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废水土地处理,成本低、净化效果好、有益于农田、森林和牧场土壤的改良,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废水治理技术。一、废水土地处理的类型目前常用的废水土地处理方法有三:1.缓慢灌溉,2.快速渗滤,3.地表径流。起初只采用缓慢灌溉和快速渗滤两种方法处理城市污水。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有效方法。到1981年美国出现了18个地表径流处理系统,缓慢灌溉系统839个,快速渗滤系统323个。(注:本文以下废水指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2.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设计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忠翰 《环境科学》1991,12(4):57-61, 34
由于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能力,且城市污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远低于系统的处理负荷量,故系统的设计参数受污水中氮浓度控制.试验表明,BOD_5负荷率高达3.57g/m~2·d仍不会影响系统的工艺性能,但氮负荷率一般不应超过0.6—0.7g/m~2·d.由氮极限值确定的水力负荷率为3—6m/a.在规定的负荷率下,投配水深采用<7cm,4—5天投配一次污水的投配频率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法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不同水质、不同水量、不同作物对慢速渗滤系统中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行了探讨.通过该法与其它土地处理法和人工常规二级、三级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染物去除率的比较,表明慢速渗滤土地处理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其他     
X799 3 9701156生活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现场试验研究/吴永锋(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6,16(3)一282~286环信X一9 在蹼阳市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污水快速渗滤现场试验,试验土层为粉细砂。结果表明,快速渗滤系统对氮及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大于95%和80%;在系统运转初期,存在微生物的适应期;通过调整水力负荷,可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水力负荷。图7参4X799.3 9701157城市污泥合成燃料的应用研究/胡光埙…(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所)//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北…  相似文献   

5.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将蚯蚓--土壤床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试验装置。试验对蚯蚓的耐水能力,蚯蚓负荷、污水浓度以及渗滤速度等因素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间歇运行引养殖污水土地处理是可行的,系统的去除率随渗滤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蚯蚓的存在能提高土壤对氮的吸附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脱氧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级土壤渗滤系统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多级土壤渗滤系统(multi-soil-layer system,即MSL)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土地处理系统.其特殊的模块结构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土壤渗滤系统存在的水力负荷低、氮磷去除效率低及易堵塞等缺陷.在日本和泰国的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的治理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本文以相关研究为基础,从污染物去除效率及机理、设计参数优化两个方面,论述了MSL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同时对MSL技术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7.
一、废水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目前常用的废水和污水的土地处理方法有三种:1.缓慢灌溉(slow rate),2.快速渗滤(rapid infiltration),3.地表径流(overlandflow)。七十年代初,只有缓慢灌溉和快速渗滤两种方法用于处理城市废水。在以后的十年  相似文献   

