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裂变径迹法对广西百色盆地右江河谷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年龄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为0.732±0.039Ma。这一年龄值与地球磁场从松山负极性世向布容正极性世反转的年代(0.73Ma)吻合。这一测定结果支持了如下论断:玻璃陨石是由地球外巨大物体冲击地球形成的,同一冲击事件导致了地球磁场反转和玻璃陨石形成。这一冲击事件发生于0.732±0.039Ma前。  相似文献   

2.
广西玻璃陨石分布于桂南、桂西一带,用裂变径迹法测得其绝对年龄为0.65~0.69Ma,化学成分与印度支那玻璃陨石相近。广西玻璃陨石的分市属于澳亚撤布区,这使澳亚撤布区玻璃陨石溅落范围的北界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另外,分考古工作者感兴趣的是,在百色盆地发现了与玻璃陨石同产于同一层位的旧石器,用玻璃陨石的年龄作为佐证,为解决20多年来一直困惑着考古学界的百色盆地旧石器时代和古人类活动年代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裂变径迹法对岩庄陨石(H6)、寺巷口陨石(L6)和吉林陨石(H5)的铀含量和微观分布进行了测定,得到岩庄陨石钟含量为13.52±0.99PPb,寺巷口陨石铀含量为19.14±0.99PPb和吉林陨石钠含量为12.59±0.66PPb。吉林陨石球粒铀含量为6.74±0.83PPb,低于吉林陨石全岩铀含量。对吉林陨石进行了高温加热处理后发现:当加热超过一定温度后,球粒铀含量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温度越高,球粒铀含量降低越快。根据测定结果,对陨石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裂变径迹法在矿物和天然玻璃研究中的应用 裂变径迹法适用于含铀量较高的对象,能够在测定的时间内产生足够高的裂变径迹数。对于计数来说,以每平方厘米10个径迹作为下限,每平方厘米10~7个径迹作为上限。因为要求这些径迹在光学显微镜内仍能互相  相似文献   

5.
陨石中的天然辐射损伤径迹,对研究陨石的辐射历史,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本文讨论Pu~(244)裂变径迹的鉴别以及托路卡陨石母体的冷却速度。 我们用已知的蚀刻剂对托路卡铁陨石包裹体中五个不同的硅酸盐矿物的天然径迹进行了研究。结果列  相似文献   

6.
裂变径迹方法已经在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考古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方面是由于适合于作裂变径迹年龄测定的对象比较广,无论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均可以找到适合于作裂变径迹年龄测定的矿物和其它绝缘固体物质;另一方面是因为裂变径迹方法所能测定的年龄范围宽。本文概述裂变径迹年龄测定的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裂变径迹定年法存在的主要困难作了评述,讨论了利用年龄标准和标准轴玻璃作相对测量的必要性。本文介绍的Zeta常数校准法克服了所面临的困难,有希望成为裂变径迹定年的标准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裂变径迹分析法能够获得岩石热历史的详细资料。内德林格里斯陨石坑的构造(德国南部)可以有效地说明裂变径迹年龄分析法的这种应用。大约一千五百万年以前,古生代的结晶基底和中生代复盖的沉积物,由于受到巨大的陨石冲击作用形成了里斯陨石坑。冲击期间以及冲击以后的高温(和高压)使矿物中的裂变径迹衰减,此外,也产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裂变径迹法已广泛用于地质研究,如用于测量岩石矿物中的铀含量,进行铀配分研究,用于测定绝对年龄等。我们利用诱发裂变径迹法测量岩石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的铀含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北缘蚕眉山地区为主夷平面残留区(属高原腹地),有关火山岩年龄揭示夷平面于13 Ma前已基本形成,并于3.7Ma前解体。在中昆仑山前山和后山分别获得(4.2±0.8)Ma和(3.9±0.6)Ma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夷平面解体年代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指示一次明显的构造抬升,并与青藏运动A幕相对应。进一步的地貌-沉积分析表明,昆仑山北面山前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沉积的厚度巨大的西域组砾岩主要来源于昆仑山的剥蚀作用,证明昆仑山4 Ma左右开始即相对南面高原腹地大幅隆起。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推算昆仑山区已剥蚀掉的古夷平面(虚拟面)对应现代海拔高度约为8 200 m,而现代高原腹地夷平面残留实体海拔为5 200 m左右,据此计算出昆仑山4 Ma以来较高原腹地(蚕眉山地区)相对抬升了约3 000 m。  相似文献   

11.
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具有在较低温度下能够迅火的特征,以及锆石径迹封闭温度在750℃以上的特点,研究同一矿石中两种不同单矿物卢生的裂变经迹与记录条件(径迹长度变化)。测定白云鄂博主矿成矿年龄数据属于海西中晚期,其值为3.3~4亿年,是改造后形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 裂变径迹方法是近十多年内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它正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因而引起许多科学家的重视和关注。1974年美国首次建立了裂变径迹玻璃系列。至今,世界各国的径迹实验室均向美国购买这种标准玻璃,由于价格很贵加上不便购买,这就给径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困难。美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标准铀玻璃,其铀含量分别为:SRM  相似文献   

