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节约创效的工作思路,指出节约电力等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滨海水厂作为大港油区唯一的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单位,耗电量分为两部分:净水工艺系统耗电和外供水系统耗电。外供水系统耗电既二级泵房的外供水泵用电是水厂耗电主要部分,占水厂总耗电的68%,因此降低外供水泵系统用电单耗是降低供水成本和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滨海水厂外供水泵系统改造情况,就降低外供水泵系统用电单耗的对策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天津大港油田滨海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的改进意见。通过对节能改造和运行调整前后各项数据的对比验证,证明了节能改造方案和运行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大港油田油层埋藏较深、油藏类型多、断块破碎复杂,致使注水系统泵压高、分布分散且规模小数量多,相应的注水单耗也较高。注水单耗是衡量注水系统能耗的重要指标,而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是降低注水单耗的基本途径。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大港油田在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能耗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节能技术,实现注水低能耗。通过以上多项优化运行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日注水4200余方,由于不同注水区块、同一区块不同注水井吸水压力差异大,为完成地质配注要求,系统注水压力只能就高不就低,以及采用单井增注工艺,造成采油厂注水单耗远高于油田公司平均水平.因此通过对注水系统进行分析,匹配最优运行方案,2013年1-5月份实现累计节能228.4万千瓦时,降低注水单耗0.366KW.H/M3.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石化扬子分公司水厂供水装置污泥泵故障的原因是由于高速含固体颗粒的水流对铸铁叶轮的磨损破坏和汽蚀与磨损的联合破坏,造成泵叶轮磨损。根据分析结果,采用耐磨的2Cr13对叶轮材质改进及表面涂覆耐磨涂层的措施,对该泵叶轮进行综合改造,运行半年后解体观察,叶轮部分无明显腐蚀,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市电价波动、光伏发电量单峰型变化规律可计算协同供电模式下综合电价。通过分析综合电价及市政水厂运行特点,给出市政水厂协同供电模式下的运行方案。综合电价高峰时段集中处理,结合工/变频及功率匹配,确保用电设备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泰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清洁的供水和预防水媒疾病之间的关系,在现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很强调安全供水的必要性。本文所述是怎样在不增加水池和过滤设备的情况下使水厂的产量翻一番,并对改进后的水厂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改造水厂之前要进行如下工作: ①收集、分析、评价有关工厂的设计,运行情况和水质情况。②向工厂主要管理人员了解他们的经验,并听取他们对原设备的评价。③测量主要处理单元的尺寸,并测定处理单元某些选定点的水位,以及水厂设计的流速和实际的滤过、反洗速率。  相似文献   

8.
供水厂优化运行将成为水厂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生产实践,本文提出了通过优化沉淀、送水工序,强化管理等方法使供水厂处于节能优化运行状态中,避免水处理生产的盲目性,及时调整工艺运行参数,保证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水、电资源及水处理药剂的消耗,提高了供水厂运行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滨海水厂的原水回收工程,阐述了滨海水厂进行回收水系统扩建改造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回收水系统的节水原理,及改造后的回收水系统状况,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上海浦东杨思水厂的设计日供水规模为10万吨。近几年来,随着浦东地区大批住宅区的开发,和工厂的新建、扩建,地区用水量逐年上升,尤其是最近两年,水厂日供永量突破10万吨大关,最大日供水量达12.3万吨,致使水厂设备超负荷运行,供水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1.
