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洁 《绿叶》2012,(9):37-44
环评报告是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制度机制。就其本身而言,环保报告属于政府信息,应被纳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范围。在一般情况下,环评报告不属于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不能被简单列入公开豁免的范围。在环评报告具备公开属性的前提下,政府机关应优先选择主动公开的方式。环评报告的主动公开可以吸引更多公众参与环评,有效遏制审批寻租,促进更为优良的环境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2.
日前,有关环保部驳回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环评报告一事,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样一起项目环评的标志性事件,各方面的解读不尽相同。然而在笔者看来,该项目环评被拒的根本原因,在于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在于政府经济发展观的改变。笔者认为,环保部对煤化工项目环评"踩刹车",至少说明了3个道理。首先,对煤化工环评审批过松恰恰害了这个产业。据业内专家告诉笔者,苏新能源煤制气项目的环评报告,  相似文献   

3.
微评     
正环评被拒据北京青年报3月3日报道,总投资173.07亿元的贵州中石化60万吨/年聚烯烃项目的环评报告遭环保部拒批。这一项目选址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属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环保部指出,该项目在选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气环境影响、废水处理和卫  相似文献   

4.
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环评报告)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于7月5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公诸于众。7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向媒体宣布,经专家组认真审查,环保总局对清华大学提交的环评报告表示认可,并依据该报告要求圆明  相似文献   

5.
张燕 《环境教育》2014,(6):39-39
正近年来,工业项目造成环境污染的事件屡见不鲜。而这些污染严重的项目中,不少竟然是环评过了关。纵观整个环评过程,从环评报告到环评专家审核,再到环保部门审批,看似密不透风的三道防线,为何居然让带着污染隐患的项目闯关?分析原因,首先,目前我国的环评市场处在极度不饱和状态。截至2011年9月,全国共有1091家具备环  相似文献   

6.
环评有效性问题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环评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环评在环评启动时间、建设项目分类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环评报告内容和结论、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环评启动时间、环评报告审批与稽查分离、环评机构和环评工程师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的专业化程度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要闻     
《环境教育》2013,(12):5-5
环保部下放25项环评审批权限 环境保护部12月10日通报,下放共25项环评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如分布式燃气发电、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扩建民用机场等。同时,环境保护部将继续保留产能过剩项目、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对生态影响突出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  相似文献   

8.
廖晓义:昭示政府公信力的难得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义,环保NGO代表人物,对首次参加环评听证会记忆犹新。回忆起4月13日的听证会,廖晓义说:“我想这是新时代的开始。”环评报告按时出炉,对她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9.
要闻     
《环境教育》2011,(5):5-5
环评未获批复就施工,环保部责令无锡轨道2号线停工无锡市轨道交通2号线的3个车站因规划更改,未得到环保部二次批复后就提前施工,受到环保部的责令改正,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环保部对无锡轨道的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认为,环保部于2008年7月对无锡轨道2号线建设进行了环评批复。2010年4月,工程发生了部分变更,并于8月委托编制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但重新报批的环境影响文件未经批准,无锡轨道就于6月份提前开始部分工程。据此,责令停止施工,在重报的环评获批之前,不得恢复建设。(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近日,2012年度《世界风险报告》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布。《报告》称,人类发展已经使潜在风险大幅增加。目前,人类需要进行大量科学研究,了解自然生态系统、降低风险和防止各种灾害。报告举例说,珊瑚礁以及东南亚滨海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消失,降低了防护洪水和风暴潮的能力;巴基斯坦长期的滥砍乱伐致使土壤流失、洪水肆虐、频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报告警告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旭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10年评定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也是新疆环保行业产业链完整、具备完成各类环评报告、承接大气污染治理、脱硫除尘、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大型环保工程、环保集群设备制造销售、运营、监测检验,具有12项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专有技术的环保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公司下辖新疆旭日环评咨询公司、新疆泰施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园设备制造厂、上海(旭日)设计  相似文献   

12.
政策法规     
环保部严厉处理违规环评34家机构58名环评人员受罚 11月4日,环保部下发《关于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人员处理意见的通于艮》,针对当前环评机构弄虚作假,超越资质范围从业,甚至出借资质的违规行为,严厉处理了34家环评机构及58位环评人员。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审查的通过率和环评技术评估的质量、效率,以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9~2013年间组织技术审查中172个未通过技术审查的项目为分析对象,指出制约建设项目通过环评技术审查的6大因素: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不符合规划及规划环评相关要求;选址、选线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不符合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要求;环评报告编制质量不合格;公众参与不满足相关要求。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和管理部门3个层面,提出强化建设单位责任意识、及时引入环保咨询、强化环评单位与环保主管部门的沟通、建立环评机构退出机制、制定环评技术审查要点、建立数据库等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公众再一次对圆明园事件瞪大眼睛、绷紧神经的关键时刻,被视为“关键之关键”的环评报告,却因为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而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以至于让有关各方雾里看花,打起了无谓的“口水战”。如果说在进行环评的过程中,为了让环评单位集中精力埋头攻关,有关部门守口如瓶,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如今环评报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红顶中介,就是一种腐败现象,指政府官员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蚕食行政审批权红利。2014年第三轮巡视13个巡视点的巡视问题账单全部晒出之后发现,作为中央巡视点的环保部,被点出的问题是"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与红顶中介相对应的现实是,最近几年环评过关的企业污染事故频发,民间对环评机构出具的环评报告  相似文献   

16.
在法无明文的情形下,国家环保总局能够主动公开圆明园环评报告内容,真可谓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自觉行为。这一行为本身既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也体现了现代政府的透明高效。此前,由于我国有关环评活动的现行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均未涉及环评文  相似文献   

17.
<正>2007年11月3日在中国推进战略环评的难度很大。即便刚出台四年的环评法,也是历经磨难才勉强出台的。为什么说勉强二字?因为在《环评法》立法过程中,激烈争执竟达4年多,人大常委会审议了三次才通过。当年很多专家都赞成将规划环评列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是在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据环评法起草人,原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司长彭近新介绍,起草环评法草案时,全国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生态破坏比较突出,结构性污染及环境问题已经很突出。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来说,环评法的制定是大势所趋,非制定不可了。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项目的环评为例,分析讨论了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有效减小废物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为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无害化集中处置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1979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和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转发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同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六五”期间,大中型项目环评编报率达76%,“七五”期间,环评编报率基本达到了100%。环评制度的推行,为有效地减少新污染源和环境破坏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评制度的某些方面已显出一些不适应,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环评制度的执行。1992年全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60.4%.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