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生物国际保护区近日建立,非洲野生生物将会受到格外的保护.这一新的自然保护区横跨5个国家:博茨瓦纳、安哥拉、纳米比亚、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新的"卡万戈赞比西跨境保护区"(KAZA,以下称"卡沙")占地1.09亿英亩,保护区内有36块独立的自然保护区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表示,有44%的非洲象都生活在卡沙跨界保护区里,这里的植物种类达600种,鸟类种类也有3000种.这里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作为禁猎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位于尼日利亚沉积盆地南部的尼日尔三角洲约占地64,000平方公里,其所在的几内亚湾东隅正处于三联脊构造的交点,在白垩纪中期,南美开始从这里同非洲裂离。继后沿裂谷带的不稳定性和沉降作用导致了一次海侵,这次海侵终止于白垩纪晚期。原始的尼日尔三角洲最初形成于晚白垩纪,以古新世的一次大规模海侵而告结束。从始新世起发生了一次海退,并形成河流-三角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立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实际,在充分借鉴瑞士、日本等国外湖泊地区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背景、意义及政策基础。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现状、布局,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及地域布局。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欧洲最后的原生湿地,她,坚持了八年。在这八年她领导了一场保护"欧洲最后的原生湿地"的草根环保运动,并将波兰政府告到欧盟,最终,她打败自己的祖国,实现了当初保留最后一片原生湿地的愿望。她是马尔戈扎塔?戈斯卡。戈斯卡原本是一名居住在波兰罗斯普达河谷附近的普通居民。罗斯普达河谷是欧洲最大、也是最后的一片原生湿地,这里是许多珍贵的动植物的家园。自小生长在这里的戈斯卡对这片河谷也有着深厚感情。然而,1996年,波兰政府的一项跨国建设计划打破了这片  相似文献   

5.
<正> 有关三角洲沉积的研究虽然早有记载(如 Lyell,1854:Gredner,1878;Gilbert,1885;Barrell,1912),但真正认识到油气聚集与三角洲沉积间的密切关系还只是近20年来的事情。如西非海岸的尼日利亚,虽在1908年就开始了石油勘探,但因对三角洲沉积和油气聚集的关系缺乏认识,所以直到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保护工程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启动,工程计划总投资9150万元,预计在2003年底完成。199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都有近百万只鸟到这里越冬。近年来,更有多种海内外罕见的珍稀鸟类在这里现身。中国首家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建在这里。经专家考察认定,保护区内现有各种野生动植物1921种,属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动植物…  相似文献   

