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会”期间,袁隆平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讨论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和公众将其视为“中国科学界的悲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此事是“历史误会”。身处“漩涡”中的袁老日前首度就此事“开腔”,态度十分轻松:“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2.
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上,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做了题为《中国优秀文化与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共进》的演讲。论坛结束,记者有幸就河南省文化发展问题采访了王越院士。记者:王院士您好!很荣幸听到您一番对文化的高见。听您的演讲,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文化囊括了所有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3.
戴斌 《环境》2008,(12)
最近有院士呼吁,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此言一经媒体刊出,网友表示不能接受,三皇五帝到如今,几千年了,老百姓呼气吸气也要交税了吗?  相似文献   

4.
在12月1日召开的2011年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题为“智慧城市与智联服务”的报告中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从WEB技术、计算机技术体系、视频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几大技术的演进历程分析出发,邬贺铨指出,未来通信的趋势必然是互联网走向移动、移动走向互联网。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5日,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个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河南省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零”的突破,来自平煤集团的总工程师张铁岗成为中国新增选的58名院士中的一员。这也是中国工程院唯一一名来自煤矿生产一线的院士。  相似文献   

6.
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岳 《世界环境》2005,(3):52-55
6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绿色中国企业论坛”成立仪式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表了题为“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演讲。潘岳认为:中国的崛起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国情需要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国际潮流也迫使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潘岳的一些观点大胆睿智,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潘岳呼吁:中国企业要承担起绿色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07,(6):6-6
环保总局局长呼吁给予江河湖海人文关怀,今年中秋香港的垃圾山终于减少了,人类逼近环境恶化“引爆点”,绿色生态消费是否真的有助于环保,中国2006环境公报:2567亿元治污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商店”模式的国产操作系统有望推出,通过“应用商店”的这种先进模式将会使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系统迅速建立。 在9月25日举行的以“互联网与产业革命”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外跨国公司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基于应用商店的国产操作系统将有望在2014年10月份推出,这款国产的操作系统很有可能在1-2年内替代在中国用户高达57.8%的Windows XP系统。  相似文献   

9.
购买力平价法核算GDP的谬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蓝虹 《环境保护》2005,(11):27-31
在10月22日召开的中国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高层论坛上,何祚庥院士提出: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有关我国能源、资源消耗情况的一组数据“不科学”,同时,环保总局把“中国消耗的资源占世界资源消耗百分比”和“用汇率方法所测算的中国GDP占世界GDP的百分比”机械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了片面强调我国资源能源利用率低下的结果。何院士认为,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并不太大!”此结论一抛出,立刻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一片讨论,本刊特约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马中教授等撰文对何祚庥院士的言论从学术角度进行剖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他是2008年10月8日公布的诺贝尔奖化学奖的得主之一;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他是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化学物来追查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反应的先驱。《圣迭哥联盟论坛报》评论说:“他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  相似文献   

11.
光明 《环境》2002,(6):23-23
儿童是最容易遭受环境污染损害的群体,“6·1”儿童节来临之际,本刊呼吁:关心孩子,从关心环境开始。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12,(13):43
6月21日,"携手同行合力拯救——呼吁保护长江江豚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由国家农业部渔业局指导,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和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来自长江流域豚类自然保护区等单位代表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专业专家、院士与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人士近200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先生在会议中讲到:"长江江豚的保护已经不单纯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做了题为《信息技术的演进与产业变革》的发言,他指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是20世纪对经济和社会最有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当今,网络技术正走向“换代”发展的转折点,网络业务向着智能化、宽带化和移动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森澜 《世界环境》2013,(6):40-41
2013年11月16日,能源基金会主办的“重塑蓝天: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能源基金会主席EricHeitz、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等200多位业界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参与会议,针对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从宏观战略、区域防治和行业政策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应对方案。这次研讨会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大河     
正秦大河,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徒步横穿南极第一人,长期研究冰冻圈科学与全球气候变化,创建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现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工作的秦大河,受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派遣,参加由中国、法国、美国、原苏联、英国、日本6个国家的6名科学家和探险家组成的"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在这次南极考察中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主要承担南极冰盖现代冰川冰面特征、雪层剖面观测和采集雪样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作通讯》2014,(7):26-26
侯仁之,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候先生讲课,内容精彩、充满激情、有感染力。崔海亭:我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侯先生当时是我们的系主任。我们都非常崇拜这位著名学者。我虽然不是侯先生的入室弟子.但是在迎新报告会、学术演讲中都听过他的教诲。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8,(3):15-15
《纽约时报》网站2月16日报道:环保组织“生态妈妈联盟”日前召开大会,呼吁人们从自己家里做起,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黄土之父"、著名地质学家、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东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6日11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乒乓健儿在各种世界大赛上的战况战绩,都会牵动亿万中国心。 有趣的是,乒乓球运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甚至成了科技成果的“催化剂”——我国医学领域里的一些重大发现、发明,就是受乒乓球的启发、触动而产生的。在中科院院士吴孟超的科研经历中就有这样一个生动鲜活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清华大学,笔者拜访了我国焊接事业奠基人之一——潘际銮院士。 今年85岁的潘老,现还在科研一线工作着。他有一大串炫目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