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针对电磁防护服装的性能要求,对电磁防护服装的特点及其防护性能的测试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GB/T23463-2009标准和相关文献确定了服装屏蔽效能测试的试验方法和具体实验条件,并且搭建实验对不同面料的两件无袖电磁防护女上衣进行了屏蔽效能的测试。并分析比较了服装与其所使用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值,说明织物屏蔽效能的测试数据不能代替服装的屏蔽效能。关于服装电磁防护性能的测试分析既满足了电磁防护服装的发展要求,也为进一步制定电磁防护服装的测试及相关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全》2014,(5)
正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电磁辐射防护技术实验室拥有德国Albatross Projects建造的半电波暗室、功放室及控制室各一个,配备有先进的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仪、环境和职业暴露现场电磁辐射测试设备数十台。主要业务:1.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和服装的屏蔽效能检测;材料的复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损耗正切、S参数等性能检测。2.电磁辐射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现场检测及防护治理。3.各种电磁环境的仿真软件开发、电磁防护材料的吸收和屏蔽效能的仿真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电磁辐射的危害,论述了电磁屏蔽服装的一般原理。结合前人的研究,针对针织服装特点详细分析了织物厚度、线圈长度、针织组织、服装结构设计等对屏蔽作用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最后,提出织物组织结构参数与屏蔽纤维含量、屏蔽纤维之间孔隙的关系,屏蔽纤维含量与屏蔽纤维之间孔隙的合理配置是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研究的关键。同时,进行电磁屏蔽针织服装研究时可以结合人体模型并增加服装结构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电磁屏蔽织物孔洞区域金属纤维排列对屏蔽效能的影响,通过提取孔洞区域金属纤维,并与正常织物中金属纤维的排列进行对比,给出了定量表述金属纤维特征的参数,如密度、取向度和整齐度等,描述了孔洞区域金属纤维的排列特征。根据定量表述参数,结合织物样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对比金属纤维参数不同的织物样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得出孔洞区域金属纤维的密度、取向度和整齐度不同,有孔洞织物屏蔽效能也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渗透性能是化学防护服最重要的防护性能指标之一。本文采用PTC200型渗透测试池、蠕动泵、超滤装置和离子色谱分析仪,构建了测试化学防护服渗透性能的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对一系列化学防护服面料对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渗透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可以方便准确地实现服装面料渗透性能测试,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开发为规范我们国家化学防护服装及相关产品防护性能检测方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一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体皮肤热模型的热防护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基础上,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耐高温模拟皮肤传感器代替铜片热流计测量通过应急热防护服装面料的热流量,将热流量作为热波皮肤模型边界条件,得到人体皮肤表层下80μm处的温度值,从而得到一定条件下人体真实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所需时间,用其评价热防护服用织物的热防护性能,并将热波皮肤模型(TWMBT)的测试值与Pennes模型以及铜片热流计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热波皮肤模型分析织物层下的"皮肤"防热时间更接近实际皮肤达到二级烧伤时间值,可较为精确的量化织物热防护性能,为应急救援热防护服装的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电子信息设备的雷击电磁环境,使用有关规范提供的电磁评估方法对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雷击电磁屏蔽自然效能进行评估,得出直接雷击和近旁雷击建筑物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结果,也为电子信息设备雷灾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全》2016,(3)
正电磁防护技术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电磁环境污染和职业防护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完成了《北京市电磁辐射污染分布规律与控制研究》、《大中型电磁辐射体选址技术规范》、《建筑物防电磁辐射涂料的研究》、《金属膜复合屏蔽材料研究与开发》、《新型轻体电磁屏蔽室的设计研究》等多项国家、北京市重大课题和标准编制。在长期的电磁辐射、电磁防护研究实践中,对电磁波传播过程中产生的阴影、散射、多重反射、多重折射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处理经验,可以精确仿真基于电磁波的  相似文献   

9.
