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塔希提岛火山岩属典型的大洋岛屿玄武岩(OIB)。该岛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社会群岛链之一部分,火山活动可分三期:早期(1.7—1.3Ma),中期(1.3—0.6Ma)和晚期(0.6—0.3Ma)。早期火山岩兼有碱性和拉斑系列岩石,包括苦橄玄武岩、碱性玄武岩、拉斑玄武岩及少量玄武安山岩;中期火山岩主要有粗面玄武岩—粗面岩、碱性玄武岩和少量碧玄岩;晚期则以碧玄岩为主,并有部分碱玄岩出现。火山岩的这种岩性变化表明其岩浆由早到晚从富镁、硅弱不饱和向富碱和硅强烈不饱和演化。 社会群岛火山链的火山活动以平均11cm/a的速率从西北向东南迁移,与MORB相比,所有塔希提的岩石皆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并有较高的~(87)Sr/~(66)Sr比值,这一特征可能与其特殊的源区成分有关,即富集的地幔热柱或大洋岩石圈。早期岩石是地幔热柱和少量洋壳的部分熔融产物的混合体,故既有拉斑系列又有碱性系列。随着火山活动远离存在热柱的热点区域,洋壳部分熔融的程度逐渐降低,因而其产生的熔融体也越来越富碱,~(87)Sr/~(66)Sr比值也相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的成因问题是百余年来岩石学领域中有争议的主要课题之一。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岩浆和花岗岩化两种成因。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花岗岩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Bowen,N.L.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提出由玄武岩浆派生出花岗岩浆的假说,即在玄武岩浆的结晶作用过程中,通过分离结晶作用(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使残  相似文献   

3.
对前寒武纪绿岩带中科马提质玄武岩间的岩石化学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在一个大气压并有相当数量的长石作为共结组分参加的条件下,科马提质玄武岩岩浆的分馏作用不可能生成拉斑系列的派生熔体。拉斑玄武岩成分的残余岩浆只能是在相当于较高的压力(7—10kbar)条件下,并具有橄榄石-单斜辉石质共结组分参加时,由科马提质玄武岩岩桨的分异过程获得。  相似文献   

4.
<正> 翁贡岩(Онгонит,Ongonite)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岩浆岩。最初发现于蒙古翁贡-海尔汗钨矿区,因而得名。目前国内也有译为含黄玉石英角斑岩,锂氟花斑岩或昂戈岩等。根据岩石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点,翁贡岩与稀有金属锂-氟型花岗岩的主要变种或钠-锂型伟晶岩颇  相似文献   

5.
在贫水花岗岩类系列(辉长岩-花岗岩、英云辉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的主要类型中,辉长岩类形成较早,其数量从第一类型到最后娄型逐渐减少。不同研究人员对于辉长岩类在上述系列中起的作用评价不一。本文作者基于上述各类型岩石化学分析,提出如下看法,在辉长岩(这是花岗岩类系列母体岩浆的结晶产物)的辉长岩-花岗岩伴生类型以及在英云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组合中,辉长岩或是早期结晶相的积聚集合体,或者是这些早期结晶相与原来的安山质岩浆发生混染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地幔榴辉岩     
<正> 自从1914年L.L.Fermor提出“榴辉岩是类似于辉长岩和玄武岩的岩石,并且是由这两种岩石在高压作用下形成的”见解以来,榴辉岩问题一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业已查明,榴辉岩的密度比辉长岩或玄武岩的大。这些岩石的密度差达到0.4—0.5g/cm~3,该差值已成为多  相似文献   