7.
波影情深     
天鹅天鹅古代称之为鹄。这是一类尽人皆知的珍贵水禽。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天鹅就有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经济还是从自然保护角度,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的社会压力都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大坝增高,由于预期的损失上升和更深的洪水,洪水风险在逐渐增加.全球变化,社会需求变化了,人们的观念也变化了,需要修订长期的洪水风险管理战略.而修订洪水风险管理战略应以柔性战略替代过去以加高大坝为主的刚性战略.柔性战略为主的洪水风险管理就意味着允许洪水临时性大面积泛滥,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减少洪水灾害损失.这样的战略是基于风险管理和"与洪水共生存"的理念提出的,完全替代了过去的灾害控制观念.荷兰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区域之一,在这里,灵活的柔性洪水风险管理战略水文功能和"可持续的标准"被详细阐述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年六月,国务院批准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报告,将辽宁蛇岛,老铁山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蛇岛盛产蝮蛇,是研究海洋岛屿生态系统和蝮蛇生态的理想基地。蝮蛇及其它毒蛇有很高的医药和经济价值,老铁山是候鸟远徒的重要停歇站,每年有大量的珍贵候鸟途径这里停歇,认真管理好这个地区,对保护候鸟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04,(10):6-9
红线调控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红线调控"是要构筑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以环境要求为基础和底线,建立与环境容量、资源约束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新格局.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环形山地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区、三角洲平原农业都市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生态防护区,将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域设置为红线范围,在这些区域退"经济"进"环保",改变珠江三角洲整体密集开发的空间布局.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建设从提出到论证,从谋划到决策,已经讨论了一段时期,现在到了启动实施的重要阶段。为此,很多专家学者都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方略提出了很好、很精辟的建议和思路。有的专家提出,中原经济区要打造成国内首屈一指的产业高地;有的学者提出,中原经济区要打造成独一无二的政策高地;还有的专家提出,中原经济区要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压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地质环境与区域经济的物质流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环境压力评价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地质环境压力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区域地质环境压力由东向西呈递减态势,地质环境压力最大的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山西能源基地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其次是黄河中游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而西部的青海和西藏经济区则最小;地质环境压力大的地区,地质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例如,上海主要来源于房屋建设和废弃物、废水排放,天津主要来源于废弃物、废水排放和地下水开采,山东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石旭初 《环境》2001,(9):6-7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近年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大发展,许多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旅游胜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为保护自然遗产,各国竞相推行“绿色旅游”。土耳其戴利恩三角洲一带的海岸,终年阳光灿烂,海风温和,蓝天碧海交相辉映,是一处度假的天堂。然而,这里曾一度受到旅游污染的威胁。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此兴建了大型酒店,在沙滩上办起了“迪斯科”舞厅。一到夜晚,灯火辉煌,令人眩目。这种美景使欧美旅游者奔走相告,土耳其的海岸真“棒”! 不料,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却给在戴利恩三角洲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识别沈阳经济区内沈阳与其他4市交界处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情况,定性判断交界处环境风险等级,列举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并结合沈阳经济区当前环境应急能力,建立沈阳经济区生态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在此过程中得到结论:辽河、浑河是沈阳经济区突发水环境事件重要载体,需要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资源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是我国滨海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理区域。该区三角洲以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为主,湿地总面积为648284hm2。其中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总湿地面积为333427hm2,占黄河三角洲总面积的42.7%;辽河三角洲(盘锦市)湿地总面积为314857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5%。两三角洲均以天然湿地占优势,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辽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条件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湿地在空间分布结构、资源类型、生态功能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论文在系统研究湿地分类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两三角洲湿地类型、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前人科研成果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功能特征等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与湿地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选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98-2013年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检验了变量平稳性和协整性,分析了广义脉冲响应及预测方差分解,对经济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和动态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与生活用水量间存有长期均衡关系,而总量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与经济增长间无长期均衡关系,这与当前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需求急剧增加的现状相符;水资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滞后时间较长,而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的脉冲响应滞后时间相对较短,且皆具有非渐进性。除工业用水外,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的单位冲击响应累计值均为负值;除生活用水外,水资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单位冲击响应累计值均为负值。说明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生活用水量上升态势显著,水资源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其它用水量随着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大,但水资源利用对其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低。建议加强对生活节水新技术的投入、建立起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虚拟交易机制,开发水资源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 三角洲沉积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来源。泥炭层是近代三角洲冲积平原沼泽相的典型特征。有关现代泥炭和煤(与古代的类似)的沉积学,在达普尔斯(Dapples)和霍普金斯(Hopkins)(1967)出版的书中曾经描述过。在煤的实际开采过程中,了解它们的沉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所有  相似文献   

19.
以成渝经济区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应用RS和GIS技术,提取成渝经济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2000—2010年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及转移特征;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成渝经济区人工表面、林地和耕地面积变化十分显著,其中,人工表面面积增加2 337.03 km2,林地面积增加2 719.15 km2,耕地面积减少5 840.27 km2,耕地主要转换为林地和人工表面;人口压力的加剧是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次强驱动因素,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土地利用变化也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河三角洲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和人口密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大量集聚严重影响着大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为保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构建了包含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评价指标量化方法;然后对比分析了模式识别方法与层次分析法在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以层次分析法作为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最后基于RS技术与GIS软件平台实现了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各等级类型的分布面积差别不大,其环境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自东北沿海向西南陆地逐渐减弱的趋势,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长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主要表现为轻度脆弱(39.46%)和极度脆弱(26.46%),环境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自长江沿岸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制约;珠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主要表现为重度脆弱(38.98%)和极度脆弱(30.89%),环境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呈现自珠江沿岸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受人类活动和植被的影响与制约;统一等级分级标准后发现长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最严重,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最低,珠江三角洲环境脆弱性居中,故大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主要受人类活动和植被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