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城市供水水库的微塑料污染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有必要对其微塑料污染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本研究以密云水库的表层水、沉积物和鱼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和组成特征,揭示了微塑料的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水,沉积物和鱼类肠道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分别为(6.83±1.87) n·L-1,(408±141) n·kg-1和(3.93±2.80) n·ind-1.微塑料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归因于水流方向、人类活动和水坝阻挡.鱼类肠道中微塑料丰度分布差异与栖息地和摄食习惯不同有关,水体上层的滤食性鱼类微塑料污染最严重.在所有样本中,纤维状、≤0.5 mm及透明的微塑料占比较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47.64%)/聚丙烯(20.03%)和聚乙烯(18.35%)为主要聚合物类型.对微塑料污染特征分析,指出密云水库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为人类日常生活、渔业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途径为大气沉降和降雨径流.利用风险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对表层水和沉积物的微塑料污染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整体风险较低.本研...  相似文献   

2.
城市湖泊沉积物微塑料污染特征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王璇  牛司平  宋小龙  饶竹  战楠 《环境科学》2020,41(7):3240-3248
近年来,出现在环境中的微塑料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选择马鞍山市雨山湖和南湖等典型城市湖泊,研究春夏两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物理形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湖泊中微塑料的来源.结果表明,春季沉积物中微塑料平均含量为(0.028 4±0.059 7)g·kg~(-1),平均丰度为(278.9±529.1)n·kg~(-1);夏季微塑料平均含量(0.031 7±0.077 8)g·kg~(-1),平均丰度为(277.1±395.6)n·kg~(-1),利用配对样品T检验法发现春夏两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含量(N=22,t=-0.269,P=0.791)与丰度(N=22,t=0.035,P=0.973)无明显相关差异性.根据形状将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为纤维、薄膜和颗粒这3种类型,相应占比分别为52.9%、 28.9%和18.2%.粒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微塑料的粒径小于1 mm,可占总数量的83.9%,微塑料主要为聚乙烯和聚丙烯且表面严重风化.人流量大、车流量大和水上活动多的区域污染较为严重,揭示了湖泊沉积物微塑料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相关性.大气沉降(纤维类)、地表径流、衣服洗涤(纤维类)、湖内大塑料降解和渔业活动(渔网、发泡类)等为湖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许万璐  范一凡  钱新 《环境科学》2024,45(4):2142-2149
微塑料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淡水系统沉积物作为微塑料重要的汇,能反映出当地微塑料的长期污染水平.为探究典型城市河网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12月和2019年6月在望虞河西岸河网区分别采集了17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样品,使用体视显微镜和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微塑料进行形态观察以及成分鉴定.结果表明,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以dw计)为323.37 n·kg-1,形状主要为碎片和纤维,颜色以黑色和蓝色为主,粒径主要分布在50~500μm之间,成分以PET、PE、PVE、PS和PP为主.夏季微塑料的丰度低于冬季,河网区上游地区微塑料的丰度高于中游和下游地区,最高丰度出现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采样点,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与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丰度无显著相关性.应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微塑料的来源,发现微塑料的主要来源有农用塑料薄膜、生活废水、塑料垃圾以及工业生产.研究可为典型城市河网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水体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更容易受微塑料影响而造成水体微生态系统的失衡.