7.
<正> 五十年代以来,一般认为,从非碱性玄武岩质岩浆(拉斑玄武岩质岩浆)产生的偏长英质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变化的特点,可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随着从镁铁质岩石向偏长英质岩石的过渡,SiO_2含量递增不明显,而 FeO(FeO 表示全铁量,以 FeO+0.9Fe_2O_3计)或 FeO/Mgo 值递增。另一种是,随着从镁铁质岩石向偏长英质岩石的过渡,SiO_2含量逐渐增大,而 FeO 含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G.Tischendorf(1977)总结的稀有金属成矿专属性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探索其标准成分的一种尝试。本文列举的国内外部分稀有金属花岗岩的岩石化学资料表明,G.Tischendorf提出的稀有金属花岗岩的主要成分的代表性不大,不能以此作为一种地球化学准则去衡量稀有金属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9.
<正> 石榴石是花岗岩类岩石常见的副矿物之一。研究工作表明,石榴石的成分特征反映了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成岩成矿作用的物理一化学条件。因此,在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矿床的研究中,石榴石的成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花岗岩类岩石的石榴石成分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提出了有意义的见解。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球上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同位素年龄为37—37.5亿年,月球上的地质作用比地球小而少,故在月球上分布有较老的及较简单的岩石系列。尽管因月球地层受偶然性的冲击而形成月坑,以致阻碍我们的观察,但仍有可能重新建立月球的早期地质历史。从月岩样品研究中看出,早期的记载是月球的台地或高地岩石(绝大多数为长石质的角砾岩),它是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台地单元,月海玄武岩是最晚喷发的熔岩。现将月球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殊类型简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1.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岩石系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占区内酸性岩浆作用的5-10%,并为钙碱系列和过渡系列。其矿物组合为斜长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透长石,玄武岩因LIL元素(K、Rb、Th、Ta、Ce)含量高,负Nb异常以及Fe、Mg、Cr、Ni、Co、Sc含量低而不同于产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同类岩石,其LIL元素(K、Rb、Ce、Ba)与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相似,但Fe、Mg、Cr、Ni、Co、Sc含量明显偏低。成分分带与酸性岩浆作用的分带性一致,都受壳、幔成分和构造等地质背景控制,产出构造环境为相对稳定的板内区。玄武质岩浆主要由酸性岩浆作用提供热源,地壳发生广泛熔融。从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下地壳至上地慢,由钙碱性和过渡系列至碱性系列,是扩张作用逐渐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叠置在华夏和扬子陆块的中生代岩浆岩的时代、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以及Sr、Nd同位素特征,分析中生代岩浆作用特提斯陆内俯冲和碰撞—古太平洋俯冲走滑的动力学背景。在230-150Ma间,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是华北与扬子陆块的水平碰撞缩短,华夏西南部是离散陆块的陆内俯冲,其结果在华夏陆块形成大规模高Isr低εNd(t)的S型花岗岩。145-90Ma间,在特提斯构造域深部构造效应的基础上叠加了古太平洋的俯冲走滑,结果在中下扬子区形成高钾富碱钙碱性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火山一侵入杂岩,在华夏陆块形成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双峰式火山—侵入杂岩。两陆块内A型花岗岩类的形成(<92Ma),标志中生代陆内造山岩浆作用的结束。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上地幔岩石的REE地球化学 地幔约占整个地球质量的2/3,在估价整个地球的成分和地壳—地幔—地核体系的成分演化时,必须了解地幔的成分。了解地幔成分的直接途径只能是研究那些由地质作用过程暴露在地壳内的地幔岩石样品。这些岩石为几种  相似文献   

14.
锆石的红外光谱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锆石是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普遍分布的一种矿物。作为一种标型矿物。利用它可以探讨岩石和矿床的形成条件,讨论花岗岩类(不同岩性或不同时代)的演化关系。锆石的标型特征既可作为矿化指示剂,指导找矿工作,也可用于火成岩的岩石对比。由于锆石在各种成分和各种成因的岩石中分布广泛,加之其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在各种外界条件作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粒度和分选作用对沉积物REE配分的影响.Crichton等(1993)对比了怀俄明州东南部年龄为2.0Ga的Libby溪群的石英岩、泥质岩和冰碛岩的成分,发现它们的REE型式相似(LREE富集,负Eu异常),相互间的成分差异大多可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解释。除少数元素(Ca、Sr、Ni和Cr)之外,Libby溪群和休伦超群Gowganda组冰碛岩的基质化学成分(包括REE)与新太古代上陆壳平均成分吻合较好,因此冰碛岩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可反映上地壳平均成分。Libby溪群上部沉积物Eu异常程度增强.指示物源区Eu亏损程度增强和花岗岩突然增加,反映晚期有构造抬升。源区岩石可能是由玄武岩、花岗岩、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所构成的混合模式。Libby这群下部的物源以TTG和玄武岩为主,上部物源以花岗岩为主。冰碛物的发育,Ca、Na、Sr和CIW(古风化指数)的变化等表明,随沉积时间的变新,古气候从相当寒冷,经温暖,变为最后的温热。铬云母石英岩的单矿物微量元素配分表明,铬云母含有全岩的绝大部分Th、U、REE、Sc、Co、Ni,并控制了全岩的REE配分型式。锆石含绝大部分Zr、Hf,其HREE含量在泥质岩中不足5%,在石英岩中不足20%。除锆、铪外,Libby溪群沉积物的多数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原始沉积可能为粘土矿?  相似文献   

