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洞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地貌现象和地貌类型 ,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山洞穴主要是指火山熔岩型洞穴 ,除此之外 ,还有构造 -差异风化洞穴和火山侵入岩崩塌堆叠型洞穴。它们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 ,各具不同的成因机理 ,旅游及科研价值巨大 ,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南部碎斑熔岩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并总结了前人对碎斑熔岩的产出位置、产状特征、分带性、岩石结构、岩石类型归属、成岩温度及长石矿物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认识,对碎斑熔岩的构造属性、碎斑熔岩与火山碎屑沉积岩、花岗斑岩存在的演化关系及碎斑结构成因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原来的碎斑熔岩在空间上应为火山口附近至火山颈相或火山通道相区间的过渡性岩石类型,而不是某一种岩性,应根据岩石特征和野外产状分别归为熔岩或花岗斑岩的岩石名称,这种过渡岩石类型作为整体可考虑定名为碎斑熔岩体。  相似文献   

3.
香港中侏罗世屯门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质熔岩、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夹少量凝灰质砂岩组成。其中凝灰角砾岩初期曾误认为是沉积砾岩。1990年香港地质调查组重新研究后,确认是火山成因的凝灰角砾岩。按岩相分析,屯门组火山岩可分为火山通道相安山-英安质熔岩和爆发角砾岩,还有爆发空落相凝灰角砾岩。火山通道相又可分为火山颈相和岩墙相,分布在屯门组东西两侧。在青山东麓,出露一列NNW向呈断续、线状分布的火山颈群。近年来新出版的《香港地质考察指引》和《香港工程地质实践》等地质著作仍将该区爆发角砾岩误认为是沉积成因的砾岩,在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上造成混乱,导致不应有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本文综合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世界各地同类火山岩的特征进行对比,确证火山通道相爆发角砾岩的存在,并发现呈线状分布的古火山颈群。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西岭凤地山锡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是火山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岭锡矿是一个与火山侵出相碎斑熔岩时、空、成因关系密切的次火山热液脉状锡矿床。根据西岭锡矿的地质环境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质、水介质来源建立了理想的成矿模式。进而指出粤东斑岩锡矿的远景。西岭锡矿类型的确定,对粤东和赣南火山岩地区锡矿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多火山国家之一,但现代火山(有历史记载的火山)仅有10余座。五大连池火山群是最著名的现代火山景观之一,其火山景观素有天下称奇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美称。这里以山奇、石美、水秀、泉甜、泥怪著称于世,火山喷发遗迹方圆 70km~2,珠链般的五大连 池湖,环绕着火山熔岩分布,湖光山色把这座北国小城打扮得分外妖娆。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 中外游客来此疗养旅游,已成我国著名的火山景观旅游疗养城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溧水、宁芜等火山岩盆地、浙闽粤中生代火山岩带、广西等地的凝灰熔岩地质体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研究,总结了凝灰熔岩的相特征,建立了二相成因模式.对凝灰熔岩的成因机理、火山喷发方式、岩类归属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凝灰熔岩熔离成因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进一步阐明浙江遂昌柘岱口地区碎斑熔岩地质特征及成因。宏观上划分了碎斑熔岩相带,查明了碎斑熔岩时空分布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微观上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等方法研究该碎斑熔岩。研究区碎斑熔岩受控于柘岱口—湖山NE向大型火山构造洼地复活型破火山,具有侵出—溢流特点,为复合穹丘状地质体。岩浆演化在时空上具有连续性,具有分异岩浆"溢流—侵出—侵入"过程。岩石具有典型的连续不等粒碎斑结构和珠边结构,富碱,K2O+Na2O为8.54%~9.25%,A/CNK为0.88~1.04,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Rb、Sr、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成岩温度为803℃~884℃,具有高温浅成特点。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3 Ma,为早白垩世中期九里坪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壳—幔混合I型碎斑熔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了近300年的新生代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时间是1720年。火山锥顶部的火山口湖面标高达2194m,故称“天池”,是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火山湖。火山湖周围有16座由火山熔岩堆积成的单面山峰,形成奇异的火山地貌景观。出白天池的湖水形成落差高达70m的长白瀑布,来自地下的气液流体形成了著名的长自温泉群,水温高达80℃,四季地面热气腾腾。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了近300年的新生代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时间是1720年。火山锥顶部的火山口湖面标高达2194m,故称"天池",是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火山湖。火山湖周围有16座由火山熔岩堆积成的单面山峰,形成奇异的火山地貌景观。出自天池的湖水形成落差高达70 m的长白瀑布,来自地下的气液流体形成了著名的长白温泉群,水温高达80℃,四季地面热气腾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岩相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演化,讨论了凝灰熔岩、碎斑熔岩、花岗斑岩三者之间的成因联系:它们是同源岩浆经分异结晶,形成岩浆房成分梯度和分带后,分别代表岩浆房从上到下不同部位成分岩浆依次侵位、在不同成岩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岩石,可建立“三位一体”成岩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我国现代火山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将其划分为四种构造类型,即环太平洋火山、陆缘火山、碰撞带火山和大陆板内火山。分析了我国现代火山在时间上的活动特点.喷发频率、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现代活动表现。提出了我同现代火山活动监测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在地质学上属于我国南端跨琼州海峡的陆缘裂谷火山带。公园内火山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整,熔岩构造之丰富,熔岩隧道之巨大均为罕见的地质景观,被称为第四纪玄武岩火山天然博物馆。公园是热带海岛火山生态的代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审美价值性,在同类地质景观中更具独特性。公园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土,地球科学的大课堂。环境教育有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火山地质学理论研究竹田头火山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采用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一体化思路对浙东谷来地区的竹田头复活破火山机构进行地质填图的一些认识,主要有如下五点:1.采用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一体化思路在火山岩区进行地质填图,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2.区域火山地层层序的厘定,首先应在同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内,测制剖面,厘定火山地层层序,而后把不同旋回火山机构内的地层层序叠置,建立区域综合地层层序,在此基础上,确定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元;3.