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相流态化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湿法脱硫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路线 :三相流态化吸收式烟气脱硫工艺。建立了处理烟气量 2 0 0 0Nm3 h的模拟中试实验装置 ,并进行大量石灰浆液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结出流态化反应器的脱硫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流态化反应器脱硫效率随着浆液浓度、喷射管插入深度、搅拌速度等的增加而增加。当浆液pH值在 5~ 8之间 ,喷射管插入深度 16 0~ 2 0 0mm(相应的喷射器的压降约为 15 0 0~ 190 0Pa) ,喷射速度为 10~ 2 5m s左右 ,循环倍率为 3倍 ,浆液浓度为 7%以下 ,反应温度 5 5~ 6 0℃ ,对反应加以搅拌和对产物强制氧化 ,可以获得 95 %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2.
陈美玲  夏雯  卢平 《环境工程》2015,33(11):88-91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反应温度(T)、相对湿度(RH)、以及空塔速度(V)对改性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改性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的最佳反应工况。结果表明:在T=60~90℃内,温度升高不利于NO的脱除,而对SO2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RH=60%~100%条件下,脱硫脱硝效率均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对脱硝效率而言,空速越小其脱除效率越高,高空速下对应的脱硝率变化并不明显;SO2的脱除效率随着空速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空速V=6 948.47 h-1时对应的脱硫效率最高。综合而言,吸收剂脱硫脱硝的最佳反应温度、相对湿度及空速分别为70℃、100%和4 246.29 h-1。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规模装置上对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了,主要考察了Na OH和Ca(OH)2浓度、烟气含尘量、钙硫比(脱硫剂中钙的摩尔数与煤中硫的摩尔数之比)、液气比(脱硫剂流量L与烟气流量G之比)、烟气温度、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以及加氧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脱硫率随Na OH浓度在5%~30%范围内的增加逐渐增加,Na OH浓度高于30%对脱硫率影响不大,Ca(OH)2浓度为10%~12%时脱硫率最高;烟气含尘量由1 600 mg/m3降低到400 mg/m3,脱硫率从95%线性降低到84%;钙硫比为1.1时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随液气比的增加逐渐升高,当液气比高于15.5 L/m3,脱硫率变化不大;较低的烟气进口温度利于SO2的吸收,脱硫率越高;烟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越长,脱硫率越高;氧气的通入将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提高了脱硫率,同时可避免结垢。  相似文献   

4.
有机钙高温脱硫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iao HP  Zhou JH  Liu JZ  Sun BM 《环境科学》2007,28(8):1861-1865
为了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采用智能定硫仪研究了有机钙的脱硫特性.原煤的硫析出速率曲线呈双峰形状,添加有机钙后,硫析出速率明显降低,曲线呈单峰状.1000℃下有机钙对长广煤的脱硫率比普通石灰石高1倍以上,其中醋酸钙镁的脱硫效果高达73.84%.煤的含硫量、反应温度、钙硫比、钙基添加剂粒径是影响有机钙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煤的含硫量增大或钙基添加剂粒径减小都可以提高有机钙的脱硫率;随温度升高,高硫煤脱硫率下降幅度低于中硫煤和低硫煤,1 200℃高温下醋酸钙镁脱硫率为59.08%;按钙硫比为1添加有机钙可以获得较高的脱硫率,继续增加钙基添加剂,脱硫率的提高效果不明显.表明有机钙是一种脱硫效率较高的优良吸收剂,醋酸钙镁的脱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Na2SO3废液进行了厌氧还原、好氧氧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碱液吸收之后的废液经厌氧脱硫装置(UASB)还原反应之后,亚硫酸盐的还原率可稳定在88%左右;在曝气量为0.8L/min,曝气时间为3.5h的条件下,进入好氧反应器中的碱液脱硫还原液的硫转化率保持在85%~86%之间。元素硫总的去除率可达到75%左右;最终出水的pH基本与进水的pH相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套按快速床设计(气速约2 m/s)建设的生石灰循环流态化反应装置上开展的冷模研究.通过对石灰颗粒的特性、流态化行为及磨损规律等研究,经过数学推导,建立了床层稳态粒子模型.该模型可在给定生石灰加入量、床料卸出量及生石灰粒径分布的情况下,预测稳态时的床层石灰藏量及其粒径分布,从而将为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脱硫剂床层的基础参数,促进这项新工艺的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7.
喷射鼓泡反应器在软锰矿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喷射鼓泡反应器结构及反应器内传质、反应状态进行了分析 ,并对脱硫浸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喷射鼓泡反应器可以获得好的脱硫率和锰浸出率 ,同时该反应器将SO2 吸收和锰浸出放在一个设备中进行 ,省去了外循环系统 ,故该装置系统简单、紧凑 ,投资省 ,脱硫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半干法喷射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半干法喷射烟气脱硫试验 ,研究了钙硫比、雾化水量、进口SO2 浓度、湿度等主要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 ,对布袋除尘器的辅助脱硫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半干法脱硫技术 ,并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按照温度时间取样路线图,采用HYLZ-2型铝甑低温干馏炉热解东胜长焰煤,分析了热解方式、温度和时间对脱硫的影响,研究了恒速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以5℃/min恒速从20℃升至245℃,有20%的硫从固态煤中析出;热解终温在460~510℃恒温320 min后,仍有60%~64%的硫留在固态煤焦中;恒速升温阶段的平均脱硫率活化能和平均脱硫率指前因子分别为30.23 k J/mol和35.51;恒温阶段的脱硫率活化能E和脱硫率指前因子自然对数ln A值分别为196.72 k J/mol和25.689。  相似文献   

