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生物高分子物质。文章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及其特性,介绍了其分类、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特别是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介绍超滤膜技术原理、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究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水处理工程提供借鉴,并扩大超滤膜技术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长庆油田炼油厂从生产管理入手进行分析,得出了一套简单的管理模式,解决了活性污泥处理废水时由于污染物毒杀细菌而影响水处理结果这一难题,使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处理水中的难分解有害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碳在31.1℃,75.2Kg/cm^2以上时成为超临界流体,有优异的传输性能等许多独特性质。本文研究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含有机氯化合物,一些农药及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等难分解有害物的水处理方法,找到了处理过程重要参数的作用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水处理中开发应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和研究概况,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实例,指出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氯的稳定性及储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常规条件下酸碱度,温度及光照条件等因素对纯二氧化氯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在不投加化学稳定剂情况下如何储备二氧化氯,从而使二氧化氯在水处理工艺和医疗卫生中的广泛利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以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为例,分析了湖库底泥疏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素识别与评价重点,探讨了施工期对水域水质及周围景观影响、施工期恶臭、噪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底泥堆放对地下水与土壤环境影响、堆放恶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及疏挖工程的环境效益与运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要点。针对该类工程在疏挖、余水处理和污染底泥堆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末梢水与其水源水的数据“倒挂”现象是影响居民饮水健康的安全隐患。基于末梢水数据“倒挂”现象在新闻报道、政府信息公开及相关调查研究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引起末梢水数据“倒挂”的原因主要包括:监测采样、分析偏差,物理因素和化学、生物反应以及综合因素造成的污染等。提出,在饮用水水源方面,加强规范化管理,保持水源水水质合格并长期稳定;在水处理阶段,选择适宜且安全高效的水处理方式;在水管输送阶段,选择健康的管道材质并合理规划设计、维护输水管网体系;在饮用水使用阶段,加强用水宣传,让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用水习惯。从而逐渐消除末梢水数据“倒挂”现象,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低压锅炉水处理与地下水污染刘国镛,王雅珍(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北京100075)1.锅炉水处理废液对地下水污染所谓低压锅炉是指锅炉的工作压力在2.5MPa及以下的锅炉,多数为0.8MPa和1.3MPa。这类锅炉大量用于工业生产中加热、蒸煮、干...  相似文献   

10.
供水厂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西江某供水厂的水源水与出厂水水质进行分析研究 ,可知供水厂的水处理效果主要表现在对降低出水的浊度、色度和总细菌数等指标上 ,对大部分水溶性物质的减少无效或效果较低。为保证和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水质 ,除需提高供水厂的水处理效果和能力外 ,根本出路在于从环境管理与立法等角度 ,加大对水源水的保护力度 ,减少对饮用水源的排污  相似文献   

11.
南方某市水源水、自来水的致突变活性现状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es试验方法评价现有水处理工艺与模拟水厂水处理工艺对水的致突变活性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水源水的致突变活性呈阳性,T(传统处理)工艺出水致突变活性进一步增强;BT(B为生物处理)工艺能使致突变活性降低,但仍为阳性;BTC(C为活性炭)、OBTC(O代表臭氧)组合工艺能有效去除和控制水中的致突物,使水的致突变活性转变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渗透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文章介绍了反渗透的工作原理、发展和特点,主要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磷酸生产废渣磷石膏为原料制备多孔陶粒,考察不同配比、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多孔陶粒堆积密度、吸水率及盐酸可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与磷石膏混合比1∶4、烧结温度1 050℃、烧结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堆积密度为685.78 kg/m~3、吸水率27.34%、盐酸可溶率11.38%的陶粒,该陶粒内部含有丰富的膨胀气孔,可用作水处理滤料或建材骨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设计、运行污水处理厂作好曝气池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并在短期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好效果。为中国石化总公司倡导的“优化水处理”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生活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原理及构思,将通用设备替代为组合的一体化构筑物形式,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较优的技术稳定性,达到了水处理单元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海绵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海绵钛在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情况,海绵铁在去降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铬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的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水道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水道技术是介于上水、下水之间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即将生活污水或洗澡废水处理后回用,本文介绍了中水道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中水系统概况及中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从去除率,去除量的辨析谈污水处理均质调节池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去除量”是较“去除率”更准确有效的设计参数,均质调节池是使水处理过程保证稳定去除量的关键工艺环中。本文对均质调节池的作用及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以考虑在设计中完善的池型。  相似文献   

19.
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是在生物活性炭的基础上,以活性炭纤维代替颗粒活性炭,用于处理微污染水中有机污染物。BACF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的深度处理工艺,结合了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双重效能,可以有效提高对原水的净化效果,同时也可以扩大水源水的取水范围,是一项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淋溶试验分析生物炭热解温度、生物炭与尿素比例、粘结剂含量对生物炭基缓释肥缓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培育试验研究生物炭基缓释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下热解而成的生物炭缓释性能优于300 ℃下热解形成的生物炭;生物炭添加比例和粘结剂含量的增加能提升生物炭基缓释肥的缓释性能;生物炭基缓释肥的加入可降低培育土壤的容重,增大土壤的饱和导水率,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