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武汉后湖某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应用。提出了"治污、生态、景观"综合考虑的生态设计理念,着重分析了从污染源控制、生态植被的恢复以及滨水景观的营造等方面实施湿地生态修复的方法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安谷水电站所在区域地处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三江交汇口,为典型高原河口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人为干扰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等生态特征。针对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在系统分析生境条件受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改善水文条件、提高水系连通性、改造生境组成与结构、修建鱼坡、鱼道等方式进行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生态浮床是一种无占地、环境友好、集水体美化和污染物去除为一体的生态修复工程。首先分析了组合式生态浮床的原理、特点和弊端,以及生态浮床技术的研究现状,引出了湿地槽式生态浮床的概念;其次阐述了纤维素物质在生态浮床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最后探讨了纤维素物质在生态浮床领域应用急需解决的难题。为生态浮床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中明确水环境和水生态红线控制指标,既是新时期流域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与环境刚性约束、促进流域环境安全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结合黄河流域规划研究和规划环评资料成果,在流域湿地优先保护、统筹环境水量调控指标和实现水功能保护的污染控制等原则基础上,论述了流域规划与环评中的水环境与水生态控制红线,并提出了加强纳污红线和生态流量红线管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闽江口湿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闽江口主要湿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对其评价.选取186个闽江口湿地的土壤样本,用HNO3-HF-HClO4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测定Cu和Zn的全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FAAS)测定Pb和Cd的全量,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闽江口湿地重金属Pb、Zn、Cd和Cu的质量比显著高于福建省重金属质量比背景值,与国内外一些河口湿地相比,Pb和Zn的质量比较高;2)从各采样点的地累积指数评价分析,闽江口湿地主要受Cd和Zn的污染,不同重金属污染情况大致排序为Cd大于Zn大于Pb大于Cu;3)闽江口湿地的RI平均值为247.0±154.0,属于中等生态危害.闽江口的主要潜在生态危害重金属为Cd,其次为Pb、Cu和Zn.各个主要采样区域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排列次序为塔礁洲大于蝙蝠洲大于鳝鱼滩大于洋中村.  相似文献   

6.
湿地是世界上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黑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生态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黑河中游典型的城市湿地——张掖北郊湿地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综合指数法对湿地生态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张掖北郊湿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580,处于中度安全状态;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但个别生态压力已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显示出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桂林会仙湿地生态退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价湿地的退化特征,可以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依据。对桂林会仙湿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物等特征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并通过相关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会仙湿地的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较好;湿地土壤退化指数很低,退化程度严重;湿地植物资源丰富,大量动物已灭绝。研究成果为会仙湿地的治理修复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大庆湿地采油区野外实验点对Лейнол、Дестройл两种俄罗斯石油降解微生物制剂本土测试,验证其石油污染湿地修复的效果。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表征方法,评价不同实验方案处理后大庆采油区湿地水体的污染程度变化,比较不同实验方式的效果,确定理想的湿地水体石油污染降解方式。结果表明,以两种生物制剂等量混合达到湿地水体石油污染降解效果最佳。并以实验地为例,讨论了大庆油田湿地石油污染以微生物修复为主的修复方案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Fisher法在土壤污染综合评价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isher最优分割的理论,研究其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福建省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为实例,用Fisher法计算不同分类方式下的最小误差函数,确定最优的分割方法,确定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8个监测点用Fisher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反映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乌梁素海是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具有很高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大型多功能湖泊湿地,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地区最大的湿地。该湿地于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生物多样性湿地自然保护区。本文分析了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污染问题并提出了污染治理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在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重点流域环境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数十年,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中原经济区水资源制约显著、部分河流断流加剧,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尽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中部地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情景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的中长期发展将加剧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导致生态空间受挤占,矿山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流域发展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将受到空前威胁。为了破解影响中部地区战略发展的生态安全制约,必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序批式工况下,研究了深床过滤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深度1.5 m,C系统)相对常规0.5 m(A系统)和1.0 m床深(B系统)湿地对进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和堵塞过程。结果表明,C系统污染物整体去除效果最优。A,B,C系统分别在运行约140,155,175天后严重堵塞,各系统总处理水量A B C=1.0 2.1 3.2,深床过滤垂直流人工湿地能一定程度延缓湿地堵塞,增加水处理量,水力负荷一定时,可有效减少湿地建设面积。  相似文献   

13.
气候因素能够对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修复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科学使用气象技术可以对城市生态规划进行改善,同时还能促进生态修复。本文主要对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修复中的气象技术进行分析,对气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也做了一定的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城市生态规划和修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绪论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情下,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扩大湿地面积,对自然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湿地保护的重点任务。项目建设背景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且在维  相似文献   

15.
<正>湿地是除与水陆过渡地带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水陆交界的一种生态系统。目前国际社会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源于《拉姆萨湿地公约》,其具体定义为"湿地系指,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或咸的水体,包括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据此定义,我们可以认为,陆地上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稻田、海岸滩涂、河口、珊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以城市景观为媒介修复场地污染的景观都市主义策略。分析了这一策略常用的修复技术:植物修复、人工湿地和土耕法。并进一步提出了这一策略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3个要点:多学科的深度整合、时间进程上的弹性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7.
罗玉卿 《环境与发展》2020,(4):12-12,14
在环境法中,要了解生态修复的属性。目前,业界关于生态修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掌握生态修复的含义,了解生态修复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探讨生态修复的环境法属性。在生态修复上,政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使生态修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严格依据环境法的要求及时追究侵害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张瑜 《环境与发展》2020,(1):93-95,97
某景观湖总建筑面积47650m^2,设计处理水量为6500 m^3/d。进水为区域内富营养化劣五类水质,现有水质较差、悬浮物较多、湿地植物种植品种匹配不合理等现状亟需解决。经评估现有处理设施后我方建议改造后系统由人工塘,土工滤池,人工湿地三部分组成。其中人工湿地部分利旧,人工塘利用现有河道稍加改造,土工滤池新建。改造后既能达到处理效率高,又可以有效改善湿地易堵塞问题,还可以提高景观效果,同时降低后期湿地清理费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近日对记者说。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介绍,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6594万hm2,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体的功能和作用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其中河流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对河流旁的居民健康及生活带来了危害,也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如何治理河流污染、修复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改善水体环境,变得日益重要。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主要介绍河流生态修复的定义及原则,以及国内河流的污染现状。从当今国内外对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主要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对将来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