以公园的功能特点(综合型、社区型和生态型)为基础,通过现场采样、显微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方法,调查了桂林市公园水体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微塑料风险指数(H)和负荷指数(PLI)评估了微塑料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公园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分别为104.67~674.44 n·m-3和95.57~877.78 n·kg-1.微塑料形状主要包含碎片、纤维、薄膜和颗粒,且以小于1 mm的碎片和纤维为主.微塑料聚合物有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不同功能公园水体的微塑料丰度差异性显著,其中综合型公园的微塑料丰度最高.公园水体微塑料丰度与公园功能和入园人数密切相关.公园表层水的污染风险较低,而沉积物的污染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旅游是桂林城市公园水体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桂林市公园水体中微塑料污染风险总体属于轻度污染,但仍需关注其在城市小型淡水水域中的累积风险.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近年来,微塑料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型海洋污染物,海湾作为人类在海岸环境中的主要活动地区,一直是海洋污染物聚集地,但我国对近岸大部分中小型海湾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状况仍鲜见报道.为了解我国近岸中小型海湾的微塑料污染特征,本研究以江苏省海州湾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采集的微塑料为样本,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主要类型和丰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州湾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分别为(2.60±1.40)个·m~(-3)和(0.33±0.26)个·g~(-1),在国内近岸环境(表层水0.33~545.00个·m~(-3),沉积物0.07~2.58个·g~(-1))中,海州湾表层水中的微塑料丰度处于较低水平,但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处于较高水平.塑料污染物的粒径大小在水体中分布范围为0.08~13.48 mm,其中,微塑料(粒径5 mm)占91.8%,塑料污染物在沉积物中粒径的分布范围为0.04~14.74 mm,微塑料占91.4%,水体和沉积物中60%以上的微塑料粒径小于2.00 mm.海州湾海域微塑料的形态以纤维状为主,占92%;颜色以蓝色和黑色为主,占70%;材质以人造纤维和PET为主,占79.4%.表层水中微塑料的分布与悬浮物浓度分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布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分布规律与表层水中微塑料的分布以及沉积物中粒径的分布都具有较大差异性.通过对微塑料的形态特征以及成分组成的分析表明,海州湾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海水养殖和沿岸陆源输入.  相似文献   

6.
程昕煜  杨丽虎  宋献方 《环境科学》2023,44(8):4344-4352
为探究我国白洋淀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于2021年10月通过野外采样、实验室预处理、显微镜观察和激光红外光谱测定等方法鉴定了淀区10份上覆水及10份沉积物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形状、粒径和聚合物类型,并通过Stokes沉降公式研究了微塑料在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沉降规律,对其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区上覆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范围分别为474~19 382 n·m-3和95.3~29 542.5 n·kg-1,平均值为6 255.4 n·m-3和11 088 n·kg-1.上覆水中的微塑料主要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7.20±0.26)%],沉积物中微塑料以氯化聚乙烯[CPE,(46.11±1.30)%]为主.淀区内微塑料的沉降速度从0.079 3~111.754 7 mm·s-1不等,粒径大的颗粒沉降速度较高,易沉降并保留在沉积物中.研究区微塑料污染主要来源为洗涤废水产生的纺织纤维排放,船舶漆、船舶橡胶和建筑材料磨损等过程.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在淀山湖水环境的污染分布、组成特征和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流和湖泊是微塑料从陆地向海洋传输的重要渠道,是受人类活动和物质运输影响的重要区域.为研究微塑料在淀山湖地表水中的赋存特征和潜在风险,对淀山湖18个采样点表层水的微塑料丰度、形态、粒径、颜色和聚合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水中微塑料的丰度为575~5375 n·m-3,平均为(1960±1085)n·m-3.位于近生活区采样点的微塑料丰度((2490±1260)n·m-3)显著高于风景区((1540±1280)n·m-3)和农田区((1170±430)n·m-3),另外,出湖口采样点的微塑料丰度((3570±2160)n·m-3)显著高于入湖口((2120±580)n·m-3)及其他位置((1500±730)n·m-3),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纤维是最常见的微塑料形态(88.04%);小粒径(<0.5 mm)及黑色微塑料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比56.42%及57.8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相似文献   

8.
