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ERMOD模型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对AERMOD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根据2007年1月~12月达州市地面和高空气象数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资料,应用AERMOD预测模型建立了空气扩散模型,对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AERMOD空气扩散模型实现了评价区域二维地形向三维地形的可视化转变,预测浓度分布能够反映出污染源分布和气象场变化以及地形等对大气污染物迁移和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数据、近地面气象数据和颗粒物激光雷达资料对南充市主城区2016年5月12日的沙尘气溶胶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HYSPLIT模式对沙尘气溶胶的来源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新疆盆地的沙尘气溶胶经高空远距离输送到达四川盆地上空后沉降造成南充市主城区的PM_(10)和PM_(2.5)浓度极显著升高,PM_(2.5)/PM_(10)值极显著降低;沙尘天气过程中,风速、气温、相对湿度、气压、能见度和大气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子发生变化并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产生影响,其中风速与PM_(2.5)和PM_(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与PM_(2.5)/PM_(10)值间显著负相关;颗粒物激光雷达连续监测到整个沙尘气溶胶沉降过程,与地面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在对盆地城市沙尘天气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警预报时,将历史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与常规气象因子数据、颗粒物雷达资料和后向轨迹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能进一步提高沙尘天气条件下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2003年青海大雨天气成因及预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利用2003年5至10月逐日资料分析,对青海大雨天气过程的空间分布、高空环流形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探讨了低频重力波指数、假相当位温在大雨预报中的作用,初步得到了低频重力波指数、假相当位温配合高空环流形势制作青海高原地区大雨、暴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信阳臭氧污染近年来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为研究气象要素对信阳臭氧污染形成的的作用,利用2014~2018年信阳4个国控站的臭氧监测资料,国家气象站5年基本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高空、地面实况天气图资料,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信阳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4~2018年信阳市臭氧污染呈波动上升态势。月变化呈现“双峰”分布的特征,4~6月、9月为臭氧污染的多发时段。日变化则表现为“单峰”分布的特征。(2)分析了信阳市臭氧污染与14时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边界层高度以及云量等气象条件的关系,总结了信阳市臭氧污染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及气象条件概念模型,当500 hPa为高空低槽后部的西北气流或高压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宽广低槽前部的西南气流,地面处于变性高压、入海高压后部或弱低压带(鞍型场)影响下,发生臭氧污染的可能性较大。为信阳市臭氧污染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较为客观、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韩文玲 《青海环境》2001,11(3):99-102,122
应用西宁气象台1961-2000年的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700、600、500、400、300hps等各层高空温度的长年代变化趋势以及显著性周期,示了40年来西宁高空温度演变的基本特征。指出西宁地面至对流层底层呈增温趋势,对流层中下部的600-300hpa在制冷,对流层中上部200-100hpa又明显变暖,50-30hpa臭氧层呈降温趋势。地面至30hpa整层气温总体呈增温趋势,波动式上升,升值不大;高空气温变化主要存在3.3a的显著性变化的基本周期。  相似文献   

6.
西宁高空温度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玲 《青海环境》2001,11(3):99-102
应用西宁气象台 196 1~ 2 0 0 0年的探空资料 ,统计分析了 70 0、6 0 0、5 0 0、40 0、30 0hpa等各层高空温度的长年代变化趋势以及显著性周期 ,揭示了 40年来西宁高空温度演变的基本特征。指出西宁地面至对流层底层呈增温趋势 ,对流层中下部的 6 0 0~ 30 0hPa在变冷 ,对流层中上部 2 0 0~ 10 0hPa又明显变暖 ,5 0~ 30hPa臭氧层呈降温趋势。地面至 30hPa整层气温总体呈增温趋势 ,波动式上升 ,升值不大 ;高空气温变化主要存在3 3a的显著性变化的基本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3~2015年廊坊市空气污染资料、MICAPS气象资料、廊坊气象观测站自动站资料,应用数理统计、天气学等方法对廊坊市86次空气重污染前后的低层风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廊坊市“突发”空气重污染时,因污染程度变化的差异可分为5个等级,其中3级转6级AQI值变化最大,平均变化值达227,4级转5级偏南风至偏西风均为75;(2)“突发”空气重污染过程中,地面风向风速均有明显变化,偏北风控制时间长比例下降,静风、偏南风(SW/SSW/WSW/W)、偏东风(E/ENE/ESE/SE)时间长比例增加;除4级转5级外,地面平均风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2级转5级下降幅度最大,平均达0.6m/s·d;(3)空气重污染前,1000hPa、925hPa以及850hPa高空以西北风或偏西风为主,空气重污染时,各层风向转为以西南、东南或偏东风控制为主,且常见风的辐合场形成。在三层大气风场风向变化不一致的条件下,以1000hPa风场风向的变化为参考点;(4)在“突发”空气重污染过程中,850hPa、925hPa、1000hPa有北风风速减小、南风风速增加的变化特征,且空气质量的等级变化越大、污染程度越重,大气风场的垂直变化越深厚。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极轨气象卫星及其区域性遥感资料处理系统。分析探讨了NOAA/AVHRR资料在四川省各非气象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956-2005年上海气象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市历史气象灾害资料,对1956-2005年上海5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时间变化来看,气象灾害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各灾种来看,1956-1985年影响上海的5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基本均衡,而1986-2005年暴雨洪涝和大风两种灾害成为影响上海的主要气象灾害.②从空间变化上看,浦东新区和崇明县为气象灾害高发区,而闵行区和金山区为低发区;对各灾种来说,除暴雨洪涝的发生次数和频度在市区最高外,其余4种气象灾害均是在浦东新区最高,而暴雨洪涝是各区发生次数和频度最高的,龙卷风则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10.
