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220 kV及以上线路保护、安稳等重要业务通道路由于关联性增加,无法满足运行要求的问题,对现有N-1通信网络运行方式进行分析,提出N-2通信网络路由运行方式安排,以确保安稳及保护等重要业务通道迂回路径的合理性。应用结果表明:N-2运行方式有效降低了宁夏电网安稳及保护通道运行风险,符合目前网络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 220 kV 线路高阻接地故障过程中线路两侧双重化保护动作行为不一致的问题, 依据故障时序分为 3 个阶段分析故障保护报文信息和录波,同时通过故障仿真计算验证,找出保护动作不一致的原因和影响保护动作行为的现场缺陷,提出保护定值整定方法及保护装置应用的优化逻辑,以使高压线路发生高阻接地时两侧双重化保护装置能够快速、一致的动作,最大限度地保护电网和设备安全。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保护整定方法易于计算,适用于 220 kV 及以上线路保护定值计算,利用背侧电源大小整定保护启动值从根本上解决了线路两侧保护动作不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城镇周边输电线路通道紧张,新建线路路径选择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线路路径影响因素的归类分析,提出了基于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原则的城镇周边输电线路路径规划方案。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较好地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了线路建设和城镇发展的一体化,实现了电网发展投资效益的长期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10 kV并列运行双回线和双电源环网线路负荷侧保护在线路对侧母线出线故障时误动事例的分析,从改变运行接线方式、提高线路主保护配置及退出后备段保护3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简化了负荷侧保护的整定配合及投退方案,提高了可靠性。结果表明:110 kV线路配置光差保护,强化主保护功能,是电网多方式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宁夏风区分布特征及输电线路防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输电线路经常因大风引起故障的问题, 结合地形及大气环流等因素,研究了宁夏风区的分布特征,并根据风区分布特征提出了宁夏输电线路防风策略。应用结果表明:防风策略实施后,输电线路因大风引起的故障明显减少,避免了输电线路风偏、舞动故障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宁夏电网因非计划停运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 110 kV 电网重负荷、长距离输电带来的负荷末端电压质量问题,对影响电压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在中卫电网 110 kV 新-海线海原变电站侧线路上加装高压新型串联电压补偿系统的解决方案。应用结果表明:线路电压降导致的用户受端电压质量不合格和重负载启停时造成的电压波动问题得以根除,为宁夏高压电网、超高压电网、乃至特高压电网电压补偿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调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电网容量日益增大,电网工作时所带负荷也日益增大。高容量、高负荷导致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剧增,从而对线路和通信设备造成很大危害。 为降低短路电流,分析了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提出了自适应保护的新方法,对变阻抗变压器在空投情况下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做出了可行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能够适应于含变阻抗变压器的 110kV系统,而自适应保护方法能够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 WBT-822A 型备自投保护与 RCS-941 型线路保护二次回路配合上存在的问题,根据《10 kV-110(66)kV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在进线保护操作箱回路增加一个重动继电器,可消除备自投误动或拒动的安全隐患,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西北电力通信网在宁夏地区的发展现状,分别从环网带宽资源受限、跨省链路减少、跨省链路带宽不足这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平滑升级部分环网链路的传输速率,解决网络资源受限及传输带宽存在瓶颈的问题,使得业务传输通道的冗余度得到有效丰富。通过利用特高压光缆线路组织跨省联络电路,实现跨省链路的新增。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西北电力通信网宁夏地区网络优化方案能够提高通信系统安全性及传输网的承载能力,在提高站点接入能力,增加环网带宽,增强网络安全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高压线路加装开关型限流装置是降低短路水平的有效措施,具有正常运行时不改变线路潮流的优点,但需要研究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通过 330 kV 安-迎线加装开关型限流装置进行人工短路保护动作行为试验,同时建立限流电抗器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限流效果和对线路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加装限流装置后线路保护定值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限流装置效果明显,对线路主保护定值无影响,后备保护配合关系保持不变,仅需根据电抗器参数核算后备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通信设备应急保电工作的效率,保障各变电站及各县、市供电局通信设备后备电源供电可靠性,针对通信保电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研制了电力系统应急通信电源装置,并对装置进行了性能测试。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应急通信设备保电工作中设备接线速度慢,可靠性、稳定性差的问题,简化了应急保电工作步骤,便于应急保电工作人员操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伏电站并网问题,分析了并网接入点的系统电压变化因素,通过建立光伏电站并网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及进一步推导,得出了系统短路容量与光伏电站极限规划设计容量及并网点电压之间的简明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光伏电站待接入的并网点系统短路容量这一电网特性简单估算待并入光伏电站的极限设计容量大小及并网点电压的变化大小,为今后更好地规划设计光伏电站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宁夏电网结构及运行特性发生的变化及日益严重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本文基于宁夏电网“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宁夏电网分为4个区域的供电分区方案。从电力电量平衡、短路电流水平、安全稳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短路电流和动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对分区方案进行最大供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分区方案合理、有效,可为宁夏“十三五”电网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电场并网变电站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无功补偿的策略。结果表明:在风电场并网变电站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可有效改善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电压质量,达到电压综合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风力发电规模的日益增加,风电并网需求量增大,大电网环境下与之相适应的火电机组的启停组合经济调度问题显得特别突出。针对此问题,通过对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改进,采用等耗量微增率迭代法整合优化方案,用于解决火电机组启停组合经济调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接近最优,在满足电力系统约束条件下得出的机组组合方式能够使得总运行费用最低,能够根据风电具体预测信息,为电网接入的火电机组经济调度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稳定性问题,根据宁夏局部电网的特点,对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波动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潮流计算,验证包含风力发电的不同因素对电力系统电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风电场无功补偿水平、风电有功出力以及接入方式的影响,风电接入点的电网电压随着风电有功出力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加速下降的波动趋势,该结果可为控制风电场接入点的电压稳定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厂用电的可靠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设计将2台机组独立的6 kV厂用电源系统互联。系统按照实际负荷选取开关、 配置保险、加设控制回路、整定保护并进行核相;在使用新增联络开关时,需根据运行方式合理切换联跳压板。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厂用电系统,不但保障了厂用备用电源的可靠性,而且有效地节约了厂用外购电费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能源并网容量不断增加,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时无功电压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研究在新能源大出力方式下系统电压水平、电压波动及严重故障时电压失稳情况,提出了动态无功补偿、低压无功补偿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无功配置方案适用于宁夏电网新能源场站和新能源汇集站的动态无功补偿,已纳入宁夏“十三五”电网滚动规划,对于保障宁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分析程序存在差异的问题,从潮流计算角度,对比研究了国内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2款潮流计算程序(PSAT和PSD-BPA),分析了收敛误差、发电机分接头、负荷比例等不同初值条件设置对其潮流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PSAT在建模、可视化和自定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比较适合小规模电网仿真和自定义元件模型研究;而BPA的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比较适合大规模电网仿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发生漂移的问题,建立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采用 PVsyst 软件仿真光伏电池在不同光照及温度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利用 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int Tracking,MPP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导增量法的 MPPT 控制方法,能使光伏发电系统在环境及负载变化情况下快速实现 MPPT,且稳态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