微塑料(MPs)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了解海湾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揭示微塑料沉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厦门湾选择了5个典型沙滩,根据潮汐变化,同时在高潮线、中潮线和低潮线分层采集了0~10、10~20和20~30 cm的沉积物柱状样品,研究了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水平与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厦门湾沙滩45个沉积物样品中均检出微塑料,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9~260 n ·kg-1,平均丰度为(114±26) n ·kg-1;微塑料形状主要为纤维状、碎片状、颗粒状和泡沫状,其中纤维状占比最大;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赛璐芬(cellophane)和聚乙烯(PE);微塑料的颜色包括透明、蓝色、黄色、黑色和白色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微塑料的平均丰度因沙滩位置、潮间带位置和采样深度的不同呈一定的规律,并且波浪、潮汐、岸线形状、风、游客数量和海漂垃圾清洁等自然和人为多种因素均影响沙滩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为微塑料的陆海传输提供依据,对海漂垃圾及岸滩垃圾收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已成为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为探究青藏高原无人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特拉什湖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湖滨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分布、物理形貌和成分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微塑料的潜在来源,并利用污染负荷指数(PLI)模型和风险指数(H)模型评估了微塑料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特拉什湖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9.58~247.92 n·m-2,平均丰度为(107.08±101.34) n·m-2.这一结果可作为现阶段微塑料污染研究的自然背景参考值.纤维占微塑料总数的79.49%,透明和小粒径(<1 mm)的微塑料占很大比例,确定的主要聚合物是聚酯(51.28%).纺织品是特拉什湖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可能来自特拉什湖以西,通过大气环流长距离运输至该区域.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显示,特拉什湖的微塑料污染负荷较轻;尽管少数点位的生态风险指数较高,但总体上该区域的微塑料污染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全球多种环境介质中.本研究选择渭河流域关中段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对河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河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分别为2960~10320粒·m-3和4.774×105~6.163×106粒·m-3.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约为河水中的500倍,表明沉积物是河流微塑料的“汇”.河水和沉积物中均以小粒径微塑料(<0.5 mm)为主,且小粒径微塑料在沉积物中的占比约为河水中的1.5倍.纤维和碎片是河流和沉积物中微塑料常见的形状,且河水中纤维状微塑料占比较沉积物中高.河水中微塑料以有色和白色为主,而沉积物中以透明微塑料为主.经拉曼光谱仪鉴定,河水中检出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而沉积物中仅检出聚丙烯和聚乙烯.沉积物中微塑料可能经过了长期的环境作用(风化、氧化、磨损),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塑料制品是渭河流域关中段的主要来源.微塑料丰度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及沉积物在水下的沉积体积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三氯氢硅是制备多晶硅的重要原料,三氯氢硅极易挥发,在空气中易燃,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其化学性质很不稳定,遇水或水蒸气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形成有毒的腐蚀性氯化氢烟雾;通过对三氯氢硅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探讨了该类项目生产过程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种类、成分及产生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对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光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光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探讨了克服光污染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地下水被污染后,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保护好地下水资源.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城市地下水污染的状况,描述了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对此提出了治污的方法,主要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城市的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从而使之能良好地运行,有效控制城市地下水的污染,使得城市居民能喝上放心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噪声、放射性和电磁辐射三个方面对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作了详尽的阐述,指出了物理性污染的形成及其诱发疾病的常见症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物理性污染的防范。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日趋严重,会形成几种危害人体的症状,已成为对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之一。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装饰材料、家具和建筑物自身、室外污染物、燃烧产物和人体挥发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应注重现代住宅的5项卫生标准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6.
有机污染是近年来“三湖”污染的一个显著特征,利用厌氧消化技术,特别是应用大中型沼气工程及氧生物净化处理工程处理有机污水,投资经济,效果明显,易于实施,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砷的污染、检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化学污染物中,砷是最常见、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砷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更好地评价砷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介绍了砷污染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标准的检测方法和目前砷污染治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浅谈铁路噪声污染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噪声包括机车辆辐射的稳态噪声和列车运动有亲的间歇声。综合铁路噪声的声级分析,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昆明,铁路噪声的平均值分别为70、71、72和68dB(A)为治理铁路噪声,除对新建铁路作好规划外,对既有铁路应采取加强声源控制,改善线路结构,提高机车质量,设置档声屏障和种植隔离林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评价了汉江流域水质污染现状:汉江流域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从上游至下游污染状况逐渐上升,主要污染物为COD、TP、NH3-N,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型。对汉江流域污染源进行了调查:汉江流域面源污染大于点源,排放负荷较大的是农业地表径流、城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20.
沿海港口水域污染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港口的水域污染现状,指出港湾水域和近海污染已成为我国海洋污染的重点。分别阐述了港口水域的主要污染和污染物:疏浚物,化学品,生活污水,货物粉尘,垃圾及重金属等的来源及其危害。同时,提出改善港口环境管理和提高港口水域污染防污技术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