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06,(1):I0004-I0004
赤壁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12年,北望三国赤壁古战场,南倚风光秀丽的陆水千岛湖。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为该校题写了校名。学校占地300亩,现有56个教学班,3500余名学生,210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48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15人,省级学科优秀教师1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相似文献   

2.
浙江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是典型的“耕读文化”分布区,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目前流域内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开发方式单一、开发效益较低。其中有管理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和如何协调开发与保护关系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找到将地方旅游资源转换为具体旅游项目或旅游产品较好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耕读文化”的抽象性、隐含性及具体存在形式的零散性,开发时比其它旅游资源的难度更大。基于楠溪江旅游开发这一核心问题,从旅游项目策划、产品开发角度探讨了楠溪江“耕读文化”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一般表现为多种功能,但其原生功能因不同时代的需求变化而各异,总体经历了从农业时代的“兴农水利”,到工业时代的“能源水利”,再到后工业时代“民生水利”的转变.随着休闲旅游市场的日益兴旺,水利工程因其独特的景观价值和科学价值而被开发成为水利旅游风景区.系统分析了水利工程的原生功能及其变迁规律,指出水利旅游是其重要的拓展功能,因此要利用和挖掘好古代水利工程文化遗产价值,对现代水利工程进行未来遗产式开发,对水利工程赋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开发,整体提升水利旅游发展的品位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构建湛江、茂名、阳江3市和谐的滨海旅游竞合关系是粤西滨海旅游协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实现途径。基于2012—2017年“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滨海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模型综合测评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扩充度和重叠度,深入分析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竞争态势与竞争程度。结果发现:①“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呈现“水平低、均衡化”的结构特征,3市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弱,旅游综合竞争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湛江、茂名、阳江。②“湛茂阳”3市滨海旅游综合生态位扩充态势不明显,扩充度水平整体呈现均质化特征,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③“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重叠度高,旅游竞争激烈,旅游协同合作发展水平与效应较低。最后,从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的协同、错位、扩充3个视角科学提出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竞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我国可谓方兴未艾,回归大自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五·一”放长假期间,各地纷纷打出“生态旅游”的招牌吸引游人。但由于一些旅游开发项目缺少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也出现旅游开发到哪里,污染与破坏就带到哪里的苗头。生态旅游开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游客过度进入超过环境承载力造成破坏;第三,消费者进入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些自然保…  相似文献   

6.
从话语视角出发,运用建构主义分析方法分析了杭州市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建构,指出杭州旅游发展历经了“政治话语下的风景疗休养城市”、“市场话语下的天堂城市”和“市民话语下的品质生活城市”3个时段。结果发现:叙事要素从西湖的“局部视角”扩散到社会的“全景敞视”;建构方式由“去生活化”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回归”;驱动机制经“旅游外交”、“市场产业化”发展到“增长联盟”。由此,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从外延式的营销招徕转向内涵式的身份认同,突出“杭儿风”的形象特质和生活美学。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现代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是近20年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乡村旅游形式之一。首先分析了“乡土情结”的由来和与农家乐旅游的紧密联系,进而指出“乡土情结”是旅游者到农家乐去旅游的根本动机,它具体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就是“土地情结”和“家乡情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农家乐旅游者由“情结”产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这类旅游者势必要求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情趣,借以慰藉自己的“乡土情结”;然后对南充市近郊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误区进行诊断,以此对南充市近郊农家乐的发展走向提出建议,那就是“走原味之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1996—2020年721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与总结,从年度载文量、来源期刊类型、基金项目资助等入手,比较了国内外“食”旅游:“Food Tourism”“美食旅游”“饮食旅游”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进展。结果表明:①国外“食”旅游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国内正处拓展阶段。②国内外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国内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定量方法相对简单,国外定量方法趋于多元化、复杂化。③国内学者对“美食旅游”“饮食旅游”分别进行了研究。④文献研究得知,韩国“食”旅游研究对全球“食”旅游研究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出现了一股热潮,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随着出境旅游者人数的日益增多,他们在旅外途中做出“不文明”行为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学界讨论得很少,业界似乎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梳理此类行为表象的基础上,由现象到本质初步探讨了这些“不文明”行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四川省政府作出“四川十大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权转让”的决议,2002年四川宣布从5月1日起提前对外开放旅游市场,这充分表明四川省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标志着四川旅游市场的全面开发战略已经打响,政府将完全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和“教练”。此举对旅游业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稍纵即逝,而挑战却长期存在,旅游业何去何从、如何把握?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四川岷山饭店党委书记曹洪明先生。  相似文献   

