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际有机农产品市场与生产   二次大战特别是绿色革命以来,由于大规模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国家、地区间资源不公平分配;出现了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和发展中国家近 8亿人口粮食短缺的矛盾;巨额农产品补贴与农产品的价格保护,以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其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减缓常规农业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为主要目标的替…  相似文献   

2.
为说明粮食潜力与估产的关系,定义了“粮食潜力实现率”的概念,它是与粮食潜力预测值相比,当年实际达到或能够达到的百分比,它将潜力值和当年估产值或实际产量结合在一起,可用来评价潜力实际达到的程度,并可反映气候年型。应用结果表明:2010年各省单产和总产潜力平均实现率围绕100%波动,说明科技进步对增产仍然起到支撑作用,而1999-2008年各省单产和总产潜力平均实现率低于100%,说明科技进步对增产作用在减小。因此,粮食潜力实现率可以用来评价粮食增产趋势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其方法实用、误差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粮食生产波动给粮食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采用剩余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粮食总产和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增长趋势,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波动属古典型波动,波动剧烈。河南省粮食总产的波动指数和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波动指数的相关性基本相当,说明河南省粮食总产的波动受三大粮食作物的影响基本相等,提出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目的是为国家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从若干个预测模型中选择出2个模型,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持续增加的,体现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进步力量;另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或持续减少的,体现影响产量持续增加的负面综合因素力量。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可预测未来1~10年的粮食生产潜力,平均预测误差在5%以内。大量案例证明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是科学的、方法是通用的、结果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5.
崭露头角的绿色产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股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产品绿色革命悄然而至,它们给环境日益恶化的地球带来了一丝生机。绿色产品,一般是指容易回收、可以再生、节能、少污染和不受污染的技术产品。目前在世界上开始流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场绿色变革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绿色将成为本世纪末、21世纪的主流。21世纪将成为“绿色世纪”。纵观发达国家绿色文明的发展趋势,必将对我国的绿色革命起到推动作用。一、绿色技术———企业选择的生产技术和开发的新产品,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耕地资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对我国而言,经济飞速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每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在收集我国1997-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的资料,并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退耕和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资源的减少引起了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变化,而耕地复种指数也是影响耕地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并提出适合我国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磷矿石的供需状况,展望了未来磷矿石的资源量及其市场前景。一、世界磷矿石工业磷矿石与氮、钾肥是全世界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当土壤中缺乏这些物质时,必须进行补充,粮食才能获得高产。在全世界的化肥使用量中,磷肥占85%~95%.本文所指的磷矿石是已开采或选矿后的产品。磷矿石可通过湿处理而转换成磷酸,通过电炉加热而析出磷,或可直接应用于酸性土壤中。1.产量1985年世界上30个国家的磷矿石产量见表1。从表1所见,美国、苏联和摩洛哥是世界上最大的3  相似文献   

9.
热爱生物教学、肩负历史责任辛国秦(新疆建工中学乌鲁木齐830002)近几十年来生物学家、生态学家的研究工作及其应用成果,已上升为全球性的战略部署。一个以绿色革命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的运动,席卷全球。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  相似文献   

10.
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考虑“水—土—能—碳”关联,使用全局共同前沿下三阶段超效率EBM-GML模型,测度2000—2021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现实情况下粮食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1.007,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东北地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明显高于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后发现,外部因素较大程度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整体存在着34.98%的潜力未得到释放,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分别存在43.14%、24.01%和39.96%的提升潜力;粮食主产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存在收敛,三大地区收敛性存在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各项收敛程度最大。各地结合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方向和潜力进行调整的同时,通过降低各地区间的外部环境差异是实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