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四湖”地区典型湖垸(新兴垸)为背景,给出了典型湖垸水利系统满足综合设计排涝标准的评价准则。用大系统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该湖垸水利规划的大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根据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变量修建节制闸的设计思想,从而使排涝灌溉一体化。最后,用动态规划方法,给出了递推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程在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湖垸是平原湖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湿地单元。本文通过对江汉平原四湖地区的一个典型湖垸──新兴垸湿地农业开发的调查与分析,指出必须在湖垸微地貌基础上建设拦蓄和疏导并举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沼气促进湖垸湿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同时肯定并强调生态工程的应用是湖垸湿地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农业环境与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环湖片区是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空间场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环湖片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石臼湖马鞍山环湖片区的生态环境基底和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重点规划区域;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d I)识别落在规划区域内的重要斑块;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MCR)模拟潜在生态廊道,并将其与景观廊道、游憩廊道相叠加;构建连续的景观生态格局,为石臼湖马鞍山环湖片区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结果表明,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用客观定量的标准对景观要素进行选择和规划,使景观中资源组合在结构和功能上接近或达到最优化,提高区域内景观的稳定性,可以实现对环湖片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初步分析长江1998年水情与防汛情况的基础上,对长江防洪体系中各项措施的情况作了研究,说明在98年抗洪斗争中已建控制性水利枢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如三峡工程已建成则防汛情势会有本质变化;长江主要堤防均保证了安全,出险多的是一些保护面积相对小的堤段;分蓄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从而难以决策实施计划分洪:“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应区别对待,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很严重,但不是影响98年洪水的主要因素。长江防洪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环境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探讨一种基于规划路网与生态要素空间关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要素分为两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识别出规划路网对4种生态组分影响较大的地区和直接受规划路网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做出了空间分布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对策,为合理设计和布设路网提供了依据。提出的基于空间位置关系的评价方法将会促进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日合作项目“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两个涝渍地综合开发示范区的有关实践,对该区涝渍地开发规划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表明,江汉平原涝渍地大体上可分成以河流冲积物为主和以湖积与冲积共同作用形成的两类地区,两者在地貌、土壤结构、耕作方式和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区别对待;“单元水系”可作为涝渍地区域综合开发最基层的区域单元。水土资源存在的巨大潜力和障碍应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其开发模式可借鉴日本“农田综合整备”的理论与实践;田间土地整治及其附属物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应以我国近20年来关于涝渍地排水的工程标准为主,适当参照世界先进国家标准。数量化理论I可作为规划前对涝渍地微域土地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合适方法;鉴于涝渍地开发的阶段性,对现阶段涝渍地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在农田的物理结构改变效果、农业深度开发与结构调整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效果等3方面取得平衡。以第一方面的评价为重点,给出了一个相应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是城市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包括动态监测子系统、预警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三部分。系统的建立围绕边缘区土地的增值特点和土地利用动态更替规律,通过对边缘区土地质量和地价的动态评价,模拟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更替趋势,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对边缘区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分析和调整,并据此提出管理措施。作为一个循环反馈的运行机制,系统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为调节的终结,以保证规划的合理调整和实施可能,从而促进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退田还湖对鄱阳湖洪水调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实测资料统计了鄱阳湖近50年来湖盆形态和洪水水情的变化,表明由于围垦的作用,1954~1992年鄱阳湖面积共减小1 300 km2,容积共减少81×108 m3,调节系数从17.3%下降到13.7%,调洪能力降低20.8%;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年最高水位平均值抬高1.80 m。计算了退田还湖对近50年来两次特大洪水(1954年洪水和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的效应值,表明分别可使1954年洪水和1998年洪水的最高水位降低0.72 m和0.68 m。估算了退田还湖对鄱阳湖洪水位频率的影响,表明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分别可降低0.63 m和0.68 m。计算还表明,高水还湖(单退)降低洪水位的作用与圩区还湖前夕的内涝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及时排除圩区的内涝对保障退田还湖的防洪减灾作用至关重要。分析了退田还湖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高水还湖圩区的内涝问题和平垸行洪(双退)圩区的血防问题;探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具体对策,分别为单退圩堤采用“限高加固,排空待蓄”的运作方式,双退圩堤采用“敞开进洪,兼顾血防”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系统分析洞庭湖堤垸的空间变迁规律对于阐明湖区调蓄水量的变化原因及其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为基础,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洞庭湖民国前期(1921~1930年)、民国后期(1930~1949年)、解放初期(1950~1963年)、20世纪70年代(1963~1980年)和现状(80年代至今)5个时期的堤垸演变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其空间格局的变迁规律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自民国以来洞庭湖的堤垸面积虽不断增加,但速率明显减慢,从最初的3126%减缓至现在的273%;民国前期洞庭湖堤垸面积为5 08419 km2,民国后期所围堤垸主要集中在沅江中东部;至解放初期,通过兴建国营农场,并且在大通湖及西、南洞庭湖进行围垸,堤垸面积增加至8 10210 km2;至20世纪70年代,堤垸扩展部分主要集中在湖区西北角;近30 a来,由于“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堤垸面积及其分布相对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围绕土地“三位一体”管理理念,强化土地利用生态管理是当今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综合思路,研究湖滨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滩镇为实证研究区,通过构建数理量化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2005~2015年间研究区湖滨土地利用状况,并差别化探讨了湖滨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多样化系数和均衡度在时序上变幅较小,在空间上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但总体上处于均衡状态。