10.
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启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鼓泡反应器研究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启动,比较了启动过程中不接种污泥、接种厌氧污泥及接种好氧污泥对启动时间及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好氧污泥的反应器在第32d时氮硫同步去除率达到60%以上;不接种污泥的反应器氮硫同步去除率达到60%需要36d;而接种厌氧污泥的反应器则需要50d.成功启动后,在温度为30~32℃、空塔停留时间为9.75min、水力停留时间为4.78d、沼气中H2S浓度为1.70 8·m-3左右及进水NOx-N浓度为109 mg·L-1的条件下,不接种污泥反应器,接种厌氧污泥反应器和接种好氧污泥反应器的NOx-N去除率分别97%、91%、99%,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2%、78%和86%左右.接种好氧污泥的反应器硫化氢去除率最高可达92.3%.运行稳定后,3个反应器均可实现按相对固定的比例同时去除硫和氮,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得到了很好耦联,在1个反应器中可以同时实现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  相似文献   

11.
王淑勤  赵毅  谭茜  许佩瑶 《环境科学》2008,29(2):518-524
通过纳米TiO2催化CaO燃烧后粉煤灰的成分分析和燃烧烟气中SO2含量的测定确定固硫效果,探讨了纳米TiO2添加量、Ca/S摩尔比、不同条件制备的纳米TiO2及燃烧温度对分析纯CaO固硫的影响,比较了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以及不同钙基固硫剂的固硫效果,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CaO共同作用时,纳米TiO2最佳的添加量为8%;在Ca/S摩尔比为2、燃烧温度为850℃时纳米TiO2催化分析纯和工业纯CaO固硫效率达87.8%和60.3%,比不添加纳米TiO2时增加13.4%和29.6%.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燃烧时CaO固硫有较好地催化作用,能够促进SO2转化成SO3的本征反应,同时增加煤灰的孔尺寸,促进二氧化硫的扩散从而提高CaO的固硫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液相催化氧化原理,以煤浆做洗涤介质进行烟气脱硫。此法起催化作用的Fe2+/Fe3+离子通过SO2、O2和煤中的黄铁矿作用而现场产生。实验过程控制模拟烟气中的SO2摩尔分率和O2浓度范围分别为760×10-6 ̄3200×10-6和3% ̄20%。实验表明,反应温度约在40℃以上时,脱硫率即达90%以上。二氧化硫浓度增大,脱硫率呈下降趋势,与石灰/石灰石脱硫过程类似。在实验范围内,pH值和氧气浓度对脱硫率基本没有影响,实际烟气中的O2浓度完全满足催化氧化反应的需要。随烟气脱硫过程的进行,脱硫浆液中的总铁含量不断增加,说明煤中黄铁矿被不断浸出,故此法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同时也降低了煤中的黄铁矿硫。  相似文献   