以三相重载母排为配电房工频磁场源、以配电房自身楼层面作为屏蔽体,基于涡流场分析原理建立了配电房工频磁场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并采取局部加密的方法对有限元的剖分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配电房及附近环境中的三维涡流场的有效计算.在此基础上选取设置了素混凝土层、单层钢筋网混凝土层、双层钢筋网混凝土层、钢板混凝土层4种屏蔽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这4种屏蔽层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比研究其屏蔽效能.针对研究结果,以单层钢筋网混凝土为屏蔽层,进一步讨论了屏蔽效能与钢筋网格尺寸及钢筋直径之间的关系,并对钢板混凝土为屏蔽层时其屏蔽效能与钢板厚度的关系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虽然钢板混凝土层的屏蔽效能最好,但是在适当选择钢筋网格数和钢筋直径的情况下,单层钢筋网混凝土结构可以满足经济性和环保安全的双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磁波防护面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发、研制电磁波防护新面料。在有关科研所的协助下.在专家权威教授们的大力帮助下。先后研制、开发出多种不同屏蔽效果的电磁波防护面料。其中“高支高密含超细不锈钢纤维府绸”织物.已经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进行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雷击电磁辐射对录井系统的危害问题,建立了录井系统线路雷击危害模拟试验模型,采用8/20 μs冲击电流发生器,开展了录井系统的雷击耦合试验,定量分析了雷击电磁辐射对录井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和距离电流通道的减小,耦合的电压随之增大;线缆长度越长耦合的电压越大,最大耦合电压达到了2 720 V;屏蔽层接地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磁辐射对线缆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忻州窑矿是典型的冲击地压矿井,为确保忻州窑矿8939三硬条件孤岛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出在该地质条件下卸压钻孔参数的合理范围,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理论计算得出的参数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得出适合该地质条件下的大直径卸压钻孔优化方案。采用KBD5电磁辐射仪对卸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煤体内电磁辐射强度较原卸压方案降低了15.7%,累计脉冲数降低了16.6%。方案优化后不但提升了卸压效果,而且节省了约690个钻孔和30%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电磁辐射主要通过感应耦合或电磁耦合使主要由金属部件组成的塔吊感应高压电,而塔吊的结构及架设常使其更容易遭受电磁辐射的影响,特别是有中波发射塔存在的区域电磁辐射水平较高,对塔吊的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危及施工人员和财产安全。针对百色市二四二中波发射台的电磁辐射状况,通过对电磁射源及电磁环境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计算,利用等效电路模型探讨电磁辐射对附近施工建筑塔吊感应高压电的影响,得出塔吊的谐振点、中波发射台在塔吊处的电场强度及感应电压。采取绝缘、重复接地和避开谐振点方法解决长期以来建筑塔吊临近通讯发射源感应高压电而难于防护的突出问题,从而提高塔吊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安全性,并对此类领域的研究或对类似感应电的防护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支持压力管道检验,降低事故率,本文基于漏磁检测原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管道外漏磁检测模型,对管道漏磁检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缺陷处漏磁场特征曲线,模拟了圆柱形缺陷对管道外壁漏磁场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参数缺陷对漏磁场的影响规律,并且基于理论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试制了可变径管道外漏磁检测仪的样机,利用该检测仪对壁厚为8mm的带有人工缺陷的管道进行扫描检测,研究不同参数缺陷对漏磁场信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的结果吻合良好,且缺陷检测精度及效果满足要求,另外,检测装置对内外壁缺陷检测同样可行有效,适合特种设备(压力管道)检测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护人体免遭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的应用及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电磁辐射防护的背景入手,阐述了电磁辐射防护服的防护原理研究进展,介绍了电磁辐射防护服装的应用以及屏蔽效能测试与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电磁辐射防护服装今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电磁辐射预警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准确性,减少误报现象,在分析大量电磁辐射现场数据基础上,基于电磁辐射预警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原理,提出了电磁辐射峰谷比值法,利用正态分布统计特征计算每个班次的电磁辐射瞬时强度峰值均值和谷值均值,并将其比值作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警值。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义忠煤矿11112风巷掘进工作面,研究结果表明:与临界值系数和动态变化趋势系数法相比,峰谷比值法误报较低,预警准确性高,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误报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车用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催化转化器是降低汽车排气污染物浓度的主要装置.起燃温度是催化转化器的重要特性之一,它表明催化器在多高的温度下有较高转化率.数值模拟研究催化转化器的性能可以减少实验量,指导和优化催化器的设计.建立了催化转化器一维稳态转化率的数学模型,对起燃温度特性曲线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较吻合.这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起燃温度特性曲线.用该模型考察了空速、载体长度、催化剂比表面积、载体导热系数以及壁厚等因素对起燃温度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越大,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越高;增大载体长度和催化剂比表面积有利于降低起燃温度;载体导热系数和壁厚的大小对起燃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Basic principles of reducing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Measures to reduce exposure can be divided into organisational/administrative and technical/engineering actions. Both strategies are briefly analysed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theory of shielding are presented. A definition of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SE) is given, and the results from the general Transmission Lines Theory are presented.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shielding static and time-varying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elds and of the sh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