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怀庆 《安全》2005,26(1):55-57
1 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是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安全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企业进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害的根本原因;对危害源实施监控;最终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战略措施,是组织发动职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搞好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的战略措施,是组织发动职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搞好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  相似文献   

4.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个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职工的关怀和爱护。“安全第一”就是要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核心。“预防为主”就是通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缓和直至消除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查隐患、防事故”入手,狠抓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搞好整改,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早就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它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和生产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就必须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9.
安全教育培训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生产价值和人的价值的文化教育,它是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战略措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管理机制运行的基础,要做到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则体现在了安全教育培训之中,是人们生产及生活全部活动的根本思维准则。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生产、科研需要安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一切活动都需要安全。没有安全作保障,一切活动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还会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处处、事事搞好预防。安全寓于预防、安全在于预防。只有确实搞好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实质就是预防。只有在预防上狠下功夫。安全才有保障,“安全第一”才能真正体现。预防事故的工作,对于安全生产来说,既是很平常、很细致的日常具体工作,也是安全生产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