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湖北省某660 MW燃煤发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高位收水冷却塔噪声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和验证,并对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噪声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发声部位水平面声源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噪声衰减规律与实测结果更加接近;虽然高位收水冷却塔附近地面噪声源强实测声级较常规冷却塔低约8 dB(A),但总体声功率级的改善效果并不能达到8 dB(A)的水平;同时,由于高位收水冷却塔声源位置较高,对围墙外某些特殊点位,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噪声影响可能反而会略高于常规冷却塔;消声导流片及吸隔声屏障在应用于高位收水冷却塔降噪时需根据声源实际情况进行模型验证优化,而声源降噪措施可从改善水滴对收水斜板的冲击以及收水斜板本身振动噪声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高噪声设备多、分布广,且呈立体布局,其噪声成分复杂,低、中、高频段噪声均有分布,环境影响较大,需根据各声源特征及环境保护需求,采取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以某燃煤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噪声源数据,应用Sound PLAN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厂界、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值,针对各噪声源强对关注点的贡献值,提出如下噪声防治措施:1#、2#、3#环境敏感点距离厂界较近,且受多个声源影响,拟实施环保搬迁;汽机房厂房内壁面拟做吸声处理以降低对4#敏感点、北厂界噪声影响;冷却塔四周拟设置通风消声装置以降低对南侧、东侧厂界噪声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档商务酒店式公寓冷却塔的噪声治理为例,通过对其噪声数据的测量,详细分析了冷却塔噪声的来源和特性,并从消声、吸声、隔声等方面阐述了一种实用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此方案不仅降噪效果明显,而且能够完全满足设备所需通风量和温度的要求,为工程实际中冷却塔的噪声治理提供了借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煤矿局部通风机(简称局扇)的噪声是煤矿掘进中的主要噪声源。分析了局扇噪声产生的机理。综述了从局扇的噪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的方法,为局扇的降噪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工程中的噪声源有风洞、空气压缩机站、进排风机房、中频电机等。风洞和空气压缩机的噪声大、频带宽、声级高,风洞试验大厅噪声级120分贝(A)左右,空气压缩机站为110分贝左右。空气压缩机噪声持续时间长,对人的影响很大。我们针对噪声源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强噪声源进洞后噪声增值问题 地下建筑噪声源被封闭,声能不易扩散、衰减,因而混响时间加长,噪声级增大,人们感觉比地上响得多。据在空气压缩机站实测,洞内洞外设备相同 (即 K-350和 K-50各一套),厂房大小相同,长度相近,测点位置相同,测量条件一致时,无论…  相似文献   

6.
以某小区冷却塔的噪声治理为例,通过对其噪声数据的测量,详细分析了冷却塔噪声的主要来源和特性,并从消声、吸声、隔声等方面阐述了一种实用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此方案不仅降噪效果明显,而且能够完全满足设备所需通风量和温度的要求,在工程实际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颖  于静  马淳淼 《安全》2016,37(11)
以某火电厂蒸汽管道改造后噪声增大为例,从噪声源、噪声成因两方面分析了噪声增大原因。阐明了降低噪声的途径和吸音材料的选择,为噪声治理提出了有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针对城市道路项目环评中交通噪声影响预测中遇到的车辆噪声源强确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时合理选取车辆噪声源强计算模式,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提供更为合理可靠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冉光普 《环境与发展》2020,(1):30-30,3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层次越来越高,大量中央空调设备的冷却塔噪声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冷却塔噪声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防治策略,以此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拟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冷却塔淋雨噪声特性随着淋雨高度、淋雨面积和淋雨密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淋雨的噪音频段集中在中高音频,且其频谱特性不随上述条件变化而改变;淋雨噪声随淋雨密度和淋雨面积增大有明显变化,淋雨高度变化对淋雨噪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研究结果可供冷却塔淋雨噪声的预报和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煤矿井下主要设备噪声源测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矿地面噪声防治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煤矿井下噪声仍被人们所忽视,对它研究的不多。