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打好四化第一战役中,传来整顿小煤矿的消息。这是关系到千百万小煤矿工人安全健康和发展煤炭生产的大事。 小煤矿是煤炭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1978年全国地方小煤矿产煤2亿7千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45%。但是,由于地方小煤矿,特别是社队小煤矿劳动条件差、抗灾能力弱,事故很多,伤亡很大,近几年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约占全国煤矿死亡总数的 60%左右。我们国家解放三十年了,可是不少小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还远未解决,劳动条件还和旧社会差不多,保持独眼井、明火照明的落后状态。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多么不…  相似文献   

2.
我市在1970年建市时,有社队煤矿37个,大多是独眼井,明火照明,明火放炮和自然通风,安全条件差,事故多。建市以来,市委和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社队煤矿走整顿改造、提高的道路。现在,已有90%的生产矿井实现了“五消灭”,近50%的矿井建矿以来杜绝了死亡事故。安全促进了生产,原煤产量1982年比1970年增长了9倍。 在发展社队煤矿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搞好安全生产是发展社队煤矿的根本保证,领导高度重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长期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紧紧抓住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放。市委、市政府把社队煤矿安全生…  相似文献   

3.
我在煤矿工作多年,深切感到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很严重,地方小煤矿尤其突出。 雁北全地区有县以上煤矿24个、社队集体煤窑120个。这些矿窑大多是自然通风,明火放炮,明火照明,加以设备陈旧,采掘不分,地质不清,瓦斯检查不严,煤尘堆积飞扬,水火威胁十分严重,隐患明患大量存在,事故不断发生。1978产煤499.60万吨,死亡37人,百万吨死亡率高达7.4人。如果仍不采取措施,1979年的事故还会有增无减。我作为一个安全管理干部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了适应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地方小煤矿的安全工作。 一、长期以来,从地…  相似文献   

4.
1981年黑龙江省地方煤矿事故频繁、伤亡严重。1-10月份发生重大事故33起,其中鸡西、鹤岗市和黑河、牡丹江、松花江地区的小煤矿接连发生了5起重大事故,死亡多人。 地方煤矿事故多,除了生产管理混乱,乱挖乱采,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煤矿技术装备简陋,生产形不成系统,安全措施经费不落实。全省县以上煤矿采用自然通风的有17处,巷道失修率高达25.3%,其中严重失修的占9.6%。大多数矿井仍采用明火打点、明火放炮。5月5日,鸡西碱场煤矿一井因电压低,风机跳闸停风,放炮后瓦斯大量积聚,明火打点,引起瓦斯爆炸,死伤多人。9…  相似文献   

5.
烈山故事     
煤矿,历来被认为是事故多的地方,至今,在一些人中间还流传着“井下自有三分险,伤亡事故总难免”的说法。可是,烈山煤矿却用安全生产五年的事实,驳斥了这种“事故难免论”。 前些日子,我曾走访了这个矿的井上井下,听到了许多安全生产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短,但却生动地告诉人们,烈山矿安全生产的成绩是怎么得来的。下面就是其中的几则。管书记改棚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的一天,采煤一区党支部书记管万义值早班。 这一班创了高产,他心里乐滋滋的。可是,等到班长来交班时,他却发现班长手里没拿合格牌,就问:“你的合格牌呢?”班长气呼呼地说。“中班真…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先后发生了几次重特大的煤矿矿难,笔者在与一些煤炭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职工聊天时,发现有不少的生产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地认为,从事煤炭生产,发生事故是难免的。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事故难免论”、“听天由命论”、“运气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应坚决刹住这种风气。须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导致的,事故的控制预防关键在人,事故通过努力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然而,“事故难免论”则是不做主观努力,只讲客观原因,认为事故不是可控、在控,而是难控、未控。有的管理者甚至片面地认为,单位员工多、工作环境条件差、设备多、点多面广,作为领导又精力有限,所以出事在所难免。而一些煤矿工人也认为,我所干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危险系数大,“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再小心也会出问题,干煤炭工作,发生伤害算不了什么。这种看法,并没有揭示事故的本质,恰恰是对事故本质  相似文献   

7.
冯瑾 《劳动保护》2007,(4):42-44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产煤省区,全区煤矿点多、面广,而且有相当一批煤矿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地方小煤矿,矿难事故时有发生。从2005年3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就对全区煤矿进行了整顿。《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向“事故难免论”作斗争。因为这种思想会使人们对安全生产丧失信心,解除人们与事故作斗争的思想武装,为害甚大。 事故难免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呢? 事故难免论者认为,要进行生产建设就顾不了安全,死人难免,过去死人,现在死人,将来还要死人。 持这种论点的人,不问伤亡事故的原因,往往把任何情况下造成的伤亡事故都看成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事故,若要追查责任,严肃处理,他们就去说你是小题大作,百般加以阻挠。在他们看来,安全生产根本是不可能的,搞生产就不可能保…  相似文献   

9.
1980年山东省煤炭局在全省小煤矿开展了“五消灭”(消灭独眼井、自然通风、明火明电照明、明火明电放炮、明刀闸)会战。这次会战,他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结合该省实际情况,制订了《山东省地方煤矿“五消灭”标准》,经过验收达到标准的发合格证。由于标准明确、资金设备来源落实,工作抓得紧,仅用了半年时间,全省就有97.9%的地县煤矿和86.9%的公社煤矿达到了“五消灭”标准,取得了合格证。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小煤矿改造达到这样高的标准,确是一个可喜的捷报。 山东省小煤矿何以能短时间实现“五消灭”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相似文献   