16.
<正> 引言自从 Holland(1893、1900)第一次提出“紫苏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系列”以来,印度南部高级(紫苏花岗岩)和低级(“半岛片麻岩”)地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辩论的课题。这里所讲的紫苏花岗岩是指石英-长石质、酸性至中性的含紫苏辉石的岩石。在印度南部,这种高级地体与低级地体之间的过渡带,是一个从西海岸的曼加洛尔延伸到东海岸的马德拉斯北面的、长600km 的不规则带(图1)。位于过渡带北面的闪岩相“半岛片麻岩”,以片麻岩和混合岩为特征,在成分上  相似文献   

17.
罗德奥-德洛斯莫耶斯稀土元素(REE)和钍矿床位于阿根廷中部东潘帕所草原山脉(Sierras Pampeanas)南段拉斯查克拉斯-波德拉斯科罗拉达斯岩基的花岗质岩石中。矿化产于沿复式岩基东北边缘展布的长条形碱长花岗岩(白岗岩)岩体(2km×0.6km)中。白岗岩周围的岩石主要是羔云二长花岗岩。白岗岩及其内分布有限的石英碱长正长岩都是由二长花岗岩的晚期结晶相通过热液蚀变而形成的。REE矿物主要是铈族矿物,包括铈硅磷灰石和褐帘石,这两种矿物在局部都被氟碳铈矿或水氟碳钙钍矿交代。这些矿物与石英、萤石、霓辉石、榍石和Fe-Ti氧化物一起呈团块状产于细晶质-似伟晶质石英碱长正长岩中。铀钍石与第二世代萤石和少量Mn-Ba氧化物一起(但没有见到铈矿化),呈团块状产于白岗岩中,或者产于石英充填的晶洞中。 石英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开放系统流体的运移和流体与容矿岩石二长花岗岩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的历史。使REE矿化、石英沉淀、二长花岗岩蚀变为白岗岩和石英碱长正长岩的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356—535℃),中等的盐度(15-25 eq.wt%NaCl)。萤石中原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中存在的CO_2-H_2O混合流体(X_(co)。=0.13—0.07),是引起氟碳铈矿交代铈硅磷石灰-褐帘石,方解石交代榍石、?  相似文献   

18.
在对堪察加年青的火山副矿物进行研究中,曾在伊钦斯克火山构造区中部山脉的似玄武岩中取过样,大体积(35—40公斤)样品中的一个(№.46-ΦK—69)取自构造北部边缘玄武岩熔岩锥。肉眼观察,岩石为暗灰色、致密、具有小斑状变种。在玻璃基质中均匀分布着橄榄石、辉石和板条状斜长石的斑晶。镜下、玄武岩为斑状结构,具有微小板条斜长石、金属矿物和单斜辉石组成的隐晶质基质。  相似文献   

19.
业已确定,兴凯岩体沃兹涅先斯克构造的锂-氟花岗岩属于S型,而东锡霍特区季格林构造的花岗岩则属于A型。证实了第一种类型花岗岩的流变成因和第一种类型花岗岩形成于熔体的结晶作用。采用温压地球化学方法,测定了矿石-岩浆体系在不同构造中形成时深部流体成分的差别和该成分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伴随沃兹涅先斯克和季格林构造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金属矿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闽东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沿线出露大面积白垩纪花岗岩岩基,普遍存在岩浆混合现象,肖厝侵入岩是其中的代表性岩体。野外观察和化学分析表明,肖厝侵入岩由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以及该两种混合端员岩浆混合形成的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过渡岩类组成;岩石总体富碱、富LREE和LILE、贫HFSE;A/CNK=0.82~1.05,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部分受流体交代的岩石A/CNK值可升高至1.69;岩浆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的选择性富集/亏损和同位素组成的均一化,(87 Sr/86 Sr)i为0.7055~0.7061,εNd(t)为-1.9~-3.0。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肖厝侵入岩的岩浆混合开始于约136Ma,于121Ma时初始侵位于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肖厝侵入岩的成岩机制,提出岩体侵位早于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两者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118~100Ma时该构造带曾发生过深层次地壳逆冲推覆,使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和肖厝侵入岩共同快速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