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市政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技术及相关微生物菌剂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微生物菌剂、工艺、设备等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积极吸收并转化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公司常年聘请日本知名环保专家石丸周史博士作为公司技术顾问,同时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保产业》2014,(8):66-66
正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500万元,拥有员工187人,是一家从事环保科技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公司一直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通过与众多科研机构合作,壮大科技创新实力。目前公司已成立院士工作站,建立起省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及现代化研发、生产车间,以院士、博士和硕士为核心组成的技术团队专门从事研发工作。凭借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公司已在微生物环保厕所制造和污水处理领域拥有50项专有技术,多项核心技术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I0001-I0003
《油气田环境保护》第六届一次编委会议于2009年11月10日至14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覃国军同志、中国石油测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幸福同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吕文军同志、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士峰同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副总工程师周爱国等领导同志亲临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石油院校、研究院所等共48个企事业单位的68位环保界领导、专家及代表。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分析特殊地理环境下,开展油气处理业务面临的安全环保形势和风险。提出在做好安全环保体系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南方滨海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监管要求,不仅要做好"多雷电、强台风、高盐、高温、高湿"等特殊气候环境下的安全环保管理,也要满足滨海区域地方政府"低排放、低噪声、少固废"等生态环境管理硬性考核指标,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避免安全环保事故和环境敏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环保能力建设是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应用,在国家和山西省的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都提出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本文研究分析了山西省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现状与需求,围绕环保物联网的三层技术架构和三条业务主线构建了山西省环保物联网建设的总体框架,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环境管理创新。环保物联网建设对于进一步推动我省环保能力建设向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转变,实现"十二五"乃至"十三五"环境规划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环保产业技术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指出我国环保产业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和不足,同时针对环保产业技术落后的各种因素和实际需要,提出了我国环保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保产业》2014,(4):68-68
正江苏金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环保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环保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环保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环保工程承包和运营于一体的水处理综合性科技公司。公司始终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学研联盟水平"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国家环境保护特种膜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水处理(膜)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无锡市固废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了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孵化—成果推广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公司为主体的孵化器集群。公司先后申请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14,(9):66-66
正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钢天澄"),注册于湖北省武汉东湖(国家)新技术开发区,注册资金5400万元,由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工程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研制、设计、设备制造、安装及相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中钢天澄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借鉴国内外技术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环保技术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提出了构建环保产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思路;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动态连续性的原则构建了环保产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指标体系包括技术积累水平、技术装备支撑水平、技术开发潜力水平和技术效益水平四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3):F0003-F0003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有16个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机构设在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这些机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监测总站、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中心、环境工程技术中心、HSE审核中心、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静电监测中心、劳动安全卫生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全面分析环保产业科技队伍人员结构、职工素质的基础上,阐述了环保产业后备人才的来源及培养,强调了提高环保产业高科技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及环保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保产业》2014,(6):66-66
正蓝天环保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天环保",曾用名:浙江大学蓝天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蓝天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和能源高效利用——集科研开发、工程设计、EPC工程总承包、运营管理、工程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环境与能源建设领域独树一帜,信誉卓著。公司注册资金5245万元。总部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0余人(含博士5人,硕士40余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85%。设有市场中心、能源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是一家集环保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环保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环保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环保工程总包和运营于一体的大型水处理综合性集团公司。坚持科学发展,立足科技创新。公司先后建成3.2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膜及膜组件生产线、完善了分析检测中心、小试和中试平台等创新设施。按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学研联盟水平"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国家环境保护特种膜工程技  相似文献   

14.
薛梅  贾辉 《环境教育》2016,(4):12-14
正开展环境教育,是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的有效渠道,也是建立公众参与、良性互动的环保工作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环保宣教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战略部署,紧扣全省"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的环保中心任务,围绕"创新形式、引导公众、提升质量"的环保宣教主线,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在环境教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06,(8):43-43
秦皇岛市环保技术与产品推广中心经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局批准成立,其任务是吸引一批拥有先进环保技术和产品的专业环保企业进驻中心,为污染治理企业搭建交易平台,促进公平交易,防止和杜绝伪劣环保产品进入市场,确保环境治理工程质量,逐步完成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中环保设备及环境治理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环保产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环保产业》由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环保产业》以"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为宗旨,宣传、贯彻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法规,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交流行业管理经验,沟通市场信息。是读者掌握国家环保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和产品,交流行业管理经验,沟通市场信息,备考注册环保工程师的重要渠道,是订阅单位经营决策者、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3):F0002-F0002
<正>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于2007年11月16日根据中油人劳字[2007]595号文件批准成立,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科研机构,独立法人,按分公司管理。2008年7月31日石油人事[2008]224号文件又批准设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18.
对环保技术工作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环保技术工作思路,以及国家治污先导技术研发储备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14,(10):60-60
华时捷环保公司是专业致力于环境在线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国家重点高新环保技术企业,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建设运营于一体,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整套环境污染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现为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湖南省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3日-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办并获圆满成功。本届展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最新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水平,是我国环保技术交流的最大平台,近5万名业内及关注环保事业的人士参观了展览,国内许多省市也都组织了专业队伍参观交流。为更好地交流学习,本刊摘编了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的三位专家的观感文章,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