10.
小煤矿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小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规模小,产量低,管理差,效率低。按照北京市发改委2006年核定的生产能力,北京市小煤矿生产能力一般为3至5万吨/年。小规模的开采方式带来生产系统复杂、生产集中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事故点多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安全状况差;二是小煤矿现有管理模式不利于规范安全生产。小煤矿中私人投资、个人承包的经营模式大量存在,这种投资和经营管理模式客观上不利于矿山企业的安全发展;三是小煤矿的短期行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由于北京市小煤矿采矿许可证核发的有效期较短,一般为1至3年,小矿主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四是基础资料不齐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五是小煤矿“三超”即超能力、越定员、超强度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小矿旗红     
小矿安全生产红旗张家岭煤矿是湖南省邵东县流 泽公社的一个290人的小煤矿。论条件,水害严重、 地质复杂、顶板破碎,又是超级瓦斯矿井。但是,他 们从1960年起已经连续19年消灭了重伤、死亡事故, 轻伤事故也很少。安全促进了生产,这个矿生产发展 快,年产原煤已由3,000吨上升到20,000吨。 “舍不得一壶酒,丢了一担谷”的教训 在安全生产上张家岭矿也付过学费。1958年建矿 初,不少人抱着“自古挖煤听天由命”的态度,见煤就 挖,没想到什么安全不安全。那一年,由于工人喝酒 下井失足、废巷窒息、冒顶等一连发生了4次事故, 死了5个人。血的教训使…  相似文献   

12.
誓创安全生产最好水平 煤炭部召开全国煤炭安全工作会议,作出了《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的决定》,决心实现中央《通知》对煤炭部门的要求,创安全生产的最好水平。国家劳动总局已把这个《决定》转发各地劳动部门,要求积极配合和督促煤炭部门逐项落实,认真贯彻执行。 《决定》要求一、二把手必须亲自抓安全生产,重申严格执行煤矿保安规程和“十个不准生产”的规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地方小煤窑必须坚决消灭明火照明、明火放炮、独眼井和自然通风。对矿、区、队、科室干部和工人要进行保安规程的轮训。培训后进行考试,凡考试不合格的,干部不能担任…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22日,山西吕梁地区孟南庄煤矿撕封砸锁带患生产引发特大瓦斯爆炸,62人命赴黄泉;鸡西煤矿以“出煤才是硬道理”拒执54次停产治患令造成特大矿难,115人踏上不归之路,经济损失1.1亿元。这种“经济发展,事故难免”、“经济要上,安全要让”的非理性发展观,是目前重特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警示: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两者同步迈进,是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1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现代安全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为两条边,安全是一条底边,没有底边的支撑,形成不了这个三角形。经济发展再…  相似文献   

14.
3月22日,痴恋煤价狂升的孟南庄煤矿撕封砸锁带患生产引发特大瓦斯爆炸,62人命赴黄泉;鸡西煤矿以“出煤是硬道路”拒执54次停产治患令造成特大矿难,115人踏上不归之路,经济损失1.1亿元。这种“经济发展,事故难免”、“经济要上,安全要让”的非理性发展观,是目前重特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事故487402起,死60292人,同比虽降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已正式出台,这是我国第一个安全生产专项规划。《规划》参照一些发达国家安全指标量化的做法,规定了三个总体量化指标:到2010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要比2005年下降35%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20%以上。《规划》对“十一五”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十项主要任务,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位居首位。这些任务包括: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事故多发、管理…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辽源市劳动局矿 山安全监察室用两个多月的 时间,对所辖26个小煤矿 进行了安全状态的实地考 察。通过考察,发现绝大部 分矿劳动条件很差,事故隐 患很多。据此,他们采取了 坚决的整顿措施。 在考察中,他们发现这 些小煤矿在安全生产方面程 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五个问 题:一  相似文献   

17.
煤矿隐患排查易被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上的缺陷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隐患是客观存在的,它随煤矿生产活动的进行而产生、发展。隐患虽然不是事故,但它可以导致事故,  相似文献   

18.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不能简单地就煤矿论煤矿。”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发言指出,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暴露了我们在政策、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矿难频发的原因,民盟中央将其归结为四条: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因素,致使“大矿大干,小矿蛮干”;二是煤矿平均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多;三是政府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一些不法矿主与部分官员、甚至是某些政府部门之间组成了黑色“利益链”;四是政策和体制缺陷导致的短期行为,如上个世纪80年代有水快流的政策,使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相似文献   

19.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对2770个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煤矿下发关闭通知。自今年7月14日开始,对未提出办证申请的煤矿、提出申请但确认不符合条件未被受理的煤矿以及经审验未能颁证的煤矿,将下达停产整顿监察指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通报了阜新“2·14”矿难的调查处理的情况。通报说,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伤亡惨重,教训沉痛,充分暴露出这个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各地要深刻吸取教训,采取六项措施切实加强对国有大矿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工作。坚决关停整顿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小煤矿,从今年7月开始对没有合法证照的煤矿下达停产整顿监察指令,是六项措施中的一项。另外五项措施分别是:  相似文献   

20.
我从1960年起到宜宾地区工业局担任领导工作,一直和地方煤矿打交道,常为伤亡事故多而伤脑筋。近两年来,我们局加强了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全地区地方煤矿连续两年创造了安全生产的历史最好成绩。1980年超产原煤8.8%,因事故死亡人数比1979年下降77.28%;1981年又超产原煤4.6%,因事故死亡人数比1980年又下降4%;今年上半年生产实现“双过半”,伤亡事故仍低于去年同期。1981年地方煤矿基本上实现了“六消灭”(消灭干打眼、土电瓶照明、明火放炮、明刀闸开关、自然通风和独眼井)。受到四川省煤炭局的表扬和奖励。通过这段工作的实践,我谈一点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