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美国能源概况美国是世界上消费能源最多的国家,她的人口只占世界总数的大约四分之一,但她每年消费的能源却要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25%左右。在美国能源结构中,1950年煤炭占50,4%,石油与天然气占43,8%,水电和核能占3,8%。由于石油作为能源来说比煤炭具有许多优点,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的大约二十年中,石油与天然气在美国能源中的比例迅速上升,到1970年达到了总能源的76%,而煤炭的比例则下降到26%。随着美国能源结构的改变,其国内的能源需  相似文献   

2.
数字     
建国60年,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从95%下降到68.7%,下降了26.3个百分点。建国60年,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上升了14.6个百分点。建国60年,水电、核电、风电和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比重提高了11.7个百分点。建国60年,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7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页岩气的储量位居全球榜首。2013年,中国的页岩气产量已达到2亿立方米,虽然产量不大,但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商业化生产国家(其它两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在能源使用的过程中,逐步由以燃煤为主转型升级为以燃气为主,这将大大减少空气污染,并消除温室气体效应。2011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中有70%来自于煤,18%来自于石油,而天然气只占4.5%。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增加了常规天然气的生产,但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2011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山东省2004-201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及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山东省能源消费的GM(1,1)预测模型,并对山东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山东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7.21%,与"十一五"期间的9.24%相比,上升的速度明显变缓。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煤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了明显地改善。经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优,其预测结果可信,可为山东省以后制定能源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结合预测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共同面对着能源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5~2014年的能源消费情况,及天然气在不同行业的减排效应。该地区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超过1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量居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但比例偏低;在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天然气对煤炭、石油的替代,不仅促进天然气的消费增长,更具显著的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6.
新疆能源消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年为基准年,根据统计数据和发展目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新疆能源消费领域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结果显示,新疆"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费领域CO2减排量可达10*!254.00×104t,接近2005年的排放量.其中,工业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占全部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的82.05%,是主要减排领域;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主要工业经济行业减排量占全部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的68.24%,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领域减排量的83.17%,是主要减排行业.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在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我国能源战略必须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自2010年起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能源消费由2001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37.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加1.9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高达8%。我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从本世纪初不足11%增加到22%。2002年至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58%。  相似文献   

8.
正能源生产与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显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全球提供约60%的能源供应,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30亿吨,石油和天然气碳排放量达到182亿吨,占比达到55%。2021年,IEA发布《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系统路线图》,指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停止开发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相似文献   

9.
何则  周彦楠  刘毅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1):2696-2707
面向2050年世界能源发展形势与中国发展实际,推进能源转型与保障油气供给是关乎国家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前瞻性问题。考虑能源转型这一关键前提,基于重点行业部门的政策情景模拟了中国能源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中国油气消费需求及其对外依存情况。结果显示:(1)若实行积极的部门能源转型政策,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在较大幅度上低于参照情景,并有望在2040年达到峰值,其峰值在5755~7000 mtce之间。具体来看,煤炭消费可在2030年前达峰,石油消费在两种转型情景下均将在2040年达到峰值,而天然气仅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可于2035年实现消费达峰。(2)从推进能源结构转型角度看,在转型情景下中国205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1%,在加速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不足10%;无论是在转型情景下还是加速转型情景下,到2050年油气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0%;若推行更加积极的转型政策,在加速转型情景下中国到 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超越化石能源。(3)高需求低产出将导致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在中长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因而,在2050年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仍不可忽视油气供给稳定性。研究可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能源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1987年消费的能源中,石油占总消费能源的32%,煤为26%,天然气为17%,生物能源为14%,水电能为6%,核能为5%。其中发达国家用的石油折百万吨石油当量为2211,煤为1502,天然气  相似文献   

