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开采、生产、消费及消费末端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都十分突出。然而传统的物质循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总结传统物质循环的特点与局限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旨在提高经济系统全过程资源效率与环境绩效的广义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理论模型;剖析了广义物质循环的资源与环境政策内涵,并据此提出我国资源环境的生命周期政策途径;最后以广义物质循环的内涵及基本原则为指导。深入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政策与环境政策。本文认为。建立与发展以广义物质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资源利用最优化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假设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目的是经济效益最佳,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求资源最优利用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第四产业:兼论废物再利用业的培育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 ,论证了废物再利用是世界系统物质循环畅通的关键环节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 ;提出了将废物再利用定义为一个新的产业门类 (第四产业 )的主张 ,并对培育该产业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略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顾局部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旅游资源的社会、环境效益等问题。如不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必将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性利用,使旅游资源的舒适性、完整性、历史性等特征遭到损害。这不仅殃及当代,更会愧对后人。因此,加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识,是人类文明演替的必然要求。一、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一)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意义旅…  相似文献   

5.
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综合资源立法在资源法制建设体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境一般指环绕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资源是环境之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材料,人类通过劳动可以把材料变为财富。它们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否则,人类社会便根本无从产生与存在。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持续利用与保护着它们,但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一些人只图眼前利益,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产生了严重恶果。受到自然报复之后,始得出必须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才能达到可持续利用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阈值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值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并对资源开发利用与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阈值相协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户兼业视角,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了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大部分农户具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意愿,其中纯农户和一兼农户的利用意愿相当,且高出二兼农户;(2)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价值的感知是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利用意愿的共同因素,农户感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价值越高,其利用意愿也越强;(3)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利用意愿的因素有明显差异,性别对农户尤其是二兼农户的利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年龄对纯农户和二兼农户利用意愿的影响均为负,尤其是对纯农户影响更大;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尤其是一兼农户的利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获取经济收益的感知正向作用于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的利用意愿,尤其是对一兼农户有更大程度影响;对纯农户而言,对自身经济条件的感知也显著影响其利用意愿  相似文献   

9.
红壤区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平衡及有机资源利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野外采样分析,调查及田间试验结果,讨论了红壤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红壤有机碳的循环和平衡状况,初步探讨了红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肥力退化的关系,并根据红壤有机物质资源特点提出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措施。红壤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低于东北黑土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区,而高于黄淮海平原区以及黄土高原区,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造成输入土壤的有机物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用地的数量,质量、经营规模和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并就加入WTO对国有企业的用地效益,房地产业与土地市场的冲击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适应WTO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一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途径,在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对江苏产业结构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行业仍占有较大比重。按照循环经济的原理,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在“稳定一产,优化二产,壮大三产”的同时,各产业内部要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废物利用型行业。工业主要是实现生态化转型,对不同行业分别给予鼓励、控制或限制;农业主要是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产业纵横链接化;服务业主要是围绕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推进产业的环保化。  相似文献   

1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剖析江西星火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案例,对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循环经济园区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园区内,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新的产业链得到延伸,逐步形成产业网,节省了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知识信息得到共享,交易费用减少,提高了企业综合效益。园区以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为目标、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全面合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开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参考大量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18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②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循环经济水平呈不规则“W”变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是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含义与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出的新要求及对策,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具体探讨了如何开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资源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深入调查和了解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规划框架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市层次上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本文以贵阳市为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框架。贵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分析充分表明,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贵阳市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机遇,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本文构建了“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大核心系统,八大循环体系”的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资源学目前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为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传统的资源学应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科观念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作用和政府职能,指出发挥市场优化配制资源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量,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是实现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recycling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basic concept of a recycling economy as a dynamic economic operational model, and explains the four bas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stressed that the essential element of a recycling economy is the use of resources circularly. In the en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henomena of utilizing the recycling economy concept incorrectly, and sets forth a number of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recycling economy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试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动态关系,四者的协调发展包括“有限协调发展”和“完全协调发展”两个层次,其实质是弱化、消除其间的消极关系和消极影响,同时充分利用和促进其间的积极关系,实现四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协调发展战略”应以不影响长远的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经济发展置于中心位置,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同时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