率。本研究结果可为电动输运过硫酸盐的传输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夏威夷天然能源研究所科学家发明食物废料制作聚合物的新工艺。他们将食物废料用水稀释,并粉碎成浆质,保存在密闭的高温容器里,经过一定时间,浆质中的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容器中的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有机酸将有机酸与浆质分离,移入专门的容器里。这种特殊的容器使有机酸溢出,而将化合物留在微生物的容器里,由微生物将其消化,并合成更大的聚合物分子,获得的聚合物为β羟基丁酸盐。每100kg有机浆质可得20—25kg的聚合物,可用于可降解的清洁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器具、药物胶囊等。  相似文献   

11.
将废弃水基钻井液中的固相物质(以下简称固相物)与蚯蚓粪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试样土壤,用其种植景观植物空心菜和黑麦草,测定试样土壤的物理性质,分析种植过程试样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的变化,对比植物种植前后试样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蚯蚓粪能够有效改善试样土壤物理性质,提高试样土壤肥力;为使试样土壤用于景观植物种植,固相物所占比例(以质量比计)宜在1∶8以下,固相物∶蚯蚓粪为1∶10时植物长势更佳;试样土壤在种植景观植物后重金属含量均有降低。可见,利用固相物与蚯蚓粪协同土壤化并通过种植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降低试样土壤重金属,是固相物无害化处理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废弃荧光灯的回收处理方法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弃荧光灯不加处理或处置不当,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同时其中的有价资源可回收再利用.综述了国内外对废弃荧光灯的回收处理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废弃荧光灯的资源回收与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废弃荧光灯中汞和稀土元素的回收处理研究进展,提出了废弃荧光灯回收处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污泥脱水和干燥新技术:微波加热工艺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各种生活废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污泥,其固体物含量约为0.1~10%,经脱水后,污泥中固体物含量可增至30%。常见的工艺是将污泥进行加热或化学调理后用机械法脱水,所用机械设备有砂干燥床、真空过滤器、带式过滤器和离心机等。污泥脱水后再行加热干燥可使其固体物含量超过30%,常用的污泥干燥器有急骤干燥器、直接旋转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薄膜传导干燥器、多膛炉等。污泥干燥程度取决于干  相似文献   

14.
富马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PCW-7-甲苯络合萃取剂处理富马酸废水,萃取液用碱液反萃回收,每立方米废水可回收9kg富马酸,其含量大于97%。研究了影响萃取效果的相关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结构优化的可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的结构实际就是从根本上优化活性污泥的运转效能。优化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为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提供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运行参数 ;优化这些生物所需的营养 ;向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放微型动物。  相似文献   

16.
餐厨垃圾发酵废液组分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厨垃圾发酵废液是在利用餐厨垃圾发酵产乙醇的过程中蒸馏后产生的废液。为研究分析餐厨垃圾发酵废液的组成成分,利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常规水质指标、无机离子进行了检测,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固相萃取—GC/MS技术对其有机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发酵废液为SS=1 000 mg/L,COD=60 000 mg/L的高悬浮物、高浓度有机废液,TN和TP含量分别为700 mg/L和180 mg/L,废液可生化性好;其金属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以Na+、Cl-为主,浓度分别为1 200 mg/L和2 200 mg/L;有机物组分以芳香族蛋白质类物质为主,约占有机物总量的80%;在可挥发性有机组分中,餐厨垃圾发酵废液中以酸类和醇类物质为主,易于生物降解,且有可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协同EM菌和硝化细菌直接进行室外条件下的鲜鸡粪处理实验,以菌剂接种量、缓冲层厚度、投放密度等为主要筛选参数,并对经蚯蚓消化处理前后的鸡粪冲淋水中氮磷的变化进行了取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室外条件下蚯蚓借助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直接处理鲜鸡粪.当鲜鸡粪负荷为15 g/d时,在接种EM菌剂和硝化菌剂各10 mL,铺设4 cm厚度凹土缓冲层,蚯蚓投放密度为12条的条件下,鲜鸡粪被降解的效果最好.经过蚯蚓消化降解后的鸡粪水中TN浓度降低了20.34%,TN中无机氮含量增多,NH4+-N和N03--N所占TN比例分别增加了18.79%和37.96%;TP浓度降低了14.4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氯霉素生产中产生的DL 1 对硝基苯基 2 氨基 1 ,3 丙二醇 (DL 氨基物 )碱解废水的工艺。结果表明 ,NG 1 0 0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对废水中DL 氨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试验条件下 ,废水CODCr为 72 0 0mg/L ,DL 氨基物含量为 2 86 5mg/L ,批处理 1 7BV时 ,平均出水CODCr降至 89 3mg/L ,CODCr去除率 >98% ;出水中DL 氨基物未检出 ,去除率近 1 0 0 %。树脂经稀酸脱附处理后 ,再生性能良好 ,高浓脱附液可直接回用于氯霉素生产酸性水解工艺中 ,使回收物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膨胀石墨对甲基橙有极强的吸附脱色效果,但因其具有高分散、质轻等特点,在水体环境中存在难回收的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增强膨胀石墨的可回收性,对磁性膨胀石墨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并考察其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效果,探讨了影响因素。利用SEM、XRD和磁滞回线对其微观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色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佳制备条件下,磁性纳米粒子在膨胀石墨表面负载效果良好,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8.87 emu/g,在外加磁场下可被快速回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游离细胞与载体吸附培养、不同载体材料对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进行连续染料脱色及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 chrysosporium可在载体上良好生长,甚至生长到载体内部。木屑、玉米芯、花生壳3种载体材料中,以木屑载体吸附培养物的持续脱色和产酶效果最佳,该培养物经三轮连续脱色后对染料RB5仍能达到最高95%的脱色率,并产生596 U/L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和1 326 U/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对染料的持续脱色和产酶能力明显优于游离细胞培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