8.
实验针对间歇投配污水的生物渗滤池处理生活废水的一些基本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对生物渗滤池的出水量、不同填料性质、不同填料粒径以及不同进水水质与污染物(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证实该系统的水力负荷与污染物去除率成反向关系,即当水力负荷减少时,污染物去除率会相对增加;研究还表明选用粒径为0.9~2mm自然河沙作为系统填料时,系统COD去除率较高,这时填料不易被堵塞且即使堵塞也较易恢复;运用生物渗滤池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能使处理后污水COD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提高污水中营养物质的配比以及采用多级生物渗滤池联用,能高效处理高浓度污水,甚至使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氨氮控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将生物膜法与传统的A2/O污水处理脱氮工艺结合起来,形成了"生物膜+A2/O"复合工艺。2种工艺有机地融合于一个反应系统中,既节省用地又延长污泥龄,使脱氮除磷的效果大大提高。用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其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用作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可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土壤渗滤系统的净化效果,采用微纳米曝气预处理+土壤渗滤组合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其对脱氮除磷过程的影响。试验在2个尺寸均为300 mm×2 400 mm的有机玻璃柱R1、R2内开展,在R2反应器前设置微纳米曝气对进水做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4 L/d的条件下,前置微纳米曝气改良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R2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3.7%、96.5%、66.4%和92.6%,优于R1的去除效率。微生物学试验证明:2个系统中均存在厌氧氨氧化细菌,且在土壤表层以下0~30 cm处硝化-反硝化及厌氧氨氧化等脱氮反应阶段最为剧烈。前置微纳米曝气改良型土壤渗滤系统克服了传统土壤渗滤系统易堵塞、处理负荷低、脱氮效果差等缺点,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行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能耗高、工艺复杂,而且污水中蕴含着能量的有机物、可作为肥料的氮和磷在处理过程中被转化、分解或以固废被处置,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探讨了先通过生物吸附/吸收作用将污水有机物、氮、磷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再使污泥将污染物释放出来.把有机物转化为甲烷、氮、磷沉淀后回收,污泥经活化后再次用于吸附的城市污水资源化生物净化新工艺.该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物的氧化,将极大降低能耗,同时实现资源的回收.在此论述了实现该途径的可能性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壤渗滤法工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其缓解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渗滤污水净化系统充分利用了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净化能力,既可去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污染物,特别适用于没有完善污水管网系统的地区.土壤渗滤法工艺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土壤堵塞、氧气缺乏、出水超标等问题.增设沉淀设施、确定合理的水力负荷可以缓解土壤堵塞问题;干湿交替运行和曝气预处理复氧可以缓解系统氧气缺乏的问题;粉末活性炭和臭氧氧化预处理及硝化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同时土壤渗滤法工艺在运行中应尽可能考虑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是在人工可控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自然地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过程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是一种低耗能,低投资处理技术。不仅能有效的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农作物、牧草的增产,以达到城市污水资源化。在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土壤——牧草系统已被广泛采纳,因此,有关在该系统场地上放牧或用该场地收获的牧草去饲喂牲畜,对食草动物影响情况如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的报导甚少。本研究项目做了利用该系统场地上的牧草喂养家兔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处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活性污泥法不仅能降解污水中以BOD_5表示的一般有机污染物,而且也能去除污水中大多数痕量有机毒物。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机毒物已进入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环境中扩散和迁移。在城市污水中,  相似文献   

15.
土地渗滤处理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北方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在土地渗滤系统处理中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数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小型河流水质直接净化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建设跟不上污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时,会使城市内或城市周围的河流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城市景观和市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快速有效地直接改善河流的水质是改善环境的重要课题。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质,根据处理设施的设置方法不同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污染物发生源对策法,它是在污水流入公共水域以前,把水中污染物减少到公共水域可以承受的负荷范围以内,如集中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的污水处理厂等。另一种方法是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以减少水体污染负荷,即污染物直接净化法。本文就在日本已推广应用的几种河流污染物直接净…  相似文献   

17.
分流比对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养猪废水,开展了不同分流比条件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分流比对系统中脱氮微生物数量及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流比对土壤渗滤系统的脱氮效果影响较大,而对COD、TSS和TP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当水力负荷(HLR)为0.01m3·m-2·d-1且分流比为1∶2时,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达80.20%,而对其他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分流比可影响土壤渗滤系统中脱氮微生物的数量,分流比的增大可促进系统中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增加,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另外,分流比还可影响系统填料层中ORP的变化.因此,根据系统进水水质选择合适的分流比,是强化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蚯蚓在污水土地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一方面为人类提供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另一方面作为分解者,可以用来治理或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污水土地处理具有低建设成本、低运行成本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土地处理也存在占地面积比较大,氮、磷去除率不高,土壤堵塞和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蚯蚓在污染物去除、提高植物生物量和提高土壤渗透率等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蚯蚓在解决污水土地处理中土壤堵塞、植物退化、水力负荷比较低和占地面积比较大等问题的可行性,提出将蚯蚓引入土地处理系统能提高土地处理的效率和运行的稳定性,加快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芦苇湿地滤床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方法——芦苇湿地滤床法及其11个试验单元对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系统地研究了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停留时间以及季节等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之间的规律性。该方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优于二级处理标准,有较高而稳定的除氮脱磷效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污水处理新途径。本研究建立了11个试验单元,研究了苇床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旨在为本法在我国推广应用提供设计参数,为深入研究芦苇湿地的净化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活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濮阳市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污水快速渗滤现场试验,试验土层为粉细砂。结果表明,快速渗滤系统对氮及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大于95%和80%;在系统动转初期,存在微生物的适应期;通过调整水力负荷,可使系统达到最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时保证具有一定的水力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