(2)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体为波动上升趋势,以2012年为拐点,安全状态由较安全向安全阶段转变,总体呈较安全状态。(3)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主要受种植结构优化合理度、人口密度、地均牲畜量、水环境污染负荷、水土流失占比、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的影响,其中人口密度与预期方向相反,种植结构优化合理度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余的综合净效应为负。(4)针对黑龙滩镇湖滨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生态安全保护需求与区域发展趋势,差别化地提出退耕还湖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复合农业与生态种植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与教育体验发展模式三类湖滨土地利用模式。综上提出了加强湖滨水土资源保护、优化湖滨农业结构布局和规范湖滨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苏南水网地区农田钾素资源概况及潜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南水网地区,土壤供钾潜力较低,加之复种指数较,雨水过多,土壤钾素匮缺严重,其中因径流和渗漏损失的钾素养分占钾肥施入量的54.4%。而我国钾矿资源贫四肥的生产量还不到需要量的1/10,随着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物的需钾量将渐增大,因此,单纯依靠钾肥来满足作物对钾素日益增长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开发利用富钾资源以缓解钾素的供需矛盾。苏南水网地区的水资源,秸秆,绿肥,塘泥等均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滨带湿地是面源污染汇入湖泊的过渡区域,也是湖泊天然的保护屏障。磷素是面源污染的主要组成,同时也是水体中最难被去除的污染物之一,其过量输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湖滨带湿地的截磷作用能大大削减进入湖泊的外源磷负荷,研究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机制对于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显著意义。简述了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机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宏观大尺度分析、微观协同作用与模型研究,强化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效率,提升湖滨带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监控和考核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程和成效,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叠加、功效系数、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数学模型,并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研究生态示范区多时空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水平年(2000)、近期目标年(2005)和远景目标年(2010)生态示范区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0.268、0.541、0.859)、可持续功效系数(0.711、0.812、0.949)和可持续发展隶属度(0.129、0.332、\{0.671\})都逐步增加,而且在不同规划年限中均以自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最优,这与该县生态环境优越、经济社会水平低、发展潜力大的客观实际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15.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 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盆地地质环境系统演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及人工围的相互的相互作用下,长江中游盆地质环境系统分割为演变化方向不同的两部分,堤外水域成为人工过饱盆地,堤内垸地成人为人工饥饿盆地。,长江某些区段及洞庭湖 水位抬升,垸地高程不断降低,洪涝渍害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7.
终宿主耕牛是血吸虫病最重要的传染源之一。将2008~2012年江汉平原10个主要血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村级家畜疫情资料空间可视化,运用时空扫描统计、Local Moran’s I及多水平模型,系统地分析村级血吸虫病耕牛感染率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在其各类流行区间的分布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历年血吸虫病耕牛疫情高风险集聚区主要位于四湖地区,尤以位于湖沼洲垸(垸内)流行区的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和潜江市及位于湖沼洲摊(垸外)流行区的石首市为重;高值聚类村分布范围随时间总体逐渐缩小且疫情高风险显著聚集时间为2008~2009年;行政村耕牛感染率总体平均随时间呈显著线性降低趋势(年份 = -0.58,P < 0.000 1);山丘丘陵亚型、湖沼洲垸亚型以及湖沼洲滩亚型3种类型流行区行政村的平均耕牛感染率后者显著高于前者(流行区类型= -0.3,P < 0.001)。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沼洲滩亚型地区行政村的耕牛感染率平均减小幅度最大,其次是湖沼洲垸亚型地区,再次是山丘丘陵亚型地区(年份*流行区类型= -0.07,P < 0.01)。江汉平原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县(市)耕牛感染率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其特征可为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巢湖藻华易堆积区蓝藻时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湖西半湖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夏季蓝藻水华主要集聚于湖滨带。因此选择西半湖藻华易堆积的区域,并监测在风力驱使下蓝藻水华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湖滨带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滨带水华生物量的分布容易受到风向和天气的影响;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钾指数(CODMn)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湖滨带水体中微囊藻(Microcystis)的生物量几乎占据水体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95%以上,而且越靠近湖岸带微囊藻的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越大。据此,可以选择湖滨带水华易聚集区作为蓝藻水华尤其是微囊藻去除的重点区域,以有效地削减蓝藻水华污染,从而为巢湖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河流型硅藻水华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硅藻水华发生机制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对硅藻水华发生机制做了一般性探讨,并重点关注了河流型水华的发生机制的独特点。河流水华种类主要为中心硅藻纲,静水生态系统水华种类除中心硅藻纲还包括部分羽纹硅藻纲种类。河流水华硅藻种类对营养盐浓度、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与静水生态系统相比,河流硅藻水华受气象和水文等物理指标的影响更为明显。河流硅藻水华中常具有时滞现象,其中由气象和水文因素引起的时滞现象最为明显。目前河流硅藻水华的防治仍然以上游水库下泄稀释为主,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河流水华硅藻的生理属性、硅藻水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节水与抑制水华的统筹以及其他控制水华的方法都是未来河流硅藻水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