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居住区交通噪声的建筑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在居住区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噪声模拟与降噪措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车辆噪声排放模型,考虑距离衰减及声屏障的遮挡作用,建立了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模拟模型,计算了广州市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分布,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了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地图。同时,以环市东路路段为例,评估了限速、限行及加装声屏障等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1)内环路昼间的噪声污染较严重,靠近道路的第1排建筑物大部分处于65~70dB的噪声环境之下,面对路面的建筑物的开窗位置,噪声达到70~75dB。噪声较严重的地区为环市东路路段、火车站路段、中山一路路段、南岸路路段、环市西路路段等,这些地区都可能成为内环路噪声投诉事件的高发地区。相同地区的噪声在夜间下降了一个级别,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的限值要求(55dB)。(2)加装声屏障的措施,能够在不影响现有路面行车状态的情况下达到降噪要求,是比较推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基于GIS技术开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该系统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噪声数据库设计、噪声数据管理、交通噪声的模拟和交通噪声影响统计.系统采用了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对城市噪声环境进行管理和模拟.从实例结果分析可见,模拟结果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该系统能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评价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道路两侧交通噪声空间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控制和降低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通噪声的监测评价及控制工作都需要了解交通噪声级的空间变化规律。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各类声级的叠加使空间声场变化相当复杂,因此需要建立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5.
高架道路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的设计和降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路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渐变空腔的微穿孔声屏障,根据微穿孔吸声理论推导了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吸声性能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预测计算和实验室测量.采用RLS 90预测模型计算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对高架道路试验工程段进行了声屏障降噪效果的现场测量.结果表明,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在道路噪声的主要频谱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吸声频带为2个倍频程,峰值可达0.7;高架道路声屏障降噪效果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声屏障和防撞墙总高度为4 m,对6层以下高度的建筑物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最大降噪效果达10.3 dB.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声源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主要类型、基本特性、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预测及测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比较,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成就和局限;最后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噪声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简称交通噪声)日趋严重。交通噪声已是现代城市中最主要的噪声源。七十年代以来,在交通噪声预报理论和车流的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上取得不少进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对于小城市交通噪声的研究很少涉及。如我国1979年开始对城市交通噪声进行调查,但只限于大城市。截止1989年底,我国共设市450个,其中县级市262个,占百分之五十八,且大多是近几年设置的。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这些城市的  相似文献   

8.
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及对主观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车辆流模型下道路旁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计算及模拟,研究了城市道路边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并用实测对计算和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还通过主观反应调查并运用模糊隶属度原理进行分析计算,论证了绿化带对交通噪声引起的烦恼度心理影响有一定改善。并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这一改善在数量上约与绿化带对交通声的实际衰减相当。  相似文献   

9.
铁路直立型与内倾型吸声声屏障降噪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路直立型与内倾型吸声声屏障的实际降噪效果测试与对比分析,得出声屏障对800-3500 Hz频带范围内的铁路噪声插入损失最为明显,约为12-20 dB(A);内倾型声屏障的降噪量比直立型声屏障高4-6 dB(A)。因此建议在铁路声屏障设计时,应针对不同功能的敏感点,采用降噪效果比直立型声屏障好的内倾型声屏障,或者其他形式的声屏障。  相似文献   

10.
常青道路景观配置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常见的3种道路景观植物——石楠(阔叶类植物)、小叶黄杨(中等叶子类植物)和雪松(针叶类植物),研究常青道路植物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1)在相同排列条件下,3种植物的降噪能力依次为石楠>小叶黄杨>雪松。对单一植物种,植物间交叉排列的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比平行排列好。(2)不同种类植物对噪声的插入损失峰值所处的频段不同。针叶类植物对低频(<500Hz)噪声有很好的衰减效果,阔叶类植物对高频(>2 000Hz)噪声有很好的衰减效果,中等叶子类植物对中频(500~2 000Hz)噪声有很好的衰减效果。(3)选择针叶类植物和较大冠幅的阔叶类植物搭配种植,如雪松和石楠,可有效地提高绿化带对各频段的交通噪声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架道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了德国RLS 90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运用RLS 90模型对具有典型道路参数的高架道路试验段在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下进行了辐射噪声和声屏障降噪效果特性的预测计算,并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高架道路对低于其路面高度的近距离区域有显著的噪声遮蔽作用,对于高架道路,声屏障对路面高度附近的区域降噪效果最佳,4 m高声屏障的最大降噪效果达10 dB。结果还表明,采用RLS 90模型得到的高架道路噪声级和声屏障降噪效果计算值和实测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情况,以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噪声预测模型为主,各国相继开发了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国也以导则和规范等形式相继发布了各种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中国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用得较多的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型,此外也有部分评价工作采用了德国的Cadna A软件。通过对比分析,HJ 2.4—2009的衰减及修正因素在综合考虑FH-WA噪声预测模型及JTG B03—2006基础上更加全面,而JTG B03—2006和Cadna A软件在源强和车速确定方面则均较成熟。有必要根据区域道路特点,选择适合特征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修正,最终形成一些可供区域参考的统一的模型修正参数,积极推动中国的声环境评价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我国长期以来使用的两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即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模型和德国RLS90模型的预测精确性,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了RLS90分段模型、RLS90长直线模型、FHWA模型的差异,并通过实际测量值对3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RLS90模型在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略优于FHWA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绿色消费、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的内涵;阐述了由绿色消费引起绿色技术和绿色设计的链式反应过程;讨论了“绿色浪潮”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符合广东省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在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FHWA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原理,引入等效车流量等概念建立了理论噪声预测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市政路和高速路的交通噪声实测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广东省交通噪声预测统计模型.经验证,在广东省交通噪声预测评价中该模型预测精度非常高.该研究思路与方法值得在全国各地区处理交通噪声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借助多功能动态生理检测仪、现场道路交通噪声信号采集系统及室内道路交通噪声信号回放系统等精密仪器设备,研究了道路交通噪声对人体心电的短时影响,并运用统计学、时间序列理论对噪声影响心电指标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解释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人体心电指标规律及确定噪声安全阈值的理论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噪声声压级对心电低频(LF)、高频(HF)之比(LF/HF)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衰减速率影响不同,声压级越高,LF/HF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衰减到0.500时的速率越慢,经历的延迟期越长;当道路交通噪声超过43dB时,有可能对人体心电状态造成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预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实际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各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验证各预测方式与实测值之间的相符性,通过对选取的高速公路和市政快速公路采用各种预测模型计算比较,并用实际监测值对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不同的预测方式会造成预测结果之间昼间4~9 dB、夜间5~10 dB的差异,采用2006版规范计算车速和单车噪声源强,距离衰减考虑车流量大小的预测方式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绿岛华庭变压器安装于居民住宅楼一层,其运行噪声长期对楼上居民产生干扰。文中详细分析了变压器产生结构噪声的机理,介绍了一种自适应装置的空气弹簧减振器,用该减振器对变压器结构噪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Fenton试剂作为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试剂,广泛地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研究中.通过正交实验对Fenton试剂处理废水的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影响因素的次序:Fe2 的投加量>H2O2的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同时得到Fenton试剂处理造纸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5.0,FeSO4·7H2O的投加量为5.93g/L,H2O2的投加量为8.8‰(体积百分比),搅拌时间0.5 h,COD值由原来的2167 mg/L降至187 mg/L,COD去除率达到91.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