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讨论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是一种经验性试验,试验时采用标准化的实验室操作方法测定废水、出水和污染水的相对需氧量.本试验可测定有机物质生化降解时的需氧量(含碳物质的需氧量)和无机物质(如硫化物、亚铁离子等)的耗氧量,也可测定氮的还原态物质的耗氧量(含氮物质的需氧量),  相似文献   

2.
四溴双酚A(TBBPA)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通过活性物质的定位、分离和TBBPA产物的分析等步骤,对Pseudomonas sp.fz胞外分离物降解TBBP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胞外的活性物质通过异丙基断裂和脱溴两条途径降解TBBPA。通过超滤,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降解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约为376~456 Da,初步鉴定为短肽类物质。这种小分子物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30~80℃),在弱酸性条件下(2.0~5.0)活性较高,其活性还受金属离子、氧气和抑制剂(Na N3)的影响。此外,部分纯化的小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OH)。  相似文献   

3.
O3/ H2O2法对生化出水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AD-8/XAD-4吸附树脂联用技术将城市污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分为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研究了O3/H2O2法对这4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O3/H2O2法对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O3法、H2O2法.反应60 min时,O3/H2O2法对溶解有机碳(DOC)和254 nm波长处的单位比色皿光程下的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9%和82%.(2)生化出水经O3/H2O2处理后,一部分疏水性有机物(疏水酸和非酸疏水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转化为亲水性有机物(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3)生化出水中71%的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由疏水酸和亲水物质产生,特别是疏水酸,其产生的THMFP占总量的48%.反应60 min时,O3/H2O2法对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和亲水物质产生的THMFP的去除率分别为64%、100%、88%和18%.  相似文献   

4.
三维荧光分析污泥具有简单、直观和信息量大等优点,如果能找到一种敏感且与污泥联系密切的荧光物质,就能分析图谱波峰变化趋势得出污泥活性的信息。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对不同污水厂活性污泥荧光物质的温度敏感性进行研究。多次采集4个污水厂曝气池活性污泥并提取荧光物质,通过荧光图谱波峰变化、方差分析和代表物质荧光强度分别发现:1)胞内有机物质IOM、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B-EPS、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B-EPS、溶解性有机物DOM对外界温度敏感程度不同,四类物质对外界温度变化敏感性排序是TB-EPSIOMLB-EPSDOM。2)4个污水厂DOM腐殖酸的荧光强度大小顺序为:难降解污水厂(SAW)县城污水厂(HY)城市污水厂(SIW、WW)。通过敏感性物质变化趋势和腐殖酸荧光强度指示污水厂活性污泥状态,从而对污水厂运行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利用吹扫捕集-GC/MS法对引起南宁市竹排冲河道水体黑臭的嗅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导致竹排冲水体黑臭的嗅味物质主要为苯系物、硫类化合物和氯苯类化合物,其中甲硫醚(相对含量1.70%)、二甲基二硫醚(相对含量3.19%)、甲基丙基二硫醚(相对含量6.11%)等挥发性有机物为竹排冲水体中的主要致嗅物质,是竹排冲水体嗅味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活性污泥胞内物质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微生物胞内的一种碳源和能量储存物质,由于其在胞内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在新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微观机制研究中引起了高度重视.目前针对活性污泥胞内物质的合成已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底物、电子受体、污泥龄(SRT)和环境因子是影响PHA合成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生物反应系...  相似文献   

7.
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中的水溶性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矿化垃圾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以下简称尾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上最常用的树脂联用法,对其进行梯度分离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憎水性腐殖质对尾水COD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贡献分别为42.55%和45.12%,准亲水性物质对尾水中COD和DOC的贡献分别为34.89%和37.14%,憎水性腐殖质和准亲水性物质是尾水中水溶性有机物(DOM)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紫外区域吸光度分析发现,尾水中含有大量带共轭双键或苯环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从尾水中去除后,尾水在近紫外区域的吸光度明显下降.分子量分布显示.尾水中DOM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 000 u以下.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带有苯环结构,存在醇羟基或酚羟基及羧酸官能团;准亲水性物质含有较多的羧酸官能团,另外存在一定置的羟基官能团,同时还可能含有三键和双键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腐败化学     
当硫化氢生成或者其它恶臭条件发生时,往往使人想起腐败。恶臭是在缺乏游离氧或化合氧(如硝酸盐中的氧,它在一定环境下能代替游离氧)的情况下发生各种生化反应的正常结果。 × × × 正常进行下的有机物生化氧化是使被氧化物(给予体)脱去氢,氢向另一物质(接受体)上转移,因而使该物质得到还原。在游离氧——这是氢的最终接受体—  相似文献   