诸敏 《环境科技》1995,8(2):9-11,21
七一水厂日供水能力10万吨,取水地东风桥,无锡城东,城北地区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七一水厂水质出现了严重的污染,且污染程度加剧,根据对七一水厂水源水质及水源补给河道水环境状况多次系统的水文及水质调查,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了七一水厂水源水质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太原市城市供水水厂的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进行了研究分析,由于次氯酸钠稳定性差,因此对次氯酸钠的技术指标中的有效氯以及游离碱进行了周期性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研究出一定的规律性,有助于为水厂消毒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给水厂产生的污泥量大、有机物含量低、无机污染风险高,其绿色低碳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我国供水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国家行业政策与给水厂污泥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归纳了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给水厂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水体排放、市政排污和陆地填埋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环境风险、堵塞设施、占用土地、碳排放量大等难题。基于城市给水厂污泥的特性,其潜在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合成吸附材料、混凝/沉淀材料、再生盐材料、建筑材料和农林材料等。若能突破上述关键技术,实现给水厂污泥从“处理”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转变,将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的绿色低碳运行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田媛  谭倩  王淑萍 《环境科学》2019,40(7):3223-3232
开展协同利用清水与再生水的城市供水系统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促进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基于多水源转换关系以及再生水生产能力和利用潜力,构建了面向多区域多部门的城市清水与再生水协同利用优化模型,并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设置规划方案基准情景和规划替代方案情景,分别优化了清水与再生水的协同利用方案以及再生水厂群的运行方案.在规划方案基准情景下,再生水占研究区用水总量的32%,分别占农业、工业、环境用水量的60%、30%和42%.海淀区和石景山区再生水供给矛盾将较为突出.相比之下,规划替代方案情景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总效益增加6. 21亿元,同时能增加再生水利用量36. 59%、减少清水用量14. 02%.规划替代方案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设施,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此外,还提供了在现有设施条件下,再生水利用量由政策规划值逐渐提升至最佳规模过程中再生水厂群的运行过渡方案.本文建立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于解决其它具有再生水利用潜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某地区为了改善原有供水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将原有的供水无线调度系统改进升级为基于网络的远程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引用了自控、计算机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有效的实现了水厂运行、城市供水管网等在线监测和分析,创建了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供水管网是影响供水水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拥有复杂供水管网的现代化大都市。以国内某现代化大都市供水管网为研究对象,该市拥有普通自来水供水系统和饮用净水供水系统,分别建立了水质监测系统,并根据提出的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布置原则确定了水质监测点的位置、数量及监测频率、指标;通过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为期8个月的水质监测,共采集了560份水样数据,据其对该大都市的供水管网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供水管网对普通自来水及饮用净水水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普通饮用水经过管网传输,细菌总数升高甚至超标,特别是在供水管网末梢及两水厂供水交界处;饮用净水的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总数和浑浊度,其在距离水厂越近的区域水质越好。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优化简化地面建设模式,降低地面建设投资及集输能耗,大港油田第四采油厂对板北地区油水集输系统进行优化、简化、调整工程。优化简化工程的实施,减少征地、占地919379.3平方米,累计减少能耗费用11.32亿元,前后对比节约天然气251.3m3/h,折合标煤334.2kg/h。年节电130万千瓦时,年节气460万立方米,年节省费用520万元。工程投产后,油气集输单耗下降3.41千克标煤/吨液,注水单耗下降1.43千瓦时/立方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滞洪型水库运行机理的介绍,以石佛寺水库为例,提出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调控解决蓄水带来的环境负效应,通过建立库区水环境统一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预测水库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解决水库蓄水产生的环境负效应进行方案的优化选择,最终提出地表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库供水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9.
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红水原因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乐乐  李星  杨艳玲  黄静  陈伟雄 《环境科学》2011,32(11):3235-3239
针对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经常出现红水现象,对实际供水管网进行了调查.从某城市供水管网中连续取样检测溶解氧、余氯、铁浓度、锰浓度、铁细菌和亚硝酸菌等重要水质指标,目的是探讨管网出现红水的原因.结果表明,管网出现红水地区的沉淀物主要成分为铁、锰,出厂水存在锰超标现象(Mn最大值达到0.33 mg.L-1),4个水厂出厂水拉森指数均〉1,4个水厂供水量及硫酸盐、电导率等供水水质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别,管网中铁细菌及亚硝酸菌(100~103MPN.mL-1)存在水平较高.因此,出厂水本身腐蚀性是导致管网出现红水的潜在原因;其次,各水厂供水量和水质差异导致管网水在低溶解氧及低余氯条件下易发生红水现象;再者,管网中硝化作用严重,诱发微生物腐蚀供水管道.为此,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控制管网红水现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供水系统水质生物稳定性与细菌生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某水厂实际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水源、水厂净水工艺到输配水管网对城市供水水质生物稳定性与微生物生长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水源污染和常规净水工艺局限性,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障生物稳定性,在输配管网中,BDOC、浊度、余氯、异养菌数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控制出厂水有机物含量,保持管网免受二次污染和强化消毒可有效减少管网中微生物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