1956--2005年上海气象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历史气象灾害资料,对1956---2005年上海5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时问变化来看,气象灾害年际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各灾种来看,1956--1985年影响上海的5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基本均衡,而1986—2005年暴雨洪涝和大风两种灾害成为影响上海的主要气象灾害。②从空间变化上看,浦东新区和崇明县为气象灾害高发区,而闵行区和金山区为低发区;对各灾种来说,除暴雨洪涝的发生次数和频度在市区最高外,其余4种气象灾害均是在浦东新区最高,而暴雨洪涝是各区发生次数和频度最高的,龙卷风则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选取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关系。通过GIS软件、Fragstats4.2软件和SPSS软件对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14年整年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为集中;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浓度从市中心至城郊呈梯度递减趋势,在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于东南的倾向,大气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峰值基本都集中出现在建设用地范围内(PM10:102.7μg/m^3;PM2.5:99.7μg/m^3);相关性结果证实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绵阳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菁  黄建  文燕  李谦 《四川环境》2002,21(2):72-75
通过对绵阳市9个测点1998-1999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大气降水酸化严重,除主要受本地区大气污染影响外,还受大气中、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苏州近十年的大气环境数据的分析,描述出其发展趋势,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的完善和促进苏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即以"城市布局、产业能源结构、交通设施与工具、区域合作"为改善与建设主架,各层次、多方位有机协调提升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从而推动苏州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升苏州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民涛  韩昀峰  宋凌艳 《四川环境》2010,29(2):61-65,69
为了解上海市大气环境的状况,为进一步制定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提出相关的参考建议,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上海市自2000年至2007年共8年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统计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相关环保措施、政府政策等方面资料的引用和分析,讨论了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连续三轮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逐渐好转,大气污染情况逐步减轻,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大气环境压力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使得上海市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然艰巨。酸雨已经成为上海市大气环境的突出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通过对2002-2007年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资料做统计分析,评价了近几年重庆市区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并分析了重庆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了解牙哈凝析气田开发建设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根据牙哈凝析气田6年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牙哈凝析气田开发10年来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回顾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牙哈凝析气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MHC(非甲烷总烃)均总体呈下降趋势,NO2呈上升趋势,而在2008年急剧下降,整体大气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牙哈凝析气田开发区块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项大气环境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1996-2010年监测的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阐明了乌鲁木齐市以煤烟型和沙尘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现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采暖期污染重于非采暖期的特征,并提出通过改变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改善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8.
Atmospheric st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affecting dilution of air pollutants.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arameters that affect ambient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complex terrain areas. In this study, the classification of atmospheric stability by Pasquill-Turner classes and any associated variation of ambient PM10 (particles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10 microm) concentrations for a region of complex terrain is investigated. Real experimental meteorological and PM10 data are used for a 2-year period from one observation station far distant from the main stack sources and they are related with the classified atmospheric stability categories in an hourly and monthly based distribution.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during PM10 episodes for the same perio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governing worst-cas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伊宁市2005年1月起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正式运行以来的监测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伊宁市大气污染物随季节变化规律,每日、小时变化规律及市区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并对这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伊宁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通过对伊宁市多年(2001—2004年)来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摸清了伊宁市空气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类型为煤烟型,污染物为TSP、NO2、SO2。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及建议,为了解和掌握伊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做了有益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