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中毒性有机物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饮用水的质量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近代微量富集技术和色谱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卓有成效地分离,鉴定饮用水中痕量、复杂、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和污染毒理学研究的发展,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定量关系,为采用多污染物评价方法评价水质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的水质对人体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而水质好坏受到水源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直接影响。由于水源难免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因而饮用水水质常不能符合卫生要求。目前采用的常规水处理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去除微量污染物,因此,如何提高饮用水水质就成为国内外着重研究的课题。水源污染的问题中,以有机物污染最为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中有机物组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其去除评价指标,并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强化混凝、颗粒活性碳、膜过滤、光催化氧化、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及生物预处理技术等。最后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谈饮用水微量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饮用水遭到有机物的污染现象日趋严重.传统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通过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为研究和开发新的净水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中期项目。这一阶段包括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为四个方面:水中有机物的消除,不同消毒剂和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水处理中其他物理方法的选择以及建立福建水处理重点实验室。6.1 水中有机物的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及种类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志。水中有机质的含量虽低,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在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6.
化工类污染源危害性大,明确其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是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基础。在对郯城某化工厂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高精度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152个地下水监测点位、214个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开展了该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结果表明:该研究区3个含水层地下水均存在严重的复合有机物污染,四氯化碳、1,1,2,2-四氯乙烷检出率均在80%以上;由浅至深3个含水层地下水样点中超过饮用水水质指标限值的监测点位的占比分别为91.46%、76.92%和83.87%;四氯化碳的超标倍数最大,是该区域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根据该区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建议对该区域地下水采取抽出处理和渗透性反应墙技术进行修复,并控制地下水污染羽的范围,以避免对下游水源地保护区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
一、水中的氮检验饮用水中各项水质指标的目的,主要是评价饮用水是否受到污染,以便确定饮用水的安全性。为防止水系污染,首先必须确定该水是否受到过病原菌污染。但病原菌的种类很多,如果每种都要检查,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了解病原菌污染饮用水的手段,是调查该水是否受过动物粪便污染的方法。调查此问题时主要测定项目是检查水中大肠菌群的细  相似文献   

8.
焦玉英  孙思恩 《环境科学》1988,(1):86-90,22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人们对太湖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关注,发现湖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缓慢持续地增加,并向着富营养化的方向转变。我国某些湖泊由于盲目地围湖造田,破坏生态平衡,水质不断下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为了正确评价水质,必须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系统的分析鉴定。而不能仅限于有机污染的综合性指标,BOD,COD等。 对水中痕量复杂有机物的鉴定,关键在于对样品进行有效的净化和高效的富集。近年来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9.
二级出水水质对中试臭氧-微滤工艺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以膜微滤为主的组合工艺对二级出水的处理过程中,二级出水水质可能对于微滤过程中膜污染的发展有较强影响.为此考察了2座污水处理厂及1个中试处理设施的二级出水水质,包括常规水质指标、水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树脂吸附分离后不同有机物部分的荧光光谱所表征的有机物组分等对于死端微滤中TMP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颗粒物浓度和颗粒物粒径分布对于微滤过程中的可逆污染有较大贡献;②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尤其是其中的腐殖质部分,对于微滤过程中的不可逆污染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COD是最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COD指标由于测量方便,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我国水质监测中必测的一项指标。但在水质成分复杂,水中无机还原性污染物、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时,用COD指标来表征有机污染程度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并且由于COD的标准测定方法易受干扰,使得COD的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文章综合分析COD指标应用的局限性及其测定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有机 现代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污染的水质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提高饮用水有机污染物控制指标,在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深度处理,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水中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BOD_5、COD、TOD、TOC及UVA等。一、生化需氧量(BOD_5) 多年来,沿用BOD_5这一参数作为水中有机污染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的综合指标,以此掌握水质的有机污染程度,了解污水生化降解的可能性,为生化处理的构筑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评价污水处理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升,超滤膜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更广泛。以前处理水中有机物是采用传统的混凝、沉淀、消毒方法,与现在所用的超滤膜技术相比,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把水里的有机物完全清除,饮用水水质也达不到用水标准。文章探讨了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为环境工程水的处理方面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微污染水源中的氨氮及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部分呈现微污染特征.根据中国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的近年来数据,可知水体中污染物之一氨氮已不容忽视.文中介绍了水中氨氮的来源、存在形态以及对水质、水处理工艺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对"三氮"的规定,同时建议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宜逐步规定饮用水氨氮浓度的限值.并对目前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氨氮的曝气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及生物预处理法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电动力学与活性炭纤维协同净化饮用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代表水中的有机物,研究了利用活性炭纤维和电动力学作用协同处理饮用水的效果.结果表明,电动力学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活性炭纤维对水中有机物、细菌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出水中有机物和细菌的浓度并提高活性炭纤维吸附容量的利用率.因此,在使用活性炭纤维的家用净水器中增加电动力学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出水中有机物和细菌等污染物的浓度并延长活性炭纤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城市水源水微量有机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查和研究与公众生命健康关系密切的饮用水有机污染现状,笔者运用GC MS等多种有机分析技术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的23个水源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740种有机物,初步筛选出261种有毒污染物;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的污染非常突出;各点位检出物质量浓度较低,绝大部分化合物远低于国家标准,但检出种类多;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而地下水污染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7.
微污染水源水中毒害有机物的控制措施及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饮用水有机物污染日益加重,其危害性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科学发展,许多水处理方法不断开发。文中阐述了控制微污染水源水中毒害有机物的主要措施:强化混凝、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化学氧化、离子交换、膜技术等,不同的处理工艺对不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不同,某些工艺本身亦存在着问题,如膜技术存在着膜污染问题等,目前的研究是将多个工艺组合起来,形成联合工艺,从而达到多种污染物同时去除的目的,获得较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存在于水及废水中的大多数有机物在紫外有吸收光谱,尤其是不饱和的和芳香族有机物在紫外有强烈的吸收,而在特定的场合下有机物的组成一般变化不大,所以,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可用紫外吸光度来测定其含量。最近,国外(如日本)已将水中有机物的紫外吸光度作为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的新指标。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水的排放量逐日猛增,特别是化学、农药、医学和食品这些行业,产生的废水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的严重,主要是因为这些化学废水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太多,包括一些有毒的,色度大的、浓度高的化学物质,同时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难以和水溶解。目前存在的废水处理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常用的是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以及化学的处理方法,但是这其中如果采用物理方法以及化学方法,稍有操作不当,就会给环境造成第二次的污染,所以在处理废水的时候选择生物法比较好。但它只可以有效的处理与生物相容的有机物。当水中有了比较难降解的有机物或者毒性污染物时,生物法就不能很好的处理了。所以,为处理那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污染物时,出现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饮用水水源遭受有机污染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传统净水工艺已难以满足生产合格饮用水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受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来源、分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和饮用水处理技术特别是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