13.
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组成的多样性,排除了应用单一年龄测定方法来确定所有岩石年龄的可能性。此外,许多这类岩石的蚀变性质(尤其是出露地表的部分)缩小了某些测年方法的可用性。由于具有特征同住素组成的污染物的存在,火山道相(与浅成相相对)金伯利岩年龄很难确定,甚至不可能测定。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多种放射性年龄测量方法,包括云母Rb-Sr法、全岩和云母的K-Ar法和Ar-Ar分步加热法、U-Pb锆石和钙钛矿法以及裂变径迹法,都证明是有效的。其他方法,如Rb-Sr、U-Pb或Pb-Pb全岩法或Rb-Sr单斜辉石法没有这么有效,但对某些经过仔细选择过的样品也能产生合理的结果。利用离子探针分析对单个锆石、钙钛矿,可能还有磷灰石颗粒进行U-Pb年龄测定有可能是极端有效的。 应用各种放射性测量方法,测定南部非洲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的年龄,表明其就位的地质年代跨度范围很大,已知地质事件的年龄为50—1700Ma。测过年龄的大多数产地的金伯利岩及有关岩石为侏罗纪和白垩纪,不过有几次金伯利岩岩浆作用也发生在约500、1200和1600Ma。  相似文献   

14.
ODP 184航次 114 4孔位于南海北部陆缘 (2 0°3.18′N ,117°2 5 .14′E ,水深 2 0 37m) ,在岩心样品中发现的微玻璃陨石主要赋存于 386 .17~ 386 .2 7mcd处 ,这些玻璃陨石主要以球形和椭球形为主 ,可见泪滴状、马鞍形、扁豆形、圆盘形、哑铃形、翼形、异形等形态和不规则状碎片。通过微玻璃陨石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并用Harker图解讨论了主量元素氧化物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结合Niggli参数进一步深入探讨微玻璃陨石的母源物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ODP114 4孔微玻璃陨石属于澳亚散落区内的普通型微玻璃陨石 ,其母源物质成分复杂 ,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一种可能是化学成分没有太大变化的碎屑沉积岩 ,另一种可能是粘土及杂砂岩等。  相似文献   

15.
<正> 测定地质年龄的裂变径迹方法是6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由于该方法测定的年龄范围很宽:样品适应性广:分析中消耗的样品量少;不需要质谱计分析,因此在许多领城(如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地球物理、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构造地质、考古等)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裂变径迹年龄测定》一书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顺生、张峰、胡瑞英、刘京发编著、地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地质年龄测定与地质年代学 K-Ar法地质年龄测定是地质年代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U-Pb法、Rb-Sr法、Sm-Nd法、Re-Os法、C~(14)法、裂变径迹法、铀钍系法和沉降核类法等组成了测定新、老地质体(包括考古及宇宙体等)年龄的一门地质学中新分支学科。尽管先后出现过许多名称,诸如地质绝对年龄测定、放射性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以及许多以方法命名的名称,但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地球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一个推测的时间表。目前公认的地球形成年龄是以陨石年代学推断的,因而,实际的地球年龄应晚于陨石形成年龄而大于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物质年龄,即介于4560Ma和4276Ma之间。根据球粒陨石年代学资料,球拉的年龄约为4560Ma,星子的形成年龄间隔为107~108Ma年,考虑到原地球形成和土地幔补堆积层形成时间,地球最后形成年龄约在4400Ma前后。上、下地幔的差异和上地幔化学特征充分说明了上地幔具独立演化的历史,没有参与地球的成核过程,上、下地幔过渡带应是原地球分异壳转化而成,该层圈所富集的不相容元素及生热元素对土地幔后期演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1 引言 矿物中微量~(238)U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发生自发裂变,产生的辐射损伤(即潜伏径迹)的痕迹就是自发裂变径迹。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蚀刻扩大,就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测。矿物中的~(235)U用一定的热中子通量进行辐射,会产生诱发裂变径迹。径迹密度与矿物的铀含量、年龄以及辐照的热中子通量呈函数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19.
黄土中微玻璃陨石和微玻璃球的发现与意义(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1 引言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形成的玻璃物质。微玻璃陨石是指在地层或沉积物中找到的微细玻璃陨石,其粒径常小于1mm。无论就数量还是就重量而言,微玻璃陨石都远远大于狭义的玻璃陨石(粒径>1mm),它更能反映玻璃陨石群和地外物体撞击事件的原貌。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玻璃陨石具有高的SiO2及低的CaO和MgO含量,主量元素的含量以及老石化学的特征与澳大利亚、印支、菲律宾和爪哇的玻璃陨石相近,暗示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成因。海南岛玻璃陨石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它们的Th/Sc比值为1.03~1.17,Th/Sm比值为1.67~2.18、Th/U比值为4.95~87,Rb/Ba比值为0.316~0.364。REE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特征与北美页岩和东海大陆架沉积物极为相似,揭示了它们可能的源岩为较新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