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折光率法与电导率法测定稀土废水中高浓度氯化铵的原理和方法.在恒温和低悬浮物浓度条件下,折光率与氯化铵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当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氯化铵质量浓度在5 000 mg/L~60 000 mg/L与电导率显著相关.经t检验,两种方法与银量法差异均不显著,且操作简单,准确快速,适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现场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化公司)排放废水中乙醛污染的调查,表明仪化公司排放的含乙醛废水主要产生于聚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废水,喷淋废水,冲洗地面和其他跑、冒、滴、漏的废水(“清下水”)。1996年-2000年污水处理场日排放含乙醛废水约5.66万t,日排放含乙醛的“清下水”约3万t。排放的乙醛在长江仪征段未检出,在沿山河和胥浦河水中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和超标,超标率分别为50%和9.1%,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8.88倍和0.14倍。对长江仪征段乙醛污染的影响预测结果为:污水处理场在非正常处理情况下(即直排),其排放的废水将在排污口周围形成长1250m,宽200m的污染带,污染面积为25万m^2。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方法、治理技术及过往的环境管理经验,指出近年来的治污工作虽然有效控制了城镇点源污染,但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仍然不佳。基于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在技术层面已经形成的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净化乡村生活污水、以径流截污工程治理暴雨径流污染、以源头减排和污染截留技术治理农业生产污染的系统化体系,提出了将面源污染治理与农村产业优化、基建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湿地推广等目标相结合,在多要素协同/权衡的思路下加强环境治理技术与政治经济领域融合等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以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研究区内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以苕溪为主的山地丘陵区,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农业发达的平原区,较高风险区及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沿湖经济发达区。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公众相关的放射性本底数据库,掌握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和变化趋势,科学评价放射性水平及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新疆辐射环境监督站持续开展了对乌鲁木齐市周围环境介质放射性监测工作.本文给出了2013—2017年乌鲁木齐市气溶胶、沉降灰、土壤和地表水、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以及γ瞬时剂量率和γ累计剂量的调查测量结果.调查...  相似文献   

6.
稀土生产废水治理方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稀土生产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针对其影响和然害,从回收资源和废水达标排放角度,对稀土生产产生的酸性废水,硫铵废水和氯铵废水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各种处理方法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废水污染监测中的质量保证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只有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8.
对稀土氧化物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稀土氧化物净化汽车尾气的原理、作用,通过控制、调节空气和燃料比,使燃料燃烧充分,并使一氧化碳(CO)、烃类(CH)及氮氧化物(NOx),最后转化成无公害的二氧化碳(CO2)、水(H2O)、氮气(N2),从而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厚源法测定地表水、废水中总α放射性,并通过6家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厚源法的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方法探测下限不高于0.043 Bq/L。对总α放射性水平为0.046 Bq/L的地表水和25.6 Bq/L的废水样品重复性限为0.021 Bq/L和5.29 Bq/L,再现性限为0.022 Bq/L和8.69 Bq/L,加标回收率最终值为(104±17.6)%和(103±11.6)%。  相似文献   

10.
太湖流域(苏州片)水质同步监测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苏州片)达标排放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讨论了达标排放与水质变化之间的关系,评价了水污染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针对太湖流域水质污染、湖体富营养化、饮用水质受影响和水生植被减少等生态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布设四类监测点位、引入科学的监测技术与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流域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夏季受东南季风、湖流等因素影响,太湖蓝藻向西北部水域集聚,该区域平均藻密度可高达1×109个/L以上,其中蓝藻集中堆积的近湖岸区域藻类密度更高,蓝藻在不同生命阶段释放的藻源性VOCs的成分谱和产生量有较大差异,其中烯烃和有机胺反应活性较强。蓝藻水华高发期太湖西岸非甲烷总烃的浓度约为常州市区的3.3倍,日变化趋势符合蓝藻代谢规律。太湖西部蓝藻水华、湖西区的非甲烷总烃浓度和臭氧污染程度时空变化规律表明:太湖西部(宜兴)是整个流域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臭氧污染的形成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控制湖西区入湖营养盐量,需要对太湖湖西区河网进行N、P营养盐监测与输移路径模拟.结果显示,宜溧地区营养盐输移规律基本表现为径流输移;常州、金坛地区京杭运河以南河网区虽然日输移路径较为复杂,但是洪期、年输移路径却一致;而京杭运河以北河网营养盐输移规律最为复杂,不仅表现为日输移路径的规律性差,而且洪期、年净输移路径相反....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2年8月17—23日的太湖湖风加密观测实验结果,将湖岸3个常规气象站和湖面2个浮标站观测的风速和气温资料代入经典的湖风指数公式,通过Fisher二级判别法和历史拟合率最大法确定了太湖湖风指数的阈值为3.0。该结论为研究太湖湖风的发生频率及其对蓝藻水华全湖输移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太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对1993年~1999年所采集的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的pH值呈中性至弱碱性,较适合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腐殖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太湖大部分地区沉积物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且沉积物中重金属处于安全状态.沉积物生态风险性指数评价结果也表明,太湖大部分地区目前无重金属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太湖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污染来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系关联和地域分布特征出发,将江苏省太湖流域53个国控考核断面归类划分为京杭大运河片区、入湖河流片区等6大片区,全面调查和系统分析水质状况和断面的污染来源,并提出对策建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太湖藻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式细胞仪在海水微型浮游生物监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淡水藻类定量研究以及生物监测中应用仍较少。探讨了应用便携式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CytoSense监测太湖藻类的可行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过程中最好是现场采样、现场分析。流式细胞仪对藻细胞密度的检测下限为100万个/L,大于100万个/L时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吻合;在悬浮物含量小于108 mg/L的水体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另外,流式细胞仪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便携性好、无污染,在太湖藻类监测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环太湖区域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环境污染现状,于2016年9月对太湖以西常州区域水体中典型PPCPs污染水平进行了调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 MS/MS)检测分析了24种PPCPs在常州区域水体中的赋存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州区域水体中24种目标PPCPs均被检出,PPCPs质量浓度总量范围为51.08~325.79 ng/L,20个监测点位中,红凌桥检出PPCPs总量最高,达325.79 ng/L;水体中优势污染物为双酚A和诺氟沙星,双酚A在黄埝桥检出的质量浓度最高,达158.53 ng/L,其次是新河口和红凌桥,质量浓度分别为65.57和57.86 ng/L;诺氟沙星在红凌桥检出的质量浓度最高,达75.12 ng/L。喹诺酮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在常州流域内基本呈均匀分布;激素类、大环内酯抗生素、神经镇痛类和心脏病类药物质量浓度与人口密度大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1984—2015年太湖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收集整理了1984—2015年太湖区域342幅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FLAASH模块计算获取了区域大气能见度均值,通过太湖周边苏州、无锡、常州3市地面自动站能见度监测值加以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1984—2015年该地区大气能见度遥感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能见度水平相对较好,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下滑,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遥感反演能见度均值为14.80 km,与1984年的21.46 km相比下降了31.05%,下降速率约为0.21 km/a。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水环境的监控预警能力,我省在太湖流域相关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交界断面、出入湖口门、饮用水源地的全方位自动监控网络,为相关自动监控系统的技术框架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太湖流域的监控预警、生态补偿、流域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