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 10 kV 配电线路跌落式熔断器带电作业时,重复绝缘遮蔽耗费大量作业时间的问题,经过深入实际地研究和分析,设计了一种使用灵活、方便、快捷、安全的新型绝缘隔板,并应用到 10 kV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应用结果表明:新型绝缘隔板有效地缩短了带电作业时间, 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 800 kV 灵州换流站工程 750 kV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latedswitchgear, GIS)设备安装施工环境条件恶劣问题,通过分析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设备安装环境条件控制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设备安装环境控制方案保证了灵州换流站750 kV GIS安装条件要求,对环境变化复杂地区的超长GIS设备安装施工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钢化玻璃绝缘子自爆严重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通过对地区内2条 ±800kV输电线路运行初期玻璃绝缘子自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钢化玻璃绝缘子的制备过程,分析了自爆的原因。结果表明:处于运行初期玻璃绝缘子自爆主要是由绝缘子玻璃件的质量引起。玻璃件自爆的内因是钢化内应力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内应力平衡受自身质量、机械负荷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宁夏电网目前已接入3回直流,其中第1回直流为±660 kV接入,容量为4 GW;第2回直流为±800 kV,容量为8 GW;第3回直流为±800 kV,容量为10 GW,并正式形成了送端直流群。随着特高压直流的接入,宁夏电网发生直流故障的次数逐渐增多。针对第2回直流某次典型单极连续3次闭锁故障,详细介绍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和故障前后宁夏电网运行方式及系统动态特性的变化情况。利用PSASP程序建立宁夏电网仿真模型,还原了故障前电网运行方式,并仿真再现了故障后的电网动态过程。通过仿真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进一步明确了直流故障期间电网特性的变化情况,同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10kV柱上电力设备带电作业中绝缘引流线跨越耐张横担的绝缘遮蔽问题,经过深入实际的研究和分析,设计了一种使用灵活、方便、简捷、安全,绝缘遮蔽和绝缘隔离效果优良的组合式横担绝缘遮蔽罩。应用结果表明:组合式横担绝缘遮蔽罩有效地提高了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750 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难度及安全性等问题,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采用“摆入法”进入强电场的作业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郊降低了超高压线路作业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及停电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作业适应面,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的安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施工吊车吊臂与邻近带电体不能保证安全距离,容易引起带电体放电,造成操作人员触电事故的问题,对现场作业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使用灵活、结构简单,方便的电力施工吊车接地装置,并应用到35 kV及以下输电线路施工中。应用效果表明:该接地装置有效地避免了电力施工人员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吊车作业的安全系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灵州至绍兴±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光纤通信工程建设需求,减少通信中继站点,降低光缆损耗,在灵州换流站至延安变光通信段使用了超低损耗光缆,并配合使用拉曼放大器、色散补偿、纠错编码等超长站距通信技术,实现灵州至延安的长距离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超低损耗光缆与超长站距通信技术组合使用,合理配置光路子系统,实现变电站之间远距离大容量的通信。  相似文献   

9.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不断建设,电力通信系统对超长站间距离、无中继站光传输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凸显。针对超长距无中继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线路损耗、色散效应以及光信噪比三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宁夏电网第一条省内超长距无中继传输系统即六盘山750kV变电站至灵州±800kV换流站通信系统的建设,通过运用光放大器、纠错、色散补偿、拉曼等关键技术,实现2.5 Gbit/s 速率、10 Gbit/s 速率长传系统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超长距光传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六盘山750 kV变电站至灵州换流站间的超长站距通信,满足了系统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及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夏电网±660 kV 银川东换流站 330 kV 母线单相短路电流超过了开关额定遮断电流的问题,依据宁夏电网 2014 年及 2016 年规划主网架结构,研究了±660 kV 银川东换流站 750 kV 主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的限流效果,以有效限制短路电流。通过对电抗器工频过电压、电流和操作过电压、电流的计算分析,选取了中性点避雷器参数,提出了主变压器中性点电抗器的工频和操作过电压水平,对电抗器的动、热稳定电流进行了选择,确定了中性点电抗器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660 kV 银川东换流站 750 kV 主变压器加装小电抗可有效限制 330 kV母线单相短路电流。  相似文献   