13.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讨论了半干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的特点 ,进行了 35t h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效率的稳定性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出塔烟气温度、Ca S摩尔比和循环飞灰量对SO2 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Ca S摩尔比 <1 2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可达 85 1% ;Ca S摩尔比为 1 4时 ,脱硫效率为 88 3%。在循环飞灰量和石灰比为 4∶1,Ca S摩尔比为1 15的条件下 ,SO2 的去除效率为 81 0 7% ,系统的除尘效率达 97 7%。  相似文献   

14.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热态试验装置对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喷水量、钙硫比和床料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同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中试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喷水量、循环灰物料浓度和钙硫比对脱硫率影响很大。在相同试验工况下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比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效率要高  相似文献   

15.
烧结烟气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鼓泡反应器中进行烧结烟气湿式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添加剂/NO物质的量比、吸收液NH3-NH+4浓度和烟气性质对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NO物质的量比、烟气温度和NO浓度的增加,脱硝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脱硝率随着吸收液中NH3-NH+4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SO2浓度的增大,脱硝率逐渐减小。在所有实验条件下,脱硫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脱硝率可达61.49%。通过添加添加剂部分氧化烧结烟气,可使烧结烟气湿式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率提高20%~30%。  相似文献   

16.
旋流板塔高效脱硫除尘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旋流板塔在湿式烟气脱硫除尘中的应用 ,实践表明 ,石灰湿式脱硫液气比为 1 2 4~ 1 2 6L m3,钙硫比为0 73~ 0 75时 ,脱硫率达 87 7%~ 91 6 % ,除尘效率达 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It is a main issue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reduce SO2emissionfrompower plants in China .Inthe past10 years ,many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 processes wereavaila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SO2emission. The wet FGDprocesses, especially…  相似文献   

18.
A two-stage UASB reactor was employed to remove sulfate from acrylic fiber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Mesophilic operation (35±0.5℃) was performed with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varied between 28 and 40 hr.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in the reactor was maintained about 8000 mg/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lfate removal was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COD/SO42-. At low COD/SO42-, the growth of the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was carbon-limited. The optimal sulfate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75% when the HRT was no less than 38 hr. Sulfidogenesis mainly happened in the sulfate-reducing stage, while methanogenesis in the methane-producing stage. Microbes in sulfate-reducing stage performed granulation better than that in methane-producing stage. Higher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content in sulfate-reducing stage helped to adhere and connect the flocculent sludge particles together. SRB accounted for about 31% both in sulfate-reducing stage and methane-producing stage at COD/SO42- ratio of 0.5, while it dropped dramatically from 34% in sulfate-reducing stage to 10% in methane-producing st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COD/SO42- ratio of 4.7. SRB and MPA were predominant in sulfate-reducing stage and methane-producing stag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InvestigationsonremovalofSO2fromfluegasbyaerosolformationinpulsedcoronadischargeprocesZhaoZhibin,LiuJiyongDepartmentofEnvi...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吸附反应器和袋式除尘器联合脱汞系统,研究了活性炭喷射对模拟烟气中元素汞的脱除影响。实验表明,吸附反应器对元素汞的脱除起主要作用,并且脱汞效率随碳汞比的增加而提高;碳汞比的变化对除尘器的脱汞效率影响不大。在碳汞比为4 000、6 000、8 000下,系统的脱汞效率分别为39.9%、42.5%、47.3%。实验同时探讨了除尘器滤袋上粉尘层的存在对脱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表面过滤速度为0.98 m/min的实验条件下,在碳汞比为4 000、6 000、8 000下,粉尘层的脱汞效率分别为:3.65%、3.20%、3.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