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目前广泛应用的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方法及有关概念作了分析,提出了辅助能替代率的概念。建议用辅助能替代率代替能量产投比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流分析。文中还讨论了工业辅助能的计算及其在不同系统间或同一系统不同时段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太湖西山岛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为例,描述了对一个区域生态系统能流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本项研究分别分析了自然生态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和工业生产子系统的能流,最后将其综合到一个描述该地区能流分析结果的总图。该项研究结果表明,该岛有大量能源输入,但由于使用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该地区植被的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所以,能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以指导区域建设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陈各庄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数量特征,获得了一系列生产力和资源转化率的参数,探讨了不同膳食结构下的农业生态系统人口承载力,进而提出,建立以植物为主膳食结构的适度消费体系和进一步改进系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和能量分析研究的某些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重点介绍了HTOdum所创立的能值概念和Giampietro等人提出的生物物理资本概念。对这些新概念在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和能量分析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来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和能量分析研究的某些新进展进行了介绍了介绍和评述,重点介绍了H T Odum所创立的能值概念和Giampietro等人提出的生物物理资本概念。对这些新概念在农业生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信息农业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型产业,该文阐述了信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信息农业的构成要素和内容,分析了未来与农业生态系统有关的全球变化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息农业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的关系,特别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等级特征出发,探讨了农业景观的等级特征和不同等级农业景观的基本结构特点,进而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和农业景观生态研究的主要异同之处,强调了农业生态系统研究与农业景观生态研究相结合,必将使农业生态学研究提高到更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专题三“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背景、总体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该专题针对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中逐渐出现的局部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稳、功能失衡、地力衰退、作物品质下降、农残渐增等问题,在区域尺度上,从耕地肥力和土壤生物、农田植被、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物产量品质和利用、农业气象条件等方面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在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相关生态环境参数的时空特征、分布规律与作物开发利用等考察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可为青藏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及科技支撑.(图1参90)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一个联合体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等几方面从量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能流分析和养分循环概算表明,该系统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土壤肥力持续提高。系统输入以有机能为主,辅以无机能。系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得到统一,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成功的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系统分析和灰色理论,从河横村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物流和价值流出发,分析了河横村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河横村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已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总能量产投比已达2.5以上,土壤子系统中的营养物质也出现了盈额,N1.76kg/亩,P_2O_53.43kg/亩,K_2O0.53kg/亩;各个子系统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种植业、副业和渔业收入的灰色模型发展指数分别为-0.043,-0.214和-0.251。根据复合关联度分析,提出了河横村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对策为:在强化和完善生态农业措施的基础上,特别要注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农业投资,强化劳力素质,加强有机肥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鄂中丘陵地区一个典型农户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人工辅助能的输入结构,各亚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组成和能量流动关系,以及能量转化效率。以70个农户的样本分析研究了投能结构对能效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地农户生态系统仍是一种以有机能为主要人工辅助的封闭性较强的能量转化系统;增加人工辅助能,特别是无机能的投入可以增加能量产出。  相似文献   

12.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著名草原生态学家任继周教授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提出的。本文通过对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家庭草地农业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较完整的家庭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复合生产体系结构及草地农业生态工程系统的一般模式,用具体试验资料说明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观点出发,研究农业生态系统整体的优化和稳定性的一门学科。如何更有效地将这个“整体”的思想作为发展适于环境的良性农业生产系统的依据,是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具有指导性、现实性和普遍意义的问题。《农业生态学:替代农业的科学基础》(Agroecology:The ScientificBasis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一书正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邯郸市城—乡复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以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提出了“四环”发展战略,以促进城郊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为的开发利用活动和局地的生物物理条件形成了城市特有的景观格局。城市发展改变了自然的生物栖息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以及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种改变最终又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生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景观格局和和重要生态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通过研究发现,在大尺度上,净初级生产力是衡量城市发展对区域物流、能流影响的有效指标;在小尺度上,城市物流、能流过程和城市内部的景观结构、格局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发展显著的改变了自然的栖息地及生物生长过程,本地植被种类减少,外来种增加,外来种的数量和人口数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城市动物群落主要由一些小型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组成,其中,鸟类是研究城市化过程的有效指示物种。城市生态系统特有的景观格局及生态等过程显著的改了局部区域的微气候和水文过程,城市气温增加,风速降低,云、雾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加,流速加大,污染负荷增强等。因此,控制人类活动,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格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目前有关城市-格局-过程之间的影响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定量研究较少。因此,结合传统的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为深入分析城市格局-过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椒农间作作为岷江上游花椒种植的主要方式,其系统内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能流和物质流效益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价值转化效益。因此,优化、筛选和评价岷江上游不同椒农间作模式,促进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当地农户的花椒经济收益显得尤为重要。以岷江上游茂县叠溪镇椒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间作辣椒Capsicum annuum(M1)、花椒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M2)、花椒间作玉米Zea mays(M3)、花椒间作杂草(M4)及花椒间空地(M5)等5种模式的能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①5种间作模式的投能结构相对简单,投能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处于中低水平。此外,需特别调整人力投能分配的比例。②该区氮磷输入较多,但钾素整体处于亏缺状态,故应适时适当补充钾素,以保持较好的耕地土壤肥力。③间作高杆和对氮磷钾需求较高的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建议在今后间作过程中尽量避免。④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系统的能流、物流及价值流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排序为M4(0.701)>M1(0.536)>M3(0.387)>M2(0.347)>M5(0.215)。以上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椒农间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M1模式为较优模式,但仍需注重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与维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试点的中路铺村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比及能流效率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综合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入手,进行某些模式评价,以探讨在该地域内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维持和改善人类福祉、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发展新方向,但目前人类福祉与生态学研究工作的结合还很有限。基于此,该文介绍了人类福祉的概念及其发展,综述了人类福祉评估的指标体系,总结了人类福祉在生态学研究中集中体现的3个方面: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人类福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并对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挑战作展望。构建评估人类福祉的综合指标体系、定量化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局地尺度的人类福祉研究是人类福祉在生态学领域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将促进人类福祉研究科学地应用于各级决策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20.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 ,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 ,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以江苏省宝应县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