通过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煤矿和荆各庄煤矿进行井下噪声测量,制作噪声频谱图和噪声传播衰减趋势图,分析井下噪声的频谱特性和衰减变化,为煤矿井下降噪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所测得的煤矿井下各点噪声强度均大于90dB(A),且以中高频率为主,所以应当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为煤矿井下进行降噪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型机加车间噪声现状和特点,选取某大型机加车间数控机床开展现场实测,并对噪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数控机床产生的噪声是非稳态噪声;数控机床产生的噪声在车间传播,声场分布不均匀;加工某转向工件频率在500~5 300 Hz,峰值频率分别为500,800,2 000,5 000 Hz;对机加数控机床操作岗位工作人员的8 h噪声暴露量进行测量,测量值为89.2 dB(A)。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大型机加车间噪声,测量重点应选在机床操作岗位和人行通道;应重点关注被测机床周围20 m内的噪声值;机加工作场所测量时间段的选择取决于作业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鼓风机房的噪声特性与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制药厂鼓风机房现场噪声测量的基础上,对机房的噪声特性和噪声源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噪声特性的吸声和隔声方案。在该方案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在电机和鼓风机的基础下面安装弹簧隔振器、使用金属软管进行管道隔振的补充方案。测试表明,补充方案是有效的控制措施,降噪效果明显,能完全满足厂家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技术资料基础上,通过轻轨交通噪声的来源、特征等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对其控制对策尤其是声屏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探讨,为我国轻轨交通噪声的研究分析和控制防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某城市地铁地下站台噪声现状及特点,选取某城市地铁某3条线路的T站、W站、N站、H站、S站、C站、P站和F站8个地下站台进行测量,并对噪声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完全封闭安全门和无安全门比较站台噪声LAeq减小7dB左右;半封闭安全门与无安全门比较站台噪声LAeq减少4dB左右;全封闭安全门与半封闭安全门比较站台噪声LAeq减小3dB左右。在站台中间位置测量进出站声值基本相同。在站台车尾和车头位置测量,进出站声值不同。列车在整个进站过程中,车尾位置测点测量LAeq声值最大,列车在整个出站过程中,车头位置测点测量LAeq声值最大。同时对车站背景噪声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降低站台本底噪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源热泵的噪声特性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源热泵机组由于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居民楼供热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扰民问题。本文以某住宅小区水源热泵机组的噪声治理为例,通过对现场测量数据的处理,着重分析了水源热泵机组的噪声特性。通过对现场检测分析了噪声声源以及噪声传播路径,进而详细阐述了从吸声和隔声两个方面阻断声音传播以及安装阻尼隔振器隔断振动传播路径进行噪声治理的方案,结果证明,此方案是一套有效的控制措施,降噪效果明显,能完全满足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作业环境中噪声因素对人的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对安全注意力类型及品质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安全注意力水平模型。设计噪声条件下的安全注意力水平测量实验,通过实验中不同噪声环境下人的安全注意力水平变化,分析噪声对人的安全注意力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噪声对人的安全注意力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作用;安全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均受噪声影响,安全注意力的稳定性及转移随噪声的增大而降低;当噪声值大于60 dB、70 dB时,噪声对安全注意力的广度及分配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和地下站台噪声的规律和特点,选取某条线路中的3个高架站台以及3条线路中的7个地下站台进行实地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站台LAeq值都低于标准限值80 dB(A);站台的中心测点列车进站LAeq值和列车出站LAeq值都非常接近,使用T检验结果得出各站台中心测点列车进站LAeq值和列车出站LAeq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站台测量时要考虑大客流带来的喧闹声;站台最大噪声值是列车出站时,位于站台列车车头停止位置。  相似文献   

19.
伴随新建铁路、既有线增建二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围绕铁路建设、运营由来已久的铁路噪声污染和扰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根据铁路噪声的传播特性,合理地选取了一种噪声预测方法,即模式预测法作为铁路噪声预测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噪声模式法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和边界条件。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干线之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由于工程规模、线路质量、列车速度、运输组织的变化,引起的铁路噪声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定量给出了典型区段距铁路外轨中心线30m、60m、120m处的昼夜间等效连续声级值。通过对噪声贡献值与声环境适应性分析,定性描述铁路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有效控制铁路噪声污染、合理划分工程沿线土地利用功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