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河北大城县污水处理厂采用以氧化沟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分析了二沉池污泥上浮产生的原因.认为硝化程度高、污泥在二沉池中停留时间过长是引起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减小氧化沟中的溶解氧以降低硝化反应的程度、合理调控二沉池的运行、加大污泥回流量和剩余污泥的排放量等措施后,污泥上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水厂运行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及中小城镇面临着水资源的污染,城镇的污水处理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因此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常见的工艺有氧化沟工艺、A2/O工艺、SBR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生物稳定塘处理工艺等,前三者较为常见。本文从污水处理效果、系统稳定性、运行成本三个方面对上述三个工艺进行了相互比较,以期为解决不同地区采用何种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难题提供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出水的生命周期评价的角度,提出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的内涵,即以保障出水达标为核心,同时防止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和对污水处理厂周围环境的污染;分析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的因素;从保障出水达标、防止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防止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和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如何保证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笔者所探讨的问题,旨在为提高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及减少污水处理的安全事故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藏高原地区铁路车站污水特点,进行了污水处理工艺的比选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经过自动化改进的SBR处理工艺较传统污水处理法、氧化沟处理法、SBR处理法、膜处理法等工艺更适合当地的实际气候特点,通过采取工艺流程改进、水下强制曝气、自动化改造,能较好地解决低温、低压、低含氧量状态下的水处理效果。历时多年的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证明,上述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氧化沟工艺溶解氧调控困难、曝气区高流速造成能量浪费等问题,通过在氧化沟缺氧区廊道弯道处开设孔洞、设置挡水墙与导流板等措施,提出了一种新型开孔变速氧化沟流态调节理论与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开孔氧化沟方案的流态调节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开孔廊道平均流速为0.20~0.26 m/s,明显高于其他廊道,表明开孔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缺氧区廊道流速,实现氧化沟变速流态调节效果。其次,建立开孔氧化沟中试系统,通过对比等速氧化沟与开孔氧化沟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微生物群落分布验证开孔方案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基本相当,其中COD、SS、TP和NH_4~+-N的去除率在95%以上,而开孔氧化沟工艺对TN的去除率略高于等速氧化沟。两组氧化沟系统中反硝化细菌种类一致,相对丰度分别为1.51%和1.49%,表明氧化沟开孔流态调节方案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微生物种类,只是改变了开孔廊道的流态分布。同时采用现场流态测定方法对氧化沟流态和沉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孔方案能够提高氧化沟缺氧区廊道流速,减缓低流速区沉泥现象。因此,在不影响运行效果的基础上,开孔方案减小了氧化沟系统缺氧区廊道推进器功率8.4 k W,达到节能21.2%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污泥上浮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上浮会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操作、运行和出水水质.活性污泥上浮以后,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污泥大量流失、氧化沟内MLSS值降低、微生物量锐减,导致运行彻底失败.本文以合肥市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为实例,寻求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通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认为污泥上浮的主要原因有污泥老化与腐化、污泥反硝化、冲击负荷、曝气过度、污泥携油上浮等.实践表明,气温、气压和水温的变化也是污泥上浮的重要原因.常用的控制污泥上浮的方法有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时排除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浓度、缩短污泥龄、降低溶解氧、消除沉淀池的死角区、加大池底坡度以及改进池底刮泥设备等.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工业污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城市污水处理难度。对此,应当加快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同时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相关的政策,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对于政府财政拨款具有较强依赖性,使得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原有一期工程主体工艺为A_(2)/O工艺,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对一期工程进行更换设备、投加外部碳源和优化运行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提标改造,新建高密度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4/2710—2016)中城镇污水处理厂Ⅰ类标准。系统连续运行6个月,COD、NH_(3)-N、TP、TN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2、0.258、0.195和6.907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8.4%、92.3%、73.6%,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9.
重钢焦化厂与国内某企业合作,在不改变现有污水处理厂设施的前提下,用GWQ潜水式射流喷嘴扩散器和相应的供氧系统代替现有空气曝气系统,以考察现有污水处理新系统在采用纯氧曝气情况下的潜能,即考察采用纯氧曝气后承受高负荷和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广泛应用的A/O污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H4排放情况。结果表明,CH4在各污水处理单元均有排放,其中曝气池和初沉池是CH4排放的主要单元,分别占污水处理过程CH4总排放量的77.73%和14.86%。在曝气池中CH4排放通量沿程迅速减小,主要集中在沿程前96 m。内回流比和曝气池曝气量可能影响曝气池CH4排放。调整回流比分别为200%、300%、400%,曝气池CH4排放通量随内回流比增大而减小;调整曝气量分别为3.5 m3/h、4.5 m3/h、5.5 m3/h、6.5 m3/h,曝气池CH4排放通量随曝气量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