11.
从油气资源状况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我国油气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40×108t和9.3×1012m3,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油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勘探程度较高,储量、产量增长的潜力有限,石油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能略有上升,保持在25%~26%;而天然气资源勘探程度却很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在未来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望较快增长,预计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9.4%;与之对应,煤炭消费比例会有所下降,但不会改变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首要地位。为此,根据我国油气资源、能源消费和能源需求变化等特点,对未来能源发展战略提出5条建议: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优化能源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市场;积极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定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对区域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计算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拟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平均增长速度为15.30%,能源消费碳足迹分配率以煤炭为主,石油所占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天然气所占比例上升较快,能源消费碳足迹产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②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关系模型拟合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处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的波动状态,从另一侧面验证了目前两者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生产—消费区,开展该区域粮食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聚焦粮食消费,剖析沿线国家1995—2017年粮食消费时空格局特征,揭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17年,粮食消费数量逐渐增长,总量占世界比例介于55%~59%,人均消费量增至367 kg,为世界水平的95%。(2)1995—2017年,其他用粮和工业用粮高速增长,饲料和口粮快速增长,损耗和种子用粮缓慢增长,形成“口粮为主、饲料为辅”的消费结构,处于粮食消费初级阶段。(3)消费总量空间差异大而人均消费差异小,中东欧国家消费水平高,人口大国、岛屿小国、粮食生产条件欠佳国家消费水平较低。(4)各类用途粮食人均消费量空间差异不大,饲料总量空间差异最大且逐渐增大,近半数国家仍以口粮为主,约25%的国家完成了向相对均衡型转变的消费结构升级。(5)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累积贡献率约为43%和57%,中亚、东南亚、南亚多数国家受消费、人口共同影响,西亚及中东国家多受人口影响,中东欧内部差异大。口粮、饲料累积贡献量占比约为46%和34%,南亚、东南亚国家多受口粮影响,中蒙俄、中亚国家多受饲料影响,中东欧和中南半岛国家多为综合贡献型。  相似文献   

14.
赵华 《世界环境》2011,(5):62-63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612亿桶,年产原油4亿至5亿吨,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沙特的天然气储量也极为丰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6.7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出人意料的是,就在美元随着  相似文献   

15.
李辉  庞博  朱法华  孙雪丽  徐静馨  王圣 《环境科学》2022,43(11):5294-5304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构和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对其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国在社会经济运行与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能源消费自然碳汇承载负荷比概念,指出我国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费模式转型面临的优势与挑战.结果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发电用能占比、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耗比分别达到15.90%、53.48%、37.51%和26.54%,均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中处于前列,已经架构起良好的能源集约化和清洁化利用结构基础;非工农业能源消费占比尤其是仅为14.09%的交通能源占比在主要能源消费国中最低,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基于产业结构优化潜在的总体能源生产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相对较短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期对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规模提出了巨大挑战,碳排放约束下的国际形势对我国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降碳目标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介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5年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47%和50%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为72%和64%左右。另外,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14年第二届中国未来能源论坛上表示,我们的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欧洲一份报告称,虽然美国电力部门比欧洲多发电50%,但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却比欧洲多3倍.这是对25家欧洲最大电厂(波兰除外)数据和美国相似调查比较所得的结果.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燃料结构不同.美国电力50%以上来自燃煤电厂,其每年所产煤炭绝大部分用于发电,而在欧洲,燃煤电厂只占35%.欧洲核电厂占33%,而美国是20%. 欧洲电厂的平均效率比美国高10%~25%.尽管20世纪90年代电力消费增加,欧洲电厂用煤量却减少,而核电、水力发电和天然气发电增加.在美国,增加的电力需求40%由煤提供,35%来自天然气,25%来自核电厂. 欧洲10家最大的电力公…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从总体上讲,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但按人均计算.我国的矿藏资源比世界一L许多国家都少得多。资料显示,我国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等一次性能源十分紧缺,其中石油最终可采储量为130亿-160亿吨,仅占世界的1.8%,  相似文献   

19.
我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现状 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其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六强之列,但是我国由于经济基础低、人口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已高达16.7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2.1%,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China's Energy Review,2004)。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环境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21.9亿吨,占世界的37%,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9%、消费的70%.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难以改变,随着煤炭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明确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