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曲格平以"强化环境管理"为核心的中国环境管理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指出中国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强化环境管理的过程;并从"强化环境管理"是中国环境管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加快出现"拐点"的关键和"强化环境管理"的重点是观念的转变及方法手段的创新三个方面说明了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23日,原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曲格平教授亲临首届“曲格平奖学金”颁奖仪式为陈鑫淼、安伟贞、毛利凤三名获此殊荣的同学颁奖。曲格平教授有“中国环保之父”的美誉,同时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奖励。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他获得了联合国环境大奖和十万美元的奖金。获奖后,他以这笔奖金为基础成立了中华环保基金会。为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年曲格平教授在众多的高校中选择了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设立“曲格平奖学金”。颁奖仪式后,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本刊予以全文刊出。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28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隆重举行新校区建设开工典礼。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曲格平先生出席典礼并宣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建设开工。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代表以及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出席了典礼。学院新校区选址于北戴河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优美,交通便利。新校区项目从申请立项、选址、设计、征地到开工,历时近三年时间,期间曲格平先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河北省政府副省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22日,中国环保之父、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曲格平先生专程回到学院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28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隆重举行新校区建设开工典礼。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曲格平先生出席典礼并宣布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建设开工。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21日下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6年会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隆重举行。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学院首任院长曲格平,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8日下午14时28分,我院隆重举行第二届曲格平奖学金颁奖仪式暨曲格平先生学术报告会。大会由学院常务副院长宫学栋主持,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兼终身教授曲格平、秦皇岛市政协副主席范怀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戴河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龙任钦、秦皇岛市环保局局长刘建军、  相似文献   

8.
今年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将迎来建院30周年。30年来,她开始了我国最早的环境保护培训和环境成人及高职教育探索,如今已桃李满天下。我们铭记老院长曲格平先生的校训——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然而,学风需要继承.校风需要传承,  相似文献   

9.
曲格平1972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从此即献身于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先行者,他励精图治了几十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他践行一个不折不扣环保主义者的使命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推动我国环境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分别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设立“曲格平奖学金”,以推动高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等相关研究,鼓励莘莘学子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努力奋斗。本刊将分两期刊登曲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学术论坛上的演讲稿。四十年的经历和目睹环境的治理与沧桑,他讲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经验,留给我们的将是治国之财富。  相似文献   

10.
曲格平1972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从此即献身于环境保护事业。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先行者,他励精图治了几十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性的环境保护理论。他践行一个不折不扣环保主义者的使命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积极推动我国环境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分别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设立“曲格平奖学金”,以推动高校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等相关研究,鼓励莘莘学子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努力奋斗。本刊2013年第三期刊登了曲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学术论坛上的演讲稿上半部分,此篇为下半部分。四十年的经历和目睹环境的治理与沧桑,他讲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经验,留给我们的将是治国之财富。  相似文献   

11.
在厦门的西南方,碧波荡漾的鹭江之中,浮现着一座镶玉嵌翠、四季如春的小岛。这就是遐尔闻名、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今年一月,本刊编辑部和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这里联合召开了环境管理学术座谈会和《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第二届第一次编委会。《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的部分编委和有关专家、学者、环境管理工作者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同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朱钟杰同志,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理事长陈西平同志对这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月5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召开“天道曲如弓——曲格平环境文化研究会”成立座谈会。曲格平先生,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关服务中心主任陈燕平,副主任兼北戴河环境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龙任钦,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徐光,中国环境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郭薇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授代表,各部门、各系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23日,原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曲格平教授亲临由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乌海市环保干部学习班,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涉及我国西部地区的水、草、沙、风的自然生态问题;人们在改变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教训;在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观念前提下治理生态环境。我们将演讲整理后经本人审阅并修改,本刊予以刊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观察》栏目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节目于10月17日播出。节目特邀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的特别顾问斯特朗先生、原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作为嘉宾。节目就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宣传部、学报编辑部联合将对话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现予以刊登,供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曲格平同志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提出"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院训,其中团结是前提,严谨是基础,求实是关键,创新是灵魂。20多年来,全院师生员工践行院训精神,加强团结,严谨治学,求实进取,开拓创新,促进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6.
1999年蓝色星球奖授奖仪式于10月22日在日本东京帝国饭店举行。美国的鄂理什博士由于共同建立保护生物学和警示人口增长的环境压力而获奖;中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教授由于建立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和在中国广大地域的环境保护活动而获奖。在1999年6月9日发布的“1999年蓝色星球奖公告”中,对蓝色星球奖及曲格平教授等作了介绍,主要内容如下:蓝色星球奖是日本旭硝子基金会颁发的一项国际环境奖,是目前国际环境界最著名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成就,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答案”。该奖每年奖励两个对环境保护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管理面临实践困境和学科认同危机的双重考验。本文在回溯其环境学和公共管理的学科渊源基础上,分析了当下中国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归属、功能与定位,认为新时期应基于生态文明思想,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规范价值、知识体系、政策工具与制度机制,提出了重构中国环境管理学的5项建议,包括须注意环境管理的回应性与前瞻性,学科专业性与跨学科协作并重,创新环境管理学的知识生产方式,搭建环境管理学同政治与大众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以及形成环境管理的理论、制度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能力等。最后,提出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树立中国环境治理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中美首次环境法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8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美两国许多著名学者、专家,就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广泛地交流了学术观点和最新信息。与会学者、专家们不但注意到两国之间的共同点,而且注意到彼此之间的差异点,做了一些对照评论,使得学术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在交流会开始时,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同志到会致词并介绍了中国在强化环境管理的情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14,(11):2-2
正不惩治腐败要亡党亡国,不消除环境污染,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这振聋发聩的话出自中国环保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83岁的曲格平先生之口。这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明确表态。对曲格平先生的这个判断,我们完全赞同!曲格平先生后来还担任过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他任期内参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并  相似文献   

20.
仅"十五"期间,我国环保宣教人员已辛苦创建各级绿色学校2.5万多所,各级绿色社区2300余个,因没有专项资金和激励机制,这些建设"美丽中国"的细胞工程,难以巩固创建成果,难以发挥环境保护的示范辐射作用,很可惜。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担负着团结鼓劲、引导动员、促进发展的重任,它与环境监测、环境科研、环境监察等共同组成环境管理的支持系统和基础,对环保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曲格平同志说过":我国的环境保护靠宣传起家,今后还要靠环境宣传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