划分岩相,建立相序,是推演古火山演化历史,建立演化模式的有效途径;4.线形构造与环形火山构造组合形成的线-环构造格局,是火山岩区地质构造的重要特征;5.在火山岩区用火山地层组-段-岩性填制的地质图,实质上是一种实际材料图,只有以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相为内容的火山岩相构造图,才能正确反映火山岩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揭示火山岩的成因,追溯古火山演化历史,恢复古火山面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中国31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阈值,引入了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自西北向东南均呈“低-高-低”的分布特点,其异常空间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从区域平均来看,西北西部是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最分散的区域,东北是最集中的区域。东北、西北东部、华北以及青藏高原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期相当,明显迟于其它区域,而长江中下游是最早的区域;另外各区域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集中度与集中期的长期趋势并不一致,而它们均存在着较一致的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基本特征与开发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矿泉水形成的地质背景基础上,论述了全省碳酸矿泉水以游离Co2、偏硅酸含量高,尤其矿化度高,并富含锶、锂、锌为基本特征;硅酸矿泉水以含锶的淡矿泉水为基本特征。全省矿泉水分布广泛、泉点集中、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类型齐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近期火山活动与活动断裂是矿泉水形成机制的两种类型。各火山群与活动断裂带是寻找矿泉水新产地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的元素、储量、时代、构造和地理等5个方面的分布特征研究入手,分析结果得出中国南岭风化壳型稀土资源以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资源为主,表现出元素丰度高、储量大、时代新、构造条件简单和地理分布面积广的特点,其次是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碱性岩与千枚岩的风化壳也都有稀土矿产出,从而打破了南岭风化壳型稀土矿都是由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传统概念,扩大了稀土资源的找矿方向与远景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炭资源不均衡性及流动轨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洛伦茨曲线对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生产及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分布与生产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0.716 1/0.683 8>0.4),而消费与人口则表现出了较好的均衡性(0.273 8<0.4)。煤炭产消地的分离,导致了中国煤炭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2009年中国煤炭输出源地有: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等省份,煤炭交汇中心有:河南、安徽、河北等省份,煤炭汇流中心有:山东、江苏、浙江等。从源地来看,山西的煤炭资源服务范围不断缩小,服务强度主要集中在邻近的省份,山西煤炭主要通过煤运北、中通道,输往华北,部分运往华东,南通道运输沿线的煤炭输往河南、江苏、山东、湖北等地。近年来内蒙古煤炭外运量不断增加,主要服务东北地区。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通过京包、神黄铁路运往华北、东北等地。蒙东煤炭资源主要经集通铁路供应辽宁、吉林等省。陕西的煤炭资源主要经陇海线运往华东、中南地区。贵州的煤炭除服务西南地区外,大量资源通过南昆、黔桂铁路运往广西、广东。随着"三西"地区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铁路外运能力不足将成为煤炭外运的瓶颈。规划煤炭资源服务区域,调整和改扩建山西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煤炭外运通道将成为优化煤炭资源流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火山是惊天动地的自然景象,具有神秘感,对人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突变性的片断,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火山列为国家公园,以它独特的自然景象和地质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和未来的游憩、科研、启智之场所。面对火山遗迹,人们会产生种种遐想和启迪。火山(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分为六大类(1)火山喷发景观/对火山特有的不同于其它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3)火山喷溢的熔岩或火山爆发的火山碎屑岩在流动、定位、冷却后遗留的奇特的景观;(4)特定的火山岩在特殊的地学条件下形成的奇特自然景观;(5)与火山(火山岩)有关的其它自然景观;(6)火山(岩)自然景观内的历史与文化。本文提出如何评价火山(岩)旅游资源的四个大目标与四个大准则,对当前我国已开辟的风景旅游区作了概述与评论。最后,本文对我国火山(岩)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提出了四个建议:(1)目标的确定和规划均有赖于旅游地学的研究;(2)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个关键的问题;(3)筛选出可作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地区作好前期研究;(4)如何提高科学品位,开辟科学展示厅,起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应有的科学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50年来,在工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水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大面积缩小以及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合理利用地区水资源,量水而行、适水发展,节约与高效并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对东北三省春玉米布局的可能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东北三省春播玉米区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产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域,利用71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和未来气候情景RCP 4.5下2021—2040年逐日温度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情景下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和春玉米种植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索性地研究了东北春玉米应对气候变暖应采取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未来2个年代际,东北三省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提前、10 ℃终日和初霜日推迟,稳定通过10 ℃日数和积温呈增加趋势,其中三江平原地区变化幅度最大,10 ℃初日将提前约8 d,初霜日推迟约10 d,10 ℃日数和积温分别增加约15 d和300 ℃·d;不同熟性春玉米种植北界在未来 2个年代际的北移东扩速度较过去50 a更快,尤其是中晚熟春玉米可种植区北界到2030年代将北移至49°32′N、东扩至我国东部边境135°E;为应对气候变暖,在不改变耕作制度和更换更晚熟春玉米品种的前提下,预计到2030年代,东北的松嫩平原春玉米播种期可提前或推迟16~20 d,部分地区可超过20 d;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区可提前或推迟8~12 d;南部沿海地区播种期变化范围较小,在8 d以内;同时,亦可通过种植区北移东扩以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热量资源,预计到2030年代,东北三省晚熟、中晚熟和中熟春玉米的种植北界将在现有基础上分别北移2°13′N、1°08′N和近3°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