11.
有载分接开关是换流变压器的重要部件。针对某±800 kV特高压换流站发生的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通过设备检查和试验分析,得出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载分接开关的机械操作机构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33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架空地线无专用接地线,设计一种串接电阻的新型接地装置,以避免当绝缘架空地线存在过大感应电压时因瞬间直接接地产生的电弧伤害。通过对某33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情况下绝缘架空地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进行仿真分析,为新型接地装置的电气参数选取提供依据,同时详细设计了其机械结构。对新型接地装置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了其相较于传统接地线具有的便携性及安全性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330 kV输电线路安装绝缘护套的防鸟害效果,采用Ansoft对330 kV线路复合绝缘子的轴向电位和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330 kV输电线路而言,当绝缘护套厚度为1 cm、导线夹有效长度为50 cm时,防鸟害效果最佳;将导线、金具和均压环都包覆在内时,绝缘子高压端电场分布最优。最后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对输电线路防鸟害绝缘护套的现场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800kV特高压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闭锁调档功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过电流闭锁、-25 ℃低油温闭锁以及BCD模块导通特性不一致闭锁的有载分接开关调档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闭锁调档功能的优化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有载分接开关调档功能优化后有效提高了直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可为后续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维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跨区域电网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模式的空白,以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提出在SAP系统应用环境下,建立完整的跨区域电网基建项目财务核算模式,并分析该核算模式下可能面临的风险,结合实际管理现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分析结果表明:跨省跨区域电网基建项目应用该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在多个会计主体中进行会计业务核算。  相似文献   

16.
晶闸管击穿故障为换流阀常见故障之一,现有±800 kV特高压换流站A5000型换流阀晶闸管击穿故障处理方案存在耗时不稳定、处理环节复杂等问题,进而造成换流阀停电时间延长,影响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输送能力,针对A5000型换流阀晶闸管击穿故障处理方案进行优化,提高了该型号换流阀晶闸管击穿故障的处理效率,缩短了换流阀停电时间,可进一步保障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宁夏电网±660 kV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闭锁后安稳装置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及安稳装置切机后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系统(Advanced Digital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进行故障仿真,仿真过程中,安稳装置动作可靠,系统保持稳定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安稳装置动作后,直流系统附近各线路电压在短暂波动后均恢复平稳,线路无过载现象。  相似文献   

18.
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下方农田、葡萄田经常发生“电击”现象。通过电场仿真计算、现场实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研究分析75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下方地面1.5 m高处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电场仿真计算与现场实测电场效应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基本一致。通过研究输电线路下方电场效应影响因素,为电场效应的抑制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华东电网某500kV高压输电线路结构的三塔两线空间有限元模型,将线路实测的台风"韦帕"风速记录转换为风荷载,进行了该塔线耦联体系的非线性风振响应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加速度响应吻合较好,说明文中建立的高压输电线路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塔线耦联体系的风振响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设计风速作用下塔线耦联体系的风振响应,并与规范拟静力响应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设计风速时,线路中输电塔主要受力构件的内力接近钢材的屈服强度设计值,有引发塔架破坏的可能。按现行输电线路结构设计规程设计的输电塔结构在设计风速作用时是偏于不安全的,输电线路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塔线之间的耦合作用对输电塔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已经投入运行的换流站中,换流变压器的非电气量保护在换流变压器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介绍某±660 kV换流站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升高座重瓦斯保护动作的经过,利用现场收集的换流变非电量保护及保护暂态故障录波对故障进行分析,同时对一、二次设备进行事故后的检查和试验,得出此次故障的主因是瓦斯继电器行程较小引起的误动,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