9.
左薇  吴晴  王浩宇  陈琳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350-1354
为深入了解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生成降解以及利用情况,研究了以NH4Cl为惟一能源物质的硝化MBR反应器中SMP浓度以及分子量(MW)变化情况,并运用活性污泥模型3(ASM3)准确地计算出微生物利用底物相关的溶解性产物(UAP)和微生物死亡相关的溶解性产物(BAP)的量分别是多少,最终证明硝化系统中产生的SMP可作为能源物质被异养菌进一步利用,而且相较于BAP而言UAP更易于被生物降解,得出结论 BAP是SMP中的主要污染成分。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全氟有机物的毒性、检测分析及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全氟有机物广泛使用50多年以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一定浓度的全氟有机物,各国研究人员针对该类物质特别是全氟辛酸(PFOA)、全氟辛烷基磺酸(PFOS)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介绍了该类物质的污染现状,阐述了全氟有机物的毒性、检测分析技术及降解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质流的四川省生态经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质流(MFA)理论结合生态效率模型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四川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情况、资源效率变化及环境效率变化。分析表明:(1)2001—2010年,四川省直接物质输入量(DMI)与区域内废物排放量(DPO)随GDP的增加均呈增长趋势,总物质资源效率一直在3 500元/t左右波动,总体变化不大,工业物质资源效率的变化趋势波动性较明显。(2)四川省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的投入,特别是自身资源的投入来维持经济的发展。(3)四川省DPO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环境污染来自气体污染,其中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二氧化硫。(4)四川省农业用水在供水量中所占比例最大,为60%左右。(5)四川省地表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来自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同时,四川省2010年总用水效率为2001年的2.7倍,2010年工业用水效率为2001年的3.5倍,工业用水效率与总用水效率增长速度较高。(6)2001—2005年,总废物排放效率与工业废气排放效率均呈下降趋势,2005年起逐渐升高;总废水排放效率、工业废水排放效率均逐年上升;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上述分析结果体现了四川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继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资源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12.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升水中的污染物被强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污染质,主要是指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可作为有机物含量的指标。由于所含Fe~(2+)、S~(2-)等还原性物质也被氧化,故所测结果也包含了这部分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用量。氯离子也被氧化,但可采用适当办法排除其干扰。  相似文献   

13.
氯消毒对城市污水中DOM的三维荧光特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城市污水二级出水氯消毒过程中,通过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及反应过程中三卤甲烷(THMs)生成量的连续测定,分析各类荧光物质随加氯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THMs生成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推测THMs的主要前驱物质。结果表明,加氯后0~6 h内,各反应时间点三维荧光光谱图的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较原二级出水明显降低,荧光峰的荧光强度减少40%~70%,说明DOM与氯发生反应,芳香构造化程度及不饱程度降低,从而失去荧光特性。其中,简单芳香族蛋白质(酪氨酸类)、腐殖酸类及富里酸类物质在加氯前后荧光强度变化较大,是生成THMs的主要前驱物质。THMs的生成量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5 min内各类荧光特性有机物的荧光强度减少约50%左右,同时生成了50.17%的THMs。  相似文献   

14.
(一)离子色谱分析仪(以下简称 IC 分析仪)是以离子交换技术作为分离方法,带有灵敏的检测器的色谱分析仪器。IC 分析仪是在离子交换分离柱后装置一个抑制柱,把淋洗液转变成低电导的物质,以  相似文献   

15.
苯并(a)芘(BaP)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N),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致癌性很强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和一些有机物的热解过程或不完全燃烧过程.我国城市的BaP现状浓度是较高,主要与能源结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9月12日,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0周年纪念大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指出,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基加利修正案》批约进程。尽早开展履约能力建设,为修正案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二是依法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严格执行《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促进消耗臭氧层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世界银行与中国合作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以下简称ODS)。中国第4批消耗臭氧层物质项目(以下简称ODS-IV)(1997—2013年)帮助中国全面淘汰了10万t以上ODS生产量和11万t ODS消费量,确保中国提前完成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履约义务,为缓解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挑战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在1986-1997年期间ODS消费量每年增长12%以上,生产ODS约95 800t,消费约87 600 t,成为ODS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氯氟烃(CFC-11、CFC-12等)、四氯化碳(CTC)和哈龙1211是中国生产和消费的主  相似文献   

18.
1、胺类的生物分解1.1、脂肪族胺与芳香族胺用烷基(R-)置换氨的氢原子后的化合物是脂肪族胺。根据其结合形式,可分为四种:在这几种物质中包括三甲胺这样的非常臭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是对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进行具体控制的全球性协定。《议定书》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通过,向各国开放签字,1989年1月1日生效。我国于1991年6月13日签署修正后的《议定书》。按照《议定书》的规定,各缔约国必须分阶段减少氯氟烃(CFCs)的生产和消费,  相似文献   

20.
依利纳艾州立大学环境化学家发现使用具有光化学活性及生物可降解性的核黄素(即维生素B_2),可以加速污染物质的分解。Richard Larson指出,某些有机物质直接在阳光下就会分解。而某些受污染之水(如垃圾填埋场的渗水)就需要称作光敏剂的一类化合物的帮助。核黄素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