11.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淳安县境内。它是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拦江蓄水形成的人工湖,面积86万亩,蓄水量相当于3000多个杭州西湖的容量,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淳安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承担主要任务,环保部门依法办事淳安县是个老区、库区、山区、边区,人称“四区县”,财政收入少,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这个县的领导、环保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千岛湖多年来在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这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我国把旅游主题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更加说明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从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作为研究出发点,简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背景和概念,研究了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最后给出了市场推广的主体与媒介。  相似文献   

13.
赵乐 《绿叶》2006,(11)
“365个蓝天,100万人的梦想”。这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积极“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活动的响亮口号。攀枝花富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休闲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资源。注重环保建设,攀枝花正在收获更多的蓝天碧水和适宜人居的环境资源。而这一切幸运,不能不感谢一个人:现任攀枝花市长,睿智、勤勉的“产业经济学教授”——孙平市长。他为没有历史的攀枝花缔造了新的工业可持续发展史。他为没有“根”的攀枝花人在阳光碧水间精心培育了“深深的根”。他为寻求幸福生活的108万攀枝花人民,圆了一个“享受蓝天和阳光”的梦。他“铁腕治污”,经济列车却…  相似文献   

14.
最近,首次千岛湖流域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在千岛湖所在地淳安县召开。杭州、黄山两市领导及淳安、朗县领导和两市环保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去年9月,由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牵头,浙江。安徽两省环保局组成的调研组对千岛湖流域的水污染预防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由于浙江、安徽两省及杭州、黄山两市的共同努力,目前千岛湖及其上游新安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基本保持良好。千岛湖水质指标仍保持地面水一类标准水平,位于欧县和淳安两省省界断面水层基本保持在二类标准。与会者认为千岛湖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千岛湖及其上游新安江流域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赤壁市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通过对赤壁市开发条件、开发力和客源市场的分析,作者指出了该市开发旅游资源的巨大前景,提出了建立七种不同类型生态旅游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景区环境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千岛湖景区是国家著名风景旅游胜地,但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景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与破坏,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全面加强了景区环境管理,目前环境质量仍然十分优越,实现了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景区的实践,提出了解决景区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酒店等住宿设施是体现旅游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现有实证研究中,鲜有基于游客需求侧维度的系统解读,亟需一个能对多元结论提供合理解释的分析框架,以明晰不同结论的场景约束条件和应用价值边界。以携程旅行网上发布的桂林游记作为数据来源,提取游客旅游轨迹中的住宿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句法等方法解读桂林市区游客酒店住宿的空间特征,并从“旅游地—旅游流—酒店”三元关系的视角解读游客住宿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桂林市区游客住宿空间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表现为多节点的分布格局;(2)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节点可分为“邻近交通门户”“邻近目标景观”“位于交通便捷区”三大类型,表现为至少具有“便捷旅游交通”与“邻近景观资源”两大空间特征之一;(3)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受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影响,而旅游流空间集散受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旅游地—旅游流—酒店”间的关联脉络构成游客住宿空间分布机制的解析框架;(4)“旅游地—旅游流—酒店”的分析脉络可以将传统研究中因侧重不同视角而得出的多元结论纳入同一框架并给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曾欢 《环境教育》2009,(8):10-13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京西古村落群也随之成为了热点旅游目的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古村落自身的平衡在旅游发展中更易受到干扰和破坏。而其旅游吸引力又在于“形”与“意”的交融统一:“形”主要指村落的物质形态,包括山水格局、村庄形态、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等;“意”则是指这些物质空间所表达出的象征性含义,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宗族礼制、宗教信仰、人文典故、民风民俗等。如何将古村落的“形”进行完好的保存并将其“意”准确无误的传达给游客一直是困扰京西古村落旅游发展的难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开展对俄跨国旅游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吉林省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对俄罗斯旅游市场开展的规模不大,与国内其它先进的省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制约吉林省与俄国开展跨国旅游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吉林省对俄旅游市场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吉林省旅游资源散乱,还没有形成规模。为加快吉林省产业结构高速实现“十五”旅游规划目标,吉林省应正确认识俄旅游市场,加强与俄旅游部门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同时研究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20.
海峡旅游共同市场具有经济学和地理学内涵,体现了先行性、带动性、深远性.两岸关系日益密切、“五缘”优势渊源深厚、CEPA起步渐进等有利环境和条件为海峡旅游共同市场构建提供了很高的可行性;共同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共同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和共同塑造“海峡旅游”品牌是海峡旅游共同市场构建的战略目标;统一市场进入原则、统一市场竞争原则、统一市场交易原则、统一市场仲裁原则是海峡旅游共同市场的运作方式;共识、机制、资金、人